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685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治疗机领域的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包括外壳,外壳的内腔位于橡胶膜的上方设有透镜,透镜嵌设在连接架的内部,外壳的内壁开有环槽,环槽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柱,环槽的另一侧竖直安装有丝杆,连接架套设在导向柱和丝杆上,外壳的内部且位于丝杆的下方开有齿轮槽,丝杆的底端延伸至齿轮槽的底端设有从动斜齿轮,齿轮槽的内部位于从动斜齿轮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设有与从动斜齿轮相啮合的主动斜齿轮,连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设计新颖,通过连接轴、主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丝杆和导向柱带动嵌设在连接架上的透镜进行上下移动,能够实现聚焦焦点位置的变化,能够很好的进行长距离的治疗,调节方便。

A structure of shock wave source for shock wave therapy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机
,具体为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
技术介绍
冲击波治疗机是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常见医疗器械,冲击波骨科治疗仪主要是通过高压静电在一个水下电极放电(电闪)而发生电液冲击波,电闪蒸发少量水液,使得局部产生高压并以声波传播而产生冲击波,反射器将冲击波聚焦至患者特定病痛部位从而产生冲击波场,治疗发射器与患者身体通过硅胶水囊结合。目前,冲击波骨科治疗机内部只采用一个透镜来使用,而透镜和电磁盘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所述产生的焦点也是固定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一些距离较远或者较近的病灶不容易进行治疗,治疗的范围固定,不能够根据变化进行调节,使用范围较窄。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包括外壳及安装于外壳底部的高压接头,所述外壳的内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包括外壳(1)及安装于外壳(1)底部的高压接头(2),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安装有陶瓷基座(3),所述陶瓷基座(3)的上方设有线圈(6),所述陶瓷基座(3)的上方设有橡胶膜(4),所述橡胶膜(4)的底部设有金属振膜(5),所述外壳(1)的顶部通过水囊箍(9)连接水囊(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位于橡胶膜(4)的上方设有透镜(7),所述透镜(7)嵌设在连接架(13)的内部,所述外壳(1)的内壁开有环槽(10),所述环槽(10)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柱(11),所述环槽(10)的另一侧竖直安装有丝杆(12),所述连接架(13)套设在导向柱(11)和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波治疗机用冲击波源结构,包括外壳(1)及安装于外壳(1)底部的高压接头(2),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安装有陶瓷基座(3),所述陶瓷基座(3)的上方设有线圈(6),所述陶瓷基座(3)的上方设有橡胶膜(4),所述橡胶膜(4)的底部设有金属振膜(5),所述外壳(1)的顶部通过水囊箍(9)连接水囊(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位于橡胶膜(4)的上方设有透镜(7),所述透镜(7)嵌设在连接架(13)的内部,所述外壳(1)的内壁开有环槽(10),所述环槽(10)的一侧竖直安装有导向柱(11),所述环槽(10)的另一侧竖直安装有丝杆(12),所述连接架(13)套设在导向柱(11)和丝杆(12)上,所述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丝杆(12)的下方开有齿轮槽(14),所述丝杆(12)的底端延伸至齿轮槽(14)的底端设有从动斜齿轮(15),所述齿轮槽(14)的内部位于从动斜齿轮(15)设有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连民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康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