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05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26
本新型是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包括卧式放置的中空圆筒形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心位置设有圆筒形的燃烧室,在燃烧室外两侧至底部均匀设有多根换热管,最上面的两根换热管的后端与燃烧室后端通过切线连通管连通,两根换热管又分别与下面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切线连通管连通,如此分别让燃烧室两侧相邻的换热管相继切线连通,让高温烟气能在换热管中旋转进入下一根换热管,在最后的两换热管设出口将废气汇合,用引风机抽吸经烟囱排出,切线连通管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换热管横截面积的一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废气温度低、热效率高、体积小、比功率大、制造成本低、对水质要求低、运行稳定、维护简单、适合制造大功率锅炉。

A horizontal heat exchange tube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
本技术属于锅炉
,具体来说是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它是将各种化学燃料(煤、燃油、燃气、生物质等)燃烧产生的热量用水作为载体吸收成为热水或转化为蒸汽作为生活使用或作为各行工农业生产需要。现在的锅炉按结构一般分为换热管锅炉和水管锅炉,结构简单的锅炉,存在热效率低下、体积大;而效率高的锅炉又存在结构复杂、体积更大、对水质要求高,寿命短、及维修困难等问题,并均存在比功率低下的问题。有一种水管式贯流锅炉虽然比功率高、体积小,但对水质要求很高,一旦损坏,无法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包括卧式放置的中空圆筒形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心位置设有圆筒形的燃烧室,在燃烧室外两侧至底部均匀设有多根换热管,最上面的两根换热管的后端与燃烧室后端通过切线连通管连通,两根换热管又分别与下面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切线连通管连通,如此分别让燃烧室两侧相邻的换热管相继切线连通,让高温烟气能在换热管中旋转进入下一根换热管,在最后的两换热管设废气出口将废气汇合,用引风机抽吸经烟囱排出,切线连通管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换热管横截面积的一半。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出口设于换热管的后部,通过废气管与锅炉本体外的引风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锅炉本体底部设有密封的除尘池,除尘池内设有粉尘吸收液,所述除尘池的池壁上引风机,所述废气出口设于换热管下方,通过废气管与除尘池内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前端设有燃料入口,后端设有耐火保温材料。进一步的,数根所述换热管平行地设于燃烧室外,且换热管的后端直接焊接在锅炉本体后端内壁上,前端则通过锅炉本体前壁并设有可卸载的密封盖。进一步的,所述锅炉本体外壁上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锅炉本体上方设有蒸汽储存室,所述蒸汽储存室通过连通管与锅炉本体内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储存室上设有蒸汽出口、安全阀和压力表。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储存室与锅炉本体之间设有水位计。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新型燃烧室处于锅炉本体中间,高温烟气又从处于燃烧室外水层内的换热管从上往下的平行往返循环,会在锅炉的水层内产生温度差,上层最先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温度最高,往下烟气温度逐步下降,水层温度也随之下降,最后进入最底下的换热管中排除,而且进水管又设置于锅炉的最底部,所以最底下换热管外的水层温度最低,比较利于烟气余热的吸收。(2)本新型高温烟气多次循环,而且换热管之间的切线连通管均采用切线连通,会使高温烟气在换热管中产生旋转,极大的延长了烟气的行程及滞留时间,大大的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而且烟气的旋转对换热管内壁冲刷不但利于热量的吸收,而且对换热管内壁有自清洁作用。(3)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废气温度低、热效率高、体积小、比功率大(相同功率的锅炉比传统锅炉体积小一半)、制造成本低、对水质要求低、运行稳定、维护简单、适合制造大功率锅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列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列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锅炉本体透视图;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图5是图3中B-B剖视图;图6是图3中C-C剖视图;图中1除尘池、2进水管、3燃料入口、4换热管、5锅炉本体、6蒸汽储存室、7安全阀、8蒸汽出口、9压力表、10连通管、11排水管、12燃烧室、13耐火保温材料、14切线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实施列1如图1、3-6所示,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包括卧式放置的中空圆筒形锅炉本体5,锅炉本体中心位置设有圆筒形的燃烧室12,在燃烧室外两侧至底部均匀设有多根换热管4,最上面的两根换热管的后端与燃烧室后端通过切线连通管14连通,两根换热管又分别与下面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切线连通管14连通,如此分别让燃烧室两侧相邻的换热管相继切线连通,让高温烟气能在换热管中旋转进入下一根换热管,在最后的两换热管设废气出口将废气汇合,用引风机抽吸经烟囱排出,切线连通管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换热管横截面积的一半。废气出口设于换热管的后部,通过废气管与锅炉本体外的引风机连接。本新型中,燃烧室前端设有燃料入口4,后端设有耐火保温材料13。本新型中,数根换热管平行地设于燃烧室外,且换热管的后端直接焊接在锅炉本体后端内壁上,前端则通过锅炉本体前壁并设有可卸载的密封盖(图中未画),密封盖的作用是方便换热管的检修与维护。本新型中,锅炉本体外壁上设有进水管2和排水管11。本新型中,锅炉本体上方设有蒸汽储存室6,蒸汽储存室通过连通管10与锅炉本体内部连通。本新型中,蒸汽储存室上设有蒸汽出口8、安全阀7和压力表9。本技术中,蒸汽储存室与锅炉本体之间设有水位计(图中未画)。实施列2如图2所示,锅炉本体底部设有密封的除尘池1,除尘池内设有粉尘吸收液,除尘池的池壁上引风机(图上为标注),废气出口设于换热管下方,通过废气管与除尘池内部连通,其余部分均与实施列1相同。采用本新型的设计方法可以加解决锅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粉尘。本技术实施列中,换热管的数量为7根,底部设一根,底部左右两侧各设置三根,在实际生产中,换热管的数量可以根据锅炉本体的尺寸进行设计。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高温烟气的循环过程为: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燃烧室后端上顶部经高温烟气分散管平均进入位于燃烧室外最上面的第一根换热管后端,并从第一根换热管后端旋转达到前端,通过切线连通管进入与下面相邻的第二根换热管前端,并旋转达到第二根换热管的后端,再经过切线连通管进入第三根换热管的后端,然后旋转达到前端,通过切线连通管进入底部换热管的前端,最后到达后端通过废气出口排出。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放置的中空圆筒形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心位置设有圆筒形的燃烧室,在燃烧室外两侧至底部均匀设有多根换热管,最上面的两根换热管的后端与燃烧室后端通过切线连通管连通,两根换热管又分别与下面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切线连通管连通,如此分别让燃烧室两侧相邻的换热管相继切线连通,让高温烟气能在换热管中旋转进入下一根换热管,在最后的两换热管设废气出口将废气汇合,用引风机抽吸经烟囱排出,切线连通管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换热管横截面积的一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换热管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放置的中空圆筒形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心位置设有圆筒形的燃烧室,在燃烧室外两侧至底部均匀设有多根换热管,最上面的两根换热管的后端与燃烧室后端通过切线连通管连通,两根换热管又分别与下面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切线连通管连通,如此分别让燃烧室两侧相邻的换热管相继切线连通,让高温烟气能在换热管中旋转进入下一根换热管,在最后的两换热管设废气出口将废气汇合,用引风机抽吸经烟囱排出,切线连通管的横截面积均小于换热管横截面积的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式换热管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出口设于换热管的后部,通过废气管与锅炉本体外的引风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式换热管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底部设有密封的除尘池,除尘池内设有粉尘吸收液,所述除尘池的池壁上引风机,所述废气出口设于换热管下方,通过废气管与除尘池内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鑫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