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安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81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一端呈圆筒状且固接有脚架a,容器本体另一端呈圆台状且固接有脚架b,容器本体呈圆筒状的端部外壁延中轴线设置有滑槽a,容器本体与滑槽a同轴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b,滑槽b还与圆弧状卡槽垂直接通,圆弧状卡槽内设置有头部挡片,滑槽a内还设置有尾部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通过通过尾部挡片、头部挡片和一组前肢出口,能够将小鼠固定完全,避免小鼠身体在容器中扭动和转动,调节挡片在滑槽中的位置可适用小鼠不同大小,气孔能使小鼠呼吸通畅防止小鼠发生窒息,脚架a和脚架b保证了装置的稳固性,从而使小鼠尾静脉注射操作变得快速准确,提高实验效率。

An improved tail vein injection device for m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学动物尾静脉注射给药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动物实验中常常涉及对小鼠尾静脉给药的操作,而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成功的重要前提是将清醒小鼠固定完全。目前小鼠尾静脉注射一般是采用筒状容器固定小鼠,但现有的小鼠固定器不能与实验所需小鼠完全匹配,无法保证所有实验小鼠得到充分固定,从而小鼠固定不牢固,身体可在桶状容器中扭转;或者实验中对小鼠固定过紧,导致小鼠实验中死亡,无法保证后续实验顺利进行。本技术为一种改良型的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使小鼠固定完全,并使尾静脉注射操作变得准确快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解决了现有小鼠固定器固定不充分、适用性差、小鼠易在固定器中扭转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一端呈圆筒状且固接有脚架a,容器本体另一端呈圆锥状且固接有脚架b,容器本体呈圆筒状的端部外壁延中轴线设置有滑槽a,容器本体与滑槽a同轴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b,滑槽b还与设置在容器本体上的圆弧状卡槽垂直接通,圆弧状卡槽内设置有头部挡片,滑槽a内还设置有尾部挡片。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脚架a与脚架b均为正方形且大小相同,脚架a外切于容器本体外壁。脚架b与容器本体相接处的部位均匀分布有若干气孔。靠近卡槽的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一组前肢出口,前肢出口位于卡槽的同侧两端。头部挡片呈圆饼状,头部挡片上固接有螺栓b,螺栓b上套接有螺母b,头部挡片上与螺栓b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半圆状豁口。螺栓b的外径不大于滑槽b与卡槽的槽宽,螺母b的外径不小于滑槽b与卡槽的槽宽。尾部挡片呈圆饼状,尾部挡片上固接有螺栓a,螺栓a上套接有螺母a,尾部挡片上与螺栓a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马蹄状豁口。滑槽a的槽宽不小于的螺栓a的外径,螺母a的外径不小于的滑槽a的槽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通过尾部挡片、头部挡片和一组前肢出口,能够将小鼠固定完全,避免小鼠身体在容器中扭动和转动;容器圆锥状一端的气孔能防止小鼠发生窒息;脚架a和脚架b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调节头部、尾部挡片在滑槽的位置,适用小鼠不同大小,增强固定效果,使后续注射给药更加顺利开展,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中头部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中尾部挡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器本体,2.脚架a,3.脚架b,4.气孔,5.滑槽a,6.滑槽b,7.卡槽,8.头部挡片,9.前肢出口,10.螺栓b,11.螺母b,12.尾部挡片,13.螺栓a,14.螺母a,15.马蹄状豁口,16.半圆状豁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本体1一端呈圆筒状且固接有脚架a2,容器本体1另一端呈圆锥状且固接有脚架b3,容器本体1呈圆筒状的端部外壁延中轴线设置有滑槽a5,容器本体1与滑槽a5同轴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b6,滑槽b6还与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的圆弧状卡槽7垂直接通,圆弧状卡槽7内设置有头部挡片8,滑槽a5内还设置有尾部挡片12。脚架a2与脚架b3均为正方形且大小相同,脚架a2外切于容器本体1外壁。脚架a2与脚架b3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无论小鼠的转动、扭动,均能保证整个装置不转动,不移动。脚架b3与容器本体1相接处的部位均匀分布有若干气孔4。气孔4容器本体与室外通气,能使小鼠呼吸通畅防止小鼠在注射时发生窒息。靠近卡槽7的容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一组前肢出口9,前肢出口9位于卡槽7的同侧两端。前肢出口9用于固定小鼠的前爪。如图2所示,头部挡片8呈圆饼状,头部挡片8上固接有螺栓b10,螺栓b10上套接有螺母b11,头部挡片8上与螺栓b10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半圆状豁口16,半圆状豁口16用于卡住小鼠的颈部,防止小鼠头部扭转回缩。螺栓b10的外径不大于滑槽b6与卡槽7的槽宽,螺母b11的外径不小于滑槽b6与卡槽7的槽宽。螺栓b10能在滑槽b6内部移动,从而带动头部挡片8的运动,螺母b11拧紧可固定头部挡片8。头部挡片8从卡槽7进入容器本体1内部。如图3所示,尾部挡片12呈圆饼状,尾部挡片12上固接有螺栓a13,螺栓a13上套接有螺母a14,尾部挡片12上与螺栓a13相对的位置还设置有马蹄状豁口15,小鼠的尾部可从马蹄状豁口15伸出以便进行静脉注射。滑槽a5的槽宽不小于的螺栓a13的外径,螺母a14的外径不小于的滑槽a5的槽宽。螺栓a13能在滑槽a5内部移动,从而带动尾部挡片12的运动,螺母a14拧紧可固定尾部挡片12。尾部挡片12从容器本体1端部进入其内部。本技术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使用前,拧松螺母a14和螺母b11,将尾部挡片12从容器本体1中拿出,将头部挡片8从卡槽7中拔出,将小鼠从脚架a2处赶入容器本体1内部,此时,可在气孔4处可以散播小鼠喜欢的气味,引诱小鼠头部进入圆台状容器本体1一端内部。当小鼠头部到达圆锥状容器本体1部位时,将头部挡片8从卡槽7处放下在滑槽b6中滑动螺栓b10,用头部挡片9的半圆形状豁口16卡主小鼠颈部,拧紧螺母b11;再将尾部挡片12从滑槽a5处滑动进入容器本体1内部,然后根据小鼠的大小长短,在滑槽a5中滑动螺栓a13调节尾部挡片8的具体位置,拧紧螺母a14,并将小鼠尾巴从尾部挡片8的马蹄状豁口15中拉出;随后使用镊子等工具将小鼠两前肢从前肢出口9处伸出。此时小鼠固定完成,操作者可进行尾部静脉注射。注射完毕,拧松螺母a14和螺母b11,取出尾部挡片12、拔起头部挡片8。本技术通过尾部挡片12、头部挡片8和一组前肢出口9,能够将小鼠固定完全,避免小鼠身体在容器中扭动和转动,调节挡片在滑槽中的位置可适用小鼠不同大小,增强固定效果。用位于容器本体1圆锥状一端的气孔4能使小鼠呼吸通畅防止小鼠发生窒息,脚架a2和脚架b3保证了装置的稳固性。从而使小鼠尾静脉注射操作变得快速准确,可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本体(1)一端呈圆筒状且固接有脚架a(2),容器本体(1)另一端呈圆锥状且固接有脚架b(3),所述容器本体(1)呈圆筒状的端部外壁延中轴线设置有滑槽a(5),所述容器本体(1)与滑槽a(5)同轴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b(6),滑槽b(6)还与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的圆弧状卡槽(7)垂直接通,圆弧状卡槽(7)内设置有头部挡片(8),所述滑槽a(5)内还设置有尾部挡片(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本体(1)一端呈圆筒状且固接有脚架a(2),容器本体(1)另一端呈圆锥状且固接有脚架b(3),所述容器本体(1)呈圆筒状的端部外壁延中轴线设置有滑槽a(5),所述容器本体(1)与滑槽a(5)同轴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b(6),滑槽b(6)还与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的圆弧状卡槽(7)垂直接通,圆弧状卡槽(7)内设置有头部挡片(8),所述滑槽a(5)内还设置有尾部挡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a(2)与脚架b(3)均为正方形且大小相同,所述脚架a(2)外切于所述容器本体(1)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b(3)与容器本体(1)相接处的部位均匀分布有若干气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卡槽(7)的容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一组前肢出口(9),两个前肢出口(9)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向艳赵玉峰赵妍研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