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73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坐垫,该智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上;膜片压力传感器,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柔性防护套,所述柔性防护套包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柔性电路板;从而使得可以制作超薄的智能坐垫并允许用户折叠和卷起,便于携带。

A kind of intelligent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坐垫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坐垫。
技术介绍
传统的座椅为普通座椅,不具有智能功能,目前,出现了在传统的各种座椅、坐凳上,通过增加一个坐垫的方式,将传统座椅智能化。而通常的智能坐垫的体积比较大,不便于携带。另外,对于一些长期久坐的人群,容易导致腰肌劳损、腰背疼痛、颈椎僵硬等问题,而人又经常忘记站起来活动一下缓解这种久坐导致的疲劳,目前的坐垫还不够智能化,以检测用户的坐姿是否正确或久坐,进行提醒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坐垫,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坐垫外形尺寸较大,不易携带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上;膜片压力传感器,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柔性防护套,所述柔性防护套包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柔性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坐垫包括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下方的柔性防护套的外表层,用于将所述智能坐垫固定于承载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坐垫包括腔体结构和控制装置,所述腔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的边缘,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结构的空腔内。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坐垫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模数转换模块及传输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转换后,通过所述传输模块传输至终端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开始采集数据时记录时间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数据及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中转换后的压力数据确定用户的坐姿信息,并将所述坐姿信息通过所述传输模块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数模转换模块及恒流源模块,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控制输出稳定电压基准信号,以作为基准电压;所述恒流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稳定电压基准信号控制通过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的电流恒定;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采集点的电压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采集点的电压输出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其中,所述采集点为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所述恒流源模块及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共同连接点。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准电压、所述转换后的采集点的电压及所述电源装置提供的电源电压确定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当前的压力值。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模转换模块输出的稳定电压基准信号进行高频滤波后,传输至所述恒流源模块。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包括多个膜片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电路板上按照预设间隔对称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膜片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按照用户坐在所述智能坐垫时的压力分布排列,其中,至少一个膜片压力传感器分布在所述用户的大腿下方,至少一个膜片压力传感器分布在所述用户的臀部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上;膜片压力传感器,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柔性防护套,所述柔性防护套包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柔性电路板,从而使得可以制作超薄的智能坐垫并允许用户折叠和卷起,便于携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智能坐垫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由智能坐垫的各组件组成的爆炸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智能坐垫的电路示意图。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坐垫本体1、膜片压力传感器2、柔性电路板3及柔性防护套4,其中:所述柔性电路板3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1上;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2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上,用于采集压力数据;所述柔性防护套4包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2及所述柔性电路板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柔性防护套4内包有柔性电路板3、膜片压力传感器4,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并可以随时携带。其中,柔性防护套的材质可以为毛毯、帆布等。膜片压力传感器4为薄膜压力传感器,厚度为0.1-0.2毫米,可以弯曲。柔性电路板3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料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可绕性印刷电路板。从而使得本技术所述的智能坐垫可以制作的很薄并允许用户折叠和卷起,便于携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坐垫包括连接件5,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1下方的防护套4的外表层,用于将所述智能坐垫固定于承载体上。在此,连接件5可为魔术贴,方便粘接及固定,从而使得智能坐垫贴服在座椅、脚垫等不宜移动的物体上。继续参考图1,所述智能坐垫包括腔体结构6和控制装置7,所述腔体结构6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1的边缘,所述控制装置7设置于所述腔体结构6的空腔内。在此,坐垫边缘部分可以设置电路控制部分,将边缘部分制成长方形或圆柱形等的腔体结构,内部设置控制装置,便于坐垫的整体折叠和携带,且不会因设置的控制装置部分使得用户坐时影响舒服度。如图2所示,所述智能坐垫包括电源装置8,所述电源装置8分别与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2及所述控制装置7连接。在此,电源装置8可为电池,可安装于坐垫本体的边缘,如设置于腔体结构的外表面,为腔体结构的内部的控制装置提供电源以及为坐垫本体上的电路板提供电源。图3示出一实施例中由魔术贴5、柔性防护套4、电池8、柔性电路板3以及膜片压力传感器2组成的爆炸图,柔性电路板上安装膜片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压力信号数据,所有电路上器材及元器件将包在柔性防护套中,起到保护作用,并可随身被携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智能坐垫的电路示意图,所述控制装置7包括模数转换模块71及传输模块72,所述模数转换模块71用于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2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转换后,通过所述传输模块72传输至终端设备。在此,模数转换模块71为模数转换器ADC,传输模块72可为蓝牙模块,ADC将膜片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后通过蓝牙模块传输至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继续参考图4,所述控制装置7包括数据处理模块73和计时模块74,所述计时模块74用于根据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2开始采集数据时记录时间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73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数据及所述模数转换模块71中转换后的压力数据确定用户的坐姿信息,并将所述坐姿信息通过所述传输模块72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在此,通过计时模块74获取到时间数据,从而根据转换后的压力数据计算得到用户的坐姿信息,比如久坐信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柔性电路板、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柔性防护套;/n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上;/n膜片压力传感器,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n柔性防护套,所述柔性防护套包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柔性电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柔性电路板、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柔性防护套;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上;
膜片压力传感器,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柔性防护套,所述柔性防护套包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柔性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垫包括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下方的柔性防护套的外表层,用于将所述智能坐垫固定于承载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垫包括腔体结构和控制装置,所述腔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坐垫本体的边缘,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腔体结构的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坐垫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及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模数转换模块及传输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进行转换后,通过所述传输模块传输至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膜片压力传感器开始采集数据时记录时间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数据及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中转换后的压力数据确定用户的坐姿信息,并将所述坐姿信息通过所述传输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渊智李永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