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蒜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75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蒜泥器,所述的手动蒜泥器包括回弹组件、压蒜组件、蒜罐,所述的回弹组件设于所述的压蒜组件上,所述的压蒜组件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的蒜罐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手动蒜泥器,可以对蒜罐内部各个位置的蒜粒进行按压,与传统的手动蒜泥器相比,效率高,速度快,节省人力。

Manual garlic mas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蒜泥器
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手动蒜泥器。
技术介绍
将大蒜去皮捣碎成泥状,就成了蒜泥。蒜泥多用作佐料,也可药用。用途广泛,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手动蒜泥器使用不方便,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蒜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蒜泥器,所述的手动蒜泥器包括回弹组件、压蒜组件、蒜罐,所述的回弹组件设于所述的压蒜组件上,所述的压蒜组件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的蒜罐内部。所述的压蒜组件包括手柄,连杆和捣蒜杵,所述的手柄设于所述的连杆上方,所述的连杆下方与所述的捣蒜杵固定连接,所述的捣蒜杵与所述的蒜罐形状相匹配。所述的蒜罐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的蒜罐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体,所述的盖体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的连杆的直径。所述的连杆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横杆,所述的横杆包括横杆Ⅰ和横杆Ⅱ,所述的横杆Ⅰ和横杆Ⅱ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的连杆两侧。所述的回弹组件包括弹簧Ⅰ、弹簧Ⅱ、限位斜杆、形变杆、限位顶杆和抵杆,所述的弹簧Ⅰ、弹簧Ⅱ结构相同,分别套设于所述的横杆Ⅰ和横杆Ⅱ上,所述的限位斜杆为两个并且结构相同,分别设于所述的弹簧Ⅰ和弹簧Ⅱ接近连杆的一侧,所述的形变杆为两个并且结构相同,分别设于所述的弹簧Ⅰ和弹簧Ⅱ远离连杆的一侧,所述的弹簧Ⅰ远离连杆的一端依次通过形变杆、抵杆与弹簧Ⅱ远离连杆的一端的形变杆相连,所述的弹簧Ⅰ的接近连杆的一端依次通过限位斜杆、限位顶杆与弹簧Ⅱ接近连杆的一端的限位斜杆相连,所述的限位顶杆设于所述的连杆一侧的上方,并与手柄底部表面相抵,所述的抵杆设于所述的连杆一侧的下方,并与所述的盖体上表面相抵,所述的限位顶杆和抵杆设于所述的连杆的同一侧。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与蒜罐边缘相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的蒜罐上方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中的一种手动蒜泥器,可以对蒜罐内部各个位置的蒜粒进行按压,与传统的手动蒜泥器相比,效率高,速度快,节省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倒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手动蒜泥器,所述的手动蒜泥器包括回弹组件、压蒜组件、蒜罐7,所述的回弹组件设于所述的压蒜组件上,所述的压蒜组件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的蒜罐7内部。所述的压蒜组件包括手柄1,连杆10和捣蒜杵14,所述的手柄1设于所述的连杆10上方,所述的连杆10下方与所述的捣蒜杵14固定连接,所述的捣蒜杵14与所述的蒜罐7形状相匹配;可以在捣蒜杵1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带有内螺纹的盲孔,在连杆10的下方设置相应的外螺纹,通过旋转连接的方式将捣蒜杵14与连杆10进行连接,此外,也可以采用胶接的方式将上述两个部件进行连接。所述的蒜罐7的底部设有底座8;底座8可以为橡胶吸盘,或者具有凹凸表面的平底结构,一方面保障手动蒜泥器的平衡,一方面防止其在制作蒜泥过程中与桌面发生相对滑动。所述的蒜罐7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体6,所述的盖体6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6-2,所述的通孔6-2直径大于所述的连杆10的直径;通过通孔6-2对连杆10进行行程限位,连杆10穿过盖体6在蒜罐7内上下移动过程中,捣蒜杵14与蒜罐7始终保持中线重合,捣蒜杵14不会与蒜罐7相偏离,从而保证对蒜罐7内不同位置处的蒜粒实现均匀的按压。所述的连杆10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横杆,所述的横杆包括横杆Ⅰ4和横杆Ⅱ11,所述的横杆Ⅰ4和横杆Ⅱ11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的连杆10两侧。所述的回弹组件包括弹簧Ⅰ3、弹簧Ⅱ12、限位斜杆13、形变杆5、限位顶杆2和抵杆9,所述的弹簧Ⅰ3、弹簧Ⅱ12结构相同,分别套设于所述的横杆Ⅰ4和横杆Ⅱ11上,所述的限位斜杆13为两个并且结构相同,分别设于所述的弹簧Ⅰ3和弹簧Ⅱ12接近连杆10的一侧,所述的形变杆5为两个并且结构相同,分别设于所述的弹簧Ⅰ3和弹簧Ⅱ12远离连杆10的一侧,所述的弹簧Ⅰ3远离连杆10的一端依次通过形变杆5、抵杆9与弹簧Ⅱ11远离连杆10的一端的形变杆5相连,所述的弹簧Ⅰ3的接近连杆10的一端依次通过限位斜杆13、限位顶杆2与弹簧Ⅱ12接近连杆10的一端的限位斜杆13相连,所述的限位顶杆2设于所述的连杆10一侧的上方,并与手柄1底部表面相抵,所述的抵杆9设于所述的连杆10一侧的下方,并与所述的盖体6上表面相抵,所述的限位顶杆2和抵杆9设于所述的连杆10的同一侧;所述的形变杆5在形变状态下的回复力大于所述的横杆Ⅰ4、横杆Ⅱ11、弹簧Ⅰ3、弹簧Ⅱ12、限位斜杆13、形变杆5、限位顶杆2和抵杆9、捣蒜杵14的重力之和,因此,为了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连杆10、手柄1和捣蒜杵14,如果选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内部可以设置为空心结构,或者选用木质或塑料材质等材质较轻的材料制成。所述的盖体6上设有与蒜罐7边缘相匹配的环形凹槽6-1。所述的蒜罐7上方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环形凹槽6-1内设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本技术中的盖体6的设置可以防止蒜粒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弹出蒜罐7外,并且其与抵杆9相配合,可以实现捣蒜杵14的自动升起。工作原理:将已经剥皮的蒜粒放入蒜罐7内,将盖体6与蒜罐7进行卡接或螺纹连接,按压手柄1,捣蒜杵14下压,捣蒜杵14与蒜罐7之间的空间减小,蒜粒被压碎,与此同时,形变杆5发生形变,当停止对手柄1施加压力时,形变杆5所产生回复力通过抵杆9作用于盖体6上,由于盖体6固定于蒜罐7上,盖体6将形变杆5对其施加的作用力反方向作用于抵杆9上,而使其受到方向向上的推力,而弹簧Ⅰ3和弹簧Ⅱ12在限位斜杆13、限位顶杆2限制下,并不发生转动,因此,形变杆5的回复力使手柄1和连杆10发生向上的位移,捣蒜杵14被提升,即完成一次按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蒜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蒜泥器包括回弹组件、压蒜组件、蒜罐,所述的回弹组件设于所述的压蒜组件上,所述的压蒜组件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的蒜罐内部;所述的压蒜组件包括手柄,连杆和捣蒜杵,所述的手柄设于所述的连杆上方,所述的连杆下方与所述的捣蒜杵固定连接,所述的捣蒜杵与所述的蒜罐形状相匹配;所述的蒜罐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的蒜罐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体,所述的盖体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的连杆的直径;所述的连杆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横杆,所述的横杆包括横杆Ⅰ和横杆Ⅱ,所述的横杆Ⅰ和横杆Ⅱ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的连杆两侧;所述的回弹组件包括弹簧Ⅰ、弹簧Ⅱ、限位斜杆、形变杆、限位顶杆和抵杆,所述的弹簧Ⅰ、弹簧Ⅱ结构相同,分别套设于所述的横杆Ⅰ和横杆Ⅱ上,所述的限位斜杆为两个并且结构相同,分别设于所述的弹簧Ⅰ和弹簧Ⅱ接近连杆的一侧,所述的形变杆为两个并且结构相同,分别设于所述的弹簧Ⅰ和弹簧Ⅱ远离连杆的一侧,所述的弹簧Ⅰ远离连杆的一端依次通过形变杆、抵杆与弹簧Ⅱ远离连杆的一端的形变杆相连,所述的弹簧Ⅰ的接近连杆的一端依次通过限位斜杆、限位顶杆与弹簧Ⅱ接近连杆的一端的限位斜杆相连,所述的限位顶杆设于所述的连杆一侧的上方,并与手柄底部表面相抵,所述的抵杆设于所述的连杆一侧的下方,并与所述的盖体上表面相抵,所述的限位顶杆和抵杆设于所述的连杆的同一侧;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与蒜罐边缘相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的蒜罐上方边缘处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捣蒜杵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带有内螺纹的盲孔,在连杆的下方设置相应的外螺纹,所述底座为橡胶吸盘或者具有凹凸表面的平底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蒜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蒜泥器包括回弹组件、压蒜组件、蒜罐,所述的回弹组件设于所述的压蒜组件上,所述的压蒜组件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的蒜罐内部;所述的压蒜组件包括手柄,连杆和捣蒜杵,所述的手柄设于所述的连杆上方,所述的连杆下方与所述的捣蒜杵固定连接,所述的捣蒜杵与所述的蒜罐形状相匹配;所述的蒜罐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的蒜罐上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盖体,所述的盖体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的连杆的直径;所述的连杆上设有与其垂直的横杆,所述的横杆包括横杆Ⅰ和横杆Ⅱ,所述的横杆Ⅰ和横杆Ⅱ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的连杆两侧;所述的回弹组件包括弹簧Ⅰ、弹簧Ⅱ、限位斜杆、形变杆、限位顶杆和抵杆,所述的弹簧Ⅰ、弹簧Ⅱ结构相同,分别套设于所述的横杆Ⅰ和横杆Ⅱ上,所述的限位斜杆为两个并且结构相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星乾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