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15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前座、后座、带有缝隙的盘管、燃烧器,所述前座和后座分别扣合在外壳的上下两侧以形成用于安装盘管和燃烧器的空腔,所述后座上设有进水口和烟气排出口,所述前座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盘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空腔中设有用于分隔空腔的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前座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燃烧器设于盘管内且位于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二腔体和烟气排出口的导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烧器所产生的烟气与盘管充分接触,热能利用率和热转化率较高,提高了换热的性能。

A full premixed condensing coil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冷凝式换热器包含一个由管件盘成的螺旋盘管,螺旋盘管的内腔形成燃烧室,螺旋盘管采用扁圆形的不锈钢管盘制而成,相邻的两圈管件之间存在缝隙,而位于燃烧室内的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燃烧室内辐射放热,然后通过螺旋盘管的缝隙朝向换热器的外壳运动,最后烟气从外壳的上部的排气筒排出,烟气中冷凝下来的水从外壳的下部出口排出,螺旋盘管内部的水经过加热流入用户端。以上结构的换热器中烟气的热量经过螺旋盘管缝隙后直接从外壳散发出来,高温烟气迅速从排气筒排出,且造成外壳的温度较高,热交换器的热量损失较大,热利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其具有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交换效率、密封性能好等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外壳、前座、后座、带有缝隙的盘管、燃烧器,所述前座和后座分别扣合在外壳的上下两侧以形成用于安装盘管和燃烧器的空腔,所述后座上设有进水口和烟气排出口,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前座(2)、后座(3)、带有缝隙的盘管(4)、燃烧器(5),所述前座(2)和后座(3)分别扣合在外壳(1)的上下两侧以形成用于安装盘管(4)和燃烧器(5)的空腔(6),所述后座(3)上设有进水口(7)和烟气排出口(8),所述前座(2)上设有出水口(9),所述盘管(4)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7)和出水口(9)连通;/n所述空腔(6)中设有用于分隔空腔(6)的隔板组件(18),所述隔板组件(18)包括第一隔板(70)和第二隔板(71),所述第一隔板(70)和前座(2)之间形成第一腔体(60),所述第一隔板(70)和第二隔板(71)之间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前座(2)、后座(3)、带有缝隙的盘管(4)、燃烧器(5),所述前座(2)和后座(3)分别扣合在外壳(1)的上下两侧以形成用于安装盘管(4)和燃烧器(5)的空腔(6),所述后座(3)上设有进水口(7)和烟气排出口(8),所述前座(2)上设有出水口(9),所述盘管(4)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7)和出水口(9)连通;
所述空腔(6)中设有用于分隔空腔(6)的隔板组件(18),所述隔板组件(18)包括第一隔板(70)和第二隔板(71),所述第一隔板(70)和前座(2)之间形成第一腔体(60),所述第一隔板(70)和第二隔板(71)之间形成第二腔体(61),所述燃烧器(5)设于盘管(4)内且位于第一腔体(60)中,所述第二隔板(71)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二腔体(61)和烟气排出口(8)的导气孔(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710)设于靠近进水口(7)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70)嵌装在盘管(4)与盘管(4)之间的缝隙中,所述第二隔板(71)盖合在盘管(4)的下开口处,所述第一腔体(60)的高度大于第二腔体(6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预混冷凝盘管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燃烧器(5)的燃烧座(10)、底座(11),所述前座(2)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装燃烧座(10)的第一安装口(20),所述后座(3)的中心处设有用于安装底座(11)的第二安装口(30),所述燃烧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承杰余培张健赛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诺普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