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腾飞专利>正文

小弯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848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弯针,由针柄和针体组成,针尖圆润针头长3‑4mm,针体与针尖之间的夹角为135°,针头进入皮下组织后,将针尖刺入肌筋膜下,慢慢将针体立起使针头与肌筋膜相平行,将针头完全刺入肌筋膜下,由于小弯针针头圆润且直3mm‑4mm,可以进入肌筋膜下并不刺入肌肉内,另一方面针尖与针体呈135°夹角,将针体慢慢放下,可将肌筋膜撬起慢慢提拉,这时包裹在肌肉表面的肌筋膜会大面积被挑起,将肌筋膜扩张松解,从而达到放松肌肉而不损伤肌纤维的目的。

Small curved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弯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针灸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弯针。
技术介绍
当前,小弯针与现有的钩针相似,现有的钩针针头弯曲处背面比较光滑,尖端成圆尖型边侧有一棱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缺点,因为钩针尖头过于锋利,再加上边侧有一棱面,所以再提拉行针过程中,刺入肌肉内会拉断肌纤维,虽然可以解除肌肉黏连,但造成医源性损伤,患者术后反应大增加痛苦。另一方面,现有的钩针针体与针沟之间的夹角为90°-120°夹角小,钩针再退针时针尖必须朝下,如果术者操作不当,易钩伤正常组织。更致命的缺点是:在分离肌肉与肌筋膜时,由于钩针针尖尖锐,钩针侧面是棱面,不易进入肌筋膜与肌肉之间,更容易进入肌纤维里面,再提拉行针中沟伤肌纤维,造成炎性渗出,产生新的黏连。再则分离浅层肌肉与中层肌肉之间时,反向针头挑拨分离时,钩针针头会刺入肌肉内,造成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弯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小弯针,由针柄和针体组成,所述针体前端的针尖圆润,针头长3-4mm,针体与针头之间的夹角为135°;针体长度为4-8cm,针体直径为1.2mm或1.5mm。作为优选的,所述针体与针柄之间螺纹连接固定或压铸成一整体。作为优选的,所述针柄能采用具有夹持针体功能的锥子针铜柄或葫芦状针柄。作为优选的,所述针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或PVC材质制备或钛合金材质制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小弯针相比现有技术(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33293Y/CN201346306Y/CN203539387U/CN105455898A)钩针,本申请中小弯针的针头较长3mm-4mm,针尖变细且圆滑不锋利,在针头进入肌筋膜下时,能更好的分离肌筋膜与肌肉,而不刺入肌肉内,在挑拨时,不会勾到肌纤维使其损伤,另一方面,小弯针头与针体的夹角是135°,角度大,进出皮肤不易勾伤软组织,在分离浅中深不同层次的肌肉时,因为针头相对钩针较长3-4mm,调转针头挑拨时,可起到杠杆儿作用,不会扎到肌肉里,更加安全,患者术后反应明显减轻或消失,且不影响疗效。而现有的钩针,针尖锋利针头长约1一2mm,起不到扛杆作用,即使挑拨针头容易扎入肌肉内造成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针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针尖局部放大图;图4是实施例2的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针体,2.针头,3.针柄。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小弯针,是由针柄3和针体1组成,针体1前端的针尖圆润,针头2长3-4mm,针体1与针头2之间的夹角为135°;针体1长度为4-8cm,针体1直径为1.2mm或1.5mm。针体1与针柄3之间螺纹连接固定或压铸成一整体,针柄3能采用具有夹持针体功能的锥子针铜柄或葫芦状针柄(如图4所示),针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或PVC材质制备或钛合金材质制备。需要说明的是,针头2进入皮下组织后,将针尖刺入肌筋膜下,慢慢将针体1立起使针头2与肌筋膜相平行,将针头完全刺入肌筋膜下,由于小弯针针头圆润且直径3mm-4mm,可以进入肌筋膜下并不刺入肌肉内,另一方面针尖与针体呈135°夹角,将针体慢慢放下,可将肌筋膜撬起慢慢提拉,这时包裹在肌肉表面的肌筋膜会大面积被挑起,将肌筋膜扩张松解,从而达到放松肌肉而不损伤肌纤维的目的。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弯针,由针柄(3)和针体(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前端的针尖圆润,针头(2)长3-4mm,针体(1)与针头(2)之间的夹角为135°;针体(1)长度为4-8cm,针体(1)直径为1.2mm或1.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弯针,由针柄(3)和针体(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前端的针尖圆润,针头(2)长3-4mm,针体(1)与针头(2)之间的夹角为135°;针体(1)长度为4-8cm,针体(1)直径为1.2mm或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弯针,其特征是,所述针体(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孙腾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