【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检导通笔
本技术涉及电缆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点检导通笔。
技术介绍
电缆线的通断在电气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如将损坏的电缆线用于电气线路中时,轻则造成线路的局部不导通,重则因为电缆线的不导通而使得整个线路发生烧毁等情况。所以,对电缆线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生产过程中对线缆的通断检测大多是才用数字检测表来实现,用数字万用表的电阻档位去测量电阻值以进行电缆通断的判断。但是因为万用表功能复杂,且带有屏幕显示等功能,仅仅对于线缆通断的检测,用万用表使得检测线路的成本增加。中国专利文件201320205025.6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器,其通过检测电路、指示器和电源来进行电缆的检测,降低了线缆检测的成本。但普通线缆的电信号非常微弱,很多时候,检测到的电信号不足以达到指示器(如发光二极管、蜂鸣器等)的工作电压,所以会存在线缆导通,但是指示器并未工作或者其工作强度很弱,例如发光二极管发光微弱,蜂鸣器声音很小等情况,而这些微弱的工作状态极容易被工作人员忽略,从而出现线缆误判通断或者工作人员反复测试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点检导通笔,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上通过导线连接有两个点检笔头,以便对外部电缆进行检测,壳体上还设有通电接口,以与外部电源接通;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测试电路(1)和放大电路(2),测试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至放大电路(2)的输入端,测试电路(1)的输入端分别与点检笔头连接,放大电路(2)的输出端与通电接口连接,通过测试电路(1)可检测到电缆是否导通;放大电路(2)为多级放大电路,以将测试电路传输的信号进行快速放大,提高测试速度的同时保证测试工作的准确性;所述放大电路(2)包括电阻R2~R4、电容C3、二极管D1、D2、蜂鸣器U1和三极管Q2~Q4,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点检导通笔,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壳体上通过导线连接有两个点检笔头,以便对外部电缆进行检测,壳体上还设有通电接口,以与外部电源接通;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测试电路(1)和放大电路(2),测试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至放大电路(2)的输入端,测试电路(1)的输入端分别与点检笔头连接,放大电路(2)的输出端与通电接口连接,通过测试电路(1)可检测到电缆是否导通;放大电路(2)为多级放大电路,以将测试电路传输的信号进行快速放大,提高测试速度的同时保证测试工作的准确性;所述放大电路(2)包括电阻R2~R4、电容C3、二极管D1、D2、蜂鸣器U1和三极管Q2~Q4,其中二极管D2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1的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作为该放大电路(2)的输入端与测试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即二极管D1的一端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级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至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级与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三极管Q3的基级和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国东,陈立兵,胡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