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705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软水制备单元、换热单元、取样单元、排污单元等辅助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填埋气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制备蒸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填埋气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为后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脱氨系统提供蒸汽热源,提高垃圾填埋气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A waste heat utilization system of landfill gas power gen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当前全球能源日益严重和经济高速发展及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各国对所需能源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两次能源危机的发生更是引起各国对能源利用的重视。节能已经成为解决现在能源危机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一项及其紧迫的任务,而回收余热降低能耗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环保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垃圾填埋气发电机的排烟温度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发电机运行的经济性,而且发电机排烟温度较高,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烟气余热热利用的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发电机烟气中的余热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和回收,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热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工艺系统用于垃圾填埋气发电排烟余热回收,降低排烟温度,提高垃圾填埋气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垃圾填埋气发电排烟温度高的特点,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通过火管式换热器对填埋气发电机的排烟余热回收的方法,将发电机的排烟温度降低,制备蒸汽,为后续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脱氨系统提供蒸汽热源,实现能源高效利用,节约能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软水制备单元,所述软水制备单元包括软化装置和软化水箱,所述软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厂区自来水管,输出端连接软化水箱,所述软化装置将来自厂区自来水管的自来水制成软化水,送入软化水箱缓存;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个火管式换热器,所述火管式换热器内设换热腔,换热腔内设热管,所述热管的烟气进口连接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所述热管的烟气出口连接烟囱,换热腔设有软化水入口、蒸汽出口和排污口,换热腔的软化水入口通过给水母管连接软化水箱,换热腔的蒸汽出口连接分汽缸,软化水送入换热器与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蒸汽进入分汽缸汇总;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包括排污扩容器,所述排污扩容器包括输入端、出气口和出液口,所述若干个换热器的排污口均连接至排污扩容器的输入端,排污扩容器的出气口连接软化水箱,出液口连接至厂区雨水系统。进一步地,所述软水制备单元中,软水装置采用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进一步地,所述分汽缸包括第一分汽缸、第二分汽缸和第三分汽缸,其中第一分汽缸各进气口与所述若干个火管式换热器中部分火管式换热器的蒸汽出口连接,第二分汽缸的各进气口与所述若干个火管式换热器中其他火管式换热器的蒸汽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分汽缸的出气端与第二分汽缸的另外一个进气口连接,第二分汽缸的出气端与第三分汽缸的一个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分汽缸的另一进气口还与其他余热回收设备连接,所述第三分汽缸的出气端连接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脱氨系统蒸汽端。进一步地,所述火管式换热器设置取样装置,对换热器运行中的换热设备内部的软化水进行取样,保证蒸汽品质。进一步地,所述火管式换热器前设置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与填埋气发电机的高温烟气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换热设备连接,第三端与烟囱连通,填埋气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经电动三通阀后进入换热设备,进行热交换,若换热设备故障或检修时,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经电动三通阀控制直接排入大气。进一步地,每一火管式换热器的烟气进口连接一个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火管式换热器软化水入口通过给水母管与软水制备单元连接,给水母管与软水制备单元之间设给水泵,所述给水泵通过变频控制,保证给水母管压力恒定。进一步地,换热腔中设磁翻板液位计或平衡容器差压变送器,其液位通过磁翻板液位计或平衡容器差压变送器控制。进一步地,火管式换热器的蒸汽出口设有蒸汽流量计,可用于蒸汽流量计量及监控发电机运行状态。进一步地,火管式换热器的烟气进口设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可监控发电机工作状态。进一步地,火管式换热器的后烟箱设爆破片,便于发电机异常工况下的烟气紧急排放。本技术通过换热器将垃圾填埋气发电排烟余热回收,既实现了填埋气发电机高温烟气余热利用,又提高了填埋气利用效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本技术所提供的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将垃圾填埋气发电机排烟余热回收,实现了能源高效利用;2、本技术所提供的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可大幅度降低发电机排烟温度,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简图。图中包括:软水装置1,软化水箱2,给水泵3,填埋气发电机4,换热设备5,烟囱6,取样装置7,第一分汽缸8,第二分汽缸9,第三分汽缸10,厂区雨水系统11,排污扩容器1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脱氨系统蒸汽供应端13。具体实施方式下方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工艺流程,其中:软水制备单元,厂区自来水经全自动软水装置1制成软化水,送入软化水箱2缓存,软化水硬度≤0.03mmol/L。换热单元,软化水经给水泵3送入换热设备5,与填埋气发电机4排放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蒸汽进入分汽缸汇总后送至后续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脱氨系统使用。取样单元,包括设置在换热设备本体上或者位于换热设备外的取样装置7,用于对换热设备运行中的给水、炉水进行取样。排污单元,换热设备排污水进入排污扩容器11减压,回收二次蒸汽用于加热给水,排污水外排处置。进一步地,所述软水制备单元中,软水装置采用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进一步地,换热设备为火管式换热器,所述火管式换热器内设换热腔,换热腔内设热管,所述热管一端连接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另一端连接烟囱,换热腔设有软化水入口、蒸汽出口和排污口,换热腔的软化水入口通过给水母管连接软化水箱,换热腔的蒸汽出口连接分汽缸,软化水经给水泵送入换热器与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蒸汽进入分汽缸汇总。进一步地,所述火管式换热器前设置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的第一端与填埋气发电机的高温烟气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火管式换热器连接,第三端与烟囱连通,填埋气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经电动三通阀后进入换热设备,进行热交换,若火管式换热器故障或检修时,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经电动三通阀控制直接排入大气。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个火管式换热器,每一火管式换热器的烟气进口连接一个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火管式换热器软化水入口通过给水母管与软水制备单元连接,给水母管与软水制备单元之间设给水泵,所述给水泵通过变频控制,保证给水母管压力恒定。进一步地,所述取样单元包括设置在换热腔的软化水入口以及换热腔内的取样装置,用于对换热设备运行中的给水(送至换热腔的软化水)、炉水(换热腔内的软化水)进行取样。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软水制备单元,所述软水制备单元包括软化装置和软化水箱,所述软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厂区自来水管,输出端连接软化水箱,所述软化装置将来自厂区自来水管的自来水制成软化水,送入软化水箱缓存;/n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个火管式换热器,所述火管式换热器内设换热腔,换热腔内设热管,所述热管的烟气进口连接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所述热管的烟气出口连接烟囱,换热腔设有软化水入口、蒸汽出口和排污口,换热腔的软化水入口通过给水母管连接软化水箱,换热腔的蒸汽出口连接分汽缸,软化水送入换热器与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蒸汽进入分汽缸汇总;/n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包括排污扩容器,所述排污扩容器包括输入端、出气口和出液口,所述若干个换热器的排污口均连接至排污扩容器的输入端,排污扩容器的出气口连接软化水箱,出液口连接至厂区雨水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软水制备单元,所述软水制备单元包括软化装置和软化水箱,所述软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厂区自来水管,输出端连接软化水箱,所述软化装置将来自厂区自来水管的自来水制成软化水,送入软化水箱缓存;
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若干个火管式换热器,所述火管式换热器内设换热腔,换热腔内设热管,所述热管的烟气进口连接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所述热管的烟气出口连接烟囱,换热腔设有软化水入口、蒸汽出口和排污口,换热腔的软化水入口通过给水母管连接软化水箱,换热腔的蒸汽出口连接分汽缸,软化水送入换热器与填埋气发电机排烟口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蒸汽进入分汽缸汇总;
排污单元,所述排污单元包括排污扩容器,所述排污扩容器包括输入端、出气口和出液口,所述若干个换热器的排污口均连接至排污扩容器的输入端,排污扩容器的出气口连接软化水箱,出液口连接至厂区雨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制备单元软水装置采用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管式换热器设置取样装置,对换热设备内部的软化水进行取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气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管式换热器前设置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陈振东彭少华熊建英曹伟华贺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