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74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取药器,包括取药勺和本体。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中,本体设有空腔,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一方面当取药勺到达本体上方时,由于本体为透明结构,便于观察取了多少颗药片;另一方面,如果取出的药片较多时,可以沿本体的内壁进行抖动,将多余的药片抖动回药瓶内,多余的药片不会洒落在外。

A kind of drug taking device for tabl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
技术介绍
医生或药师在配药取药时,往往会从一个药瓶里面利用药勺取出1~5片不等。在取药时,药勺伸入到药瓶后,一般一次性会取出多片,由于药瓶为了抗氧化等原因又不是透明的,很难观察出到底取出了几片;有时一次性取出的药片较多,医生会在药瓶开口上抖动以使多余的药片再次进入到药瓶中,而在抖动过程中,很容易使药片洒落在外部,从而使药片被污染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旨在改善取药时,在药瓶开口上抖动以使多余的药片再次进入到药瓶中,而在抖动过程中,很容易使药片洒落在外部,从而使药片被污染浪费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包括取药勺和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本体,本体设有空腔,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本体的底端设有配合件,配合件包括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第一抵接件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设有沿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第二抵接件的顶端设于滑槽内,滑槽和第二抵接件均呈“T”型,且相互配合;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端,第一端与本体的外壁连接,第二抵接件通过弹簧与第一端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的底面和第二固定部的底面均与本体的底面齐平。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抵接件设有挂钩,第二固定部还包括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设有固定杆,固定杆设有与挂钩配合的挂孔。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挂孔设于固定杆的底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固定杆的高度小于第二抵接件的高度。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取药勺和本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体还包括卡接件,卡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端,两个弹性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本体的内壁连接,两个弹性端围成了用于卡接取药勺的卡接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卡接件设于本体的顶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一磁性贴片,取药勺设有第二磁性贴片,第一磁性贴片与第二磁性贴片的磁极相反。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配合件由不锈钢制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包括取药勺和本体。本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其中,本体设有空腔,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一方面当取药勺到达本体上方时,由于本体为透明结构,便于观察取了多少颗药片;另一方面,如果取出的药片较多时,可以沿本体的内壁进行抖动,将多余的药片抖动回药瓶内,多余的药片不会洒落在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中滑槽和第二抵接件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中卡接件与本体内壁连接的示意图。图标:100-取药器;110-本体;110a-空腔;110b-开口;111-第一固定部;112-第二固定部;112a-第一端;112b-第二端;113-滑槽;114-固定杆;114a-挂孔;115-卡接件;115a-弹性端;115b-连接杆;121-第一抵接件;122-第二抵接件;122a-挂钩;123-弹簧;130-取药勺;200-药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100,包括取药勺130和本体110。本体110由透明材料制成,比如透明玻璃、透明塑料等。其中,本体110设有空腔110a,本体110的两端均设有与空腔110a连通的开口110b。也即,本体110为两端开口110b中部中空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10为圆柱状。具体地,本体11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均位于空腔110a的外。本体110的底端设有配合件,配合件包括第一抵接件121和第二抵接件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件121和第二抵接件122可以理解为,杆体状,主要用于与药瓶200的外壁抵接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接件121和第二抵接件122的形状不限,可以做成适用于药瓶200外壁的形状,比如圆弧形等。第一抵接件121与第一固定部11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112设有沿本体110宽度方向(或本体110的直径方向)延伸的滑槽113。即,滑槽113沿图1中的横向设置。第二抵接件122的顶端设于滑槽113内。滑槽113和第二抵接件122均呈“T”型,且相互配合;也即,第二抵接件122能够在稳定地滑槽113内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配合件由不锈钢制成,以防止生锈。第二固定部112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2a和第二端112b,其中,第一端112a与本体110的外壁连接。第二抵接件122通过弹簧123与第一端112a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实际生产中,本体110的直径比一般的药瓶200的直径要小。当药瓶200置于本体110底端开口110b下方时,能够利用第一抵接件121和第二抵接件122将药瓶200的上部卡住,同时使弹簧123呈拉伸状态。本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100的工作原理为:利用第一抵接件121和第二抵接件122将药瓶200的上端固定住,此时本体110下端的开口110b与药瓶200的开口连通,此时利用取药勺130就可以进行取药了,一方面当取药勺130到达本体110上方时,由于本体110为透明结构,便于观察取了多少颗药片;另一方面,如果取出的药片较多时,可以沿本体110的内壁进行抖动,将多余的药片抖动回药瓶200内,多余的药片不会洒落在外。再次、可以利用配合件将取药器100稳稳地放置于药瓶200上。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111的底面和第二固定部112的底面均与本体110的底面齐平,以便于安装配合件。优选地,第二抵接件122设有挂钩122a,第二固定部112的第二端112b设有固定杆114,固定杆114设有与挂钩122a配合的挂孔114a。当使用完取药器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药勺和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空腔,所述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本体的底端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包括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沿所述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二抵接件的顶端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和所述第二抵接件均呈“T”型,且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抵接件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端连接;/n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底面和第二固定部的底面均与所述本体的底面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取药勺和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空腔,所述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本体的底端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包括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设有沿所述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二抵接件的顶端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和所述第二抵接件均呈“T”型,且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本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抵接件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底面和第二固定部的底面均与所述本体的底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接件设有挂钩,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有与所述挂钩配合的挂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药片的取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孔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扬梁才邹金华陈照平陈宏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