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6798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包括尿道镜主体和操作器;所述尿道镜主体包括尿道镜鞘管管体和光纤内窥镜;所述光纤内窥镜的光学部分设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内;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前部设有气囊,后部则连通有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液的充液通道;所述操作器包括用于与负压吸引器连接的负压吸引腔,所述负压吸引腔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内部相连通。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挤、夹结石过程对尿道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且能避免盲视操作导致的尿道损伤甚至造成尿道撕裂,穿孔,出血。

A device of suction urethroscope for urinary calcu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关于尿道镜的改进基本都集中在尿道镜的便携、可视和无创,如中国专利CN101766469A(公开日为2010-07-07)公开的便携式电子尿道镜、中国专利CN207693544U(公开日为2018-08-07)公开的一种用于尿道检查治疗的视频尿道镜装置、中国专利CN106539610A(公开日为2017-03-29)公开的无创型膀胱及尿道结石取石装置。传统的前尿道结石可在尿道注入麻药、石蜡油后挤出,或用钳子、镊子将结石夹出或经尿道镜取出,但是容易损伤尿道导致尿道狭窄。另外,现有的尿道膀胱镜不包含尿道扩张装置,一般采用内镜直视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或者金属尿道探子尿道扩张,金属尿道探子尿道扩张是一种盲目操作,常有可能失败,甚至出现海绵体损伤、尿道大出血、穿孔、假道形成甚至尿道直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可以采用负压将结石吸出尿道,避免挤、夹结石过程对尿道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且包含光纤内窥镜,可以实时观察尿道内结构,避免盲视操作导致的尿道损伤甚至造成尿道撕裂,穿孔,出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包括尿道镜主体和操作器;所述尿道镜主体包括尿道镜鞘管管体和光纤内窥镜;所述光纤内窥镜的光学部分设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内;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前部设有气囊,后部则连通有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液的充液通道;所述操作器包括用于与负压吸引器连接的负压吸引腔,所述负压吸引腔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内部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器还包括有器械端,所述器械端包括鞘芯和鞘芯帽;所述鞘芯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鞘芯帽,其前端依次穿过所述负压吸引腔和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内部并可穿出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前端形成吸引器芯子头。进一步地,所述尿道镜主体还包括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水口还连接有进水口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引腔的外壁上设有连通于所述负压吸引腔内部和外部的控制孔。进一步地,所述目镜镜头与视频传感器芯片连接,所述视频传感器芯片通讯连接于数字视频处理芯片,数字视频处理芯片通讯连接于电脑。进一步地,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采用钛镍记忆合金材质制成。进一步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外表面标记有刻度。进一步地,所述鞘芯采用钛镍记忆合金材质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鞘芯帽的前端设有呈内凹弧形的握持部。进一步地,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有内管,内管的外壁和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具有光通道,所述光纤内窥镜的光学部分设于所述光通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利用本技术可以实现利用负压吸引的方式来吸出结石,结石排出尿道的方式与以往完全不同,尤其是针对尿道直径<1cm的小结石,采用负压吸引的吸出方式有效避免了现行内镜尿路原位碎石后再进行结石颗粒排出带来的膀胱灌水后容量增大、延长手术的时间和手术风险。2、本技术对于伴有尿道狭窄的患者可以先采用气囊扩张功能来扩张尿道进而通过吸引器来吸出结石,避免结石向外吸出过程中在尿路狭窄段受阻,增加尿路结石通过负压吸引吸出尿道的成功率。3、本技术包含有光纤内窥镜,可以对尿道内的环境进行光学成像,可以实现观察尿道内结构,避免盲视操作导致的尿道损伤甚至造成尿道撕裂,穿孔,出血。4、本技术还可以实现光学图像通过信号转导连接到计算机的显示器屏幕可以实时同步显示。5、负压吸引腔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孔,操作时通过拇指遮蔽控制孔的大小来调节吸引腔管道的吸引流量,无须人为手动调整吸引器参数,方便单人操作。6、通过鞘芯和鞘芯帽的设置,可以在当插管过程中尿道镜鞘管管体遇到尿道憩室、软组织等堵塞时可以通过前推鞘芯进行疏通管道使得顺利到达尿路结石部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的二维平面示意图(气囊未膨胀状态);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左后方向);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中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中鞘芯及鞘芯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尿道镜主体和操作器;所述尿道镜主体包括尿道镜鞘管管体1和光纤内窥镜;所述光纤内窥镜的光学部分21设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1内;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1的前部设有气囊2,后部则连通有用于对所述气囊2进行充液的充液通道6;所述操作器包括用于与负压吸引器连接的负压吸引腔11,所述负压吸引腔11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1的内部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充液通道连接注射器向气囊注入生理盐水,气囊充液膨胀后呈球状或圆筒状,充液后直径≤10mm,作用在于令尿道镜鞘管管体1的前部膨胀从而使狭窄段尿道得以扩张。所述充液通道6可以通过配置密封塞进行充液后密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吸引腔11的外壁上设有控制孔14。所述控制孔14可以呈圆形或其他形状。所述控制孔14的作用在于操作时通过调节拇指遮蔽控制孔14的大小来调节吸引腔管道的吸引流量,这样避免操作过程中需要再次人为手动调节负压吸引器的吸引量参数,更适合单手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器还包括有器械端,所述器械端包括鞘芯19和鞘芯帽12;所述鞘芯19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鞘芯帽12,其前端依次穿过所述负压吸引腔11和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1的内部并可穿出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1的前端形成吸引器芯子头13。进一步地,所述尿道镜主体还包括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7,所述进水口4和进水口7分别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水口4还连接有进水口单向阀5。通过所述进水口可以向尿道镜鞘管管体1内部注水实现尿道清洗,实现前方视野保证周围结构清晰、可视,避免损伤,同时通过出水口排水有效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带来的手术风险。所述进水口单向阀用于进水量和速度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负压吸引腔11通过吸引管连接通道10连接外部吸引管,并通过外部吸引管与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在负压吸引器的作用下产生负压。进一步地,所述鞘芯帽12的前端设有呈内凹弧形的握持部20。内凹弧形的握持部便于操作时手指的拿捏固定,增大摩擦力防止意外滑落。进一步地,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1包括外管16,所述外管16的内部设有内管18,内管18的外壁和所述外管16的内壁之间具有光通道17,所述光纤内窥镜的光学部分21设于所述光通道17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鞘芯19穿插于内管18的内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尿道镜主体和操作器;所述尿道镜主体包括尿道镜鞘管管体和光纤内窥镜;所述光纤内窥镜的光学部分设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内;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前部设有气囊,后部则连通有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液的充液通道;所述操作器包括用于与负压吸引器连接的负压吸引腔,所述负压吸引腔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内部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尿道镜主体和操作器;所述尿道镜主体包括尿道镜鞘管管体和光纤内窥镜;所述光纤内窥镜的光学部分设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内;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前部设有气囊,后部则连通有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液的充液通道;所述操作器包括用于与负压吸引器连接的负压吸引腔,所述负压吸引腔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器还包括有器械端,所述器械端包括鞘芯和鞘芯帽;所述鞘芯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鞘芯帽,其前端依次穿过所述负压吸引腔和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内部并可穿出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的前端形成吸引器芯子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道镜主体还包括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尿道镜鞘管管体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水口还连接有进水口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腔的外壁上设有连通于所述负压吸引腔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