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层垫,第一层垫的底端设有第二层垫,第二层的侧壁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定型边,第二层垫的中间位置设有内侧纵弓托,第一层垫与第二层垫之间设有填充槽,填充槽顶端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层垫相配合的填充管,第二层垫的底端设有第三层垫,第三层垫的内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别的卸力槽,第三层垫的底端设有防滑层,第一层垫包括表层,表层的底端设有海绵垫,表层与海绵垫的内部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臭孔,防臭孔的两端分别均设有扩息槽,表层的一端与海绵垫之间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缓震槽。有益效果为:有效的保证了鞋垫具有调节足底压力分布的功能,进而增加设备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A biomechanical insole for diabetic fo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
本技术涉及鞋垫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
技术介绍
糖尿病病人往往存在肢体末端营养障碍,导致感觉及修复能力下降,当足部解剖结构异常,通常表现为足底内外侧横弓塌陷拇外翻,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使高危糖尿病足变成溃疡足。需要一种鞋垫,利用力学的原理,通过平衡足底压力分布消除足底剪切力的干预,减缓高危糖尿病足的发展,提升患者的活动能力,并需要有效的保证鞋子的透气性和防滑性能,且可以支撑和调节足底的压力,对鞋垫具有良好的定型能力,不会因产生变形而降低足底的舒适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层垫,所述第一层垫的底端设有第二层垫,所述第二层的侧壁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定型边,所述第二层垫的中间位置设有内侧纵弓托,所述第一层垫与所述第二层垫之间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顶端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层垫相配合的填充管,所述第二层垫的底端设有第三层垫,所述第三层垫的内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别的卸力槽,所述第三层垫的底端设有防滑层,所述第一层垫包括表层,所述表层的底端设有海绵垫,所述表层与所述海绵垫的内部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臭孔,所述防臭孔的两端分别均设有扩息槽,所述表层的一端与所述海绵垫之间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缓震槽,所述缓震槽的内部设有卸力棉。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压力环,且所述压力环为耐磨橡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颗粒,且所述防滑颗粒为直径大小为3mm的橡胶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包括薄纱层,所述薄纱层的底端设有减震抗菌层,所述减震抗菌层的底端设有吸湿排汗层,所述吸湿排汗层的底端设有透气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的内部设有定型条,且所述定型条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层垫的外边曲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管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层垫顶端相配合的软性防护塞,且所述软性防护塞为与所述第二层垫相同的EVA材料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垫的一端设有拇外翻垫,所述拇外翻垫的一端设有凸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效的保证了鞋垫具有调节足底压力分布的功能,同时鞋垫的厚度和防滑层可有效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防止打滑,也有效的保证透气性,在正常使用时也会有效的调整足底压力分布和减缓足底压力,避免足底异常压力分布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损伤,使高危糖尿病足变成溃疡足的情况,进而增加设备的实用性和功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的第一层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的第二层垫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的第三层垫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的第二层垫的俯视图。图中:1、本体;2、第一层垫;3、第二层垫;4、定型边;5、内侧纵弓托;6、填充槽;7、填充管;8、第三层垫;9、卸力槽;10、防滑层;11、表层;12、海绵垫;13、防臭孔;14、扩息槽;15、缓震槽;16、卸力棉;17、压力环;18、防滑颗粒;19、薄纱层;20、减震抗菌层;21、吸湿排汗层;22、透气层;23、定型条;24、软性防护塞;25、拇外翻垫;26、凸垫。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层垫2,所述第一层垫2的底端设有第二层垫3,所述第二层的侧壁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定型边4,所述第二层垫3的中间位置设有内侧纵弓托5,所述第一层垫2与所述第二层垫3之间设有填充槽6,所述填充槽6顶端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层垫2相配合的填充管7,所述第二层垫3的底端设有第三层垫8,所述第三层垫8的内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别的卸力槽9,所述第三层垫8的底端设有防滑层10,所述第一层垫2包括表层11,所述表层11的底端设有海绵垫12,所述表层11与所述海绵垫12的内部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臭孔13,所述防臭孔13的两端分别均设有扩息槽14,所述表层11的一端与所述海绵垫12之间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缓震槽15,所述缓震槽15的内部设有卸力棉16。下面具体说一下通过第一层垫2、海绵垫12、缓震槽15、填充管7、定型边4和填充槽6的具体设置和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鞋垫被穿戴时,利用力学的原理,当人体的重力压在鞋垫上时第二层垫3会通过内侧纵弓托5、定型条23和定型边4,对鞋垫进行良好支撑和定型,是鞋垫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产生变形,并且根据不同的病情,可以向填充槽6投入不同程度的药物颗粒,使得根据不同的情况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处理一定的药物治疗还可以投入一定较硬颗粒对角度进行按摩保健,缓震槽15内部的卸力棉16可以有效的进行卸力和缓冲减少负荷并可以通过防臭孔13进行散气散热,第三层垫8内部的防滑层10会通过压力环17和防滑颗粒18便于鞋垫不会轻易打滑的情况下,卸力槽9可以有效的对足底压力分布进行干预,避免足底受力异常。实施例二;如图1-6所示,所述防滑层10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压力环17,且所述压力环17为耐磨橡胶材质,所述防滑层10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滑颗粒18,且所述防滑颗粒18为直径大小为3mm的橡胶构成,所述第二层包括薄纱层19,所述薄纱层19的底端设有减震抗菌层20,所述减震抗菌层20的底端设有吸湿排汗层21,所述吸湿排汗层21的底端设有透气层22,所述第二层的内部设有定型条23,且所述定型条23的曲率与所述第二层垫3的外边曲率相同,所述填充管7的顶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层垫2顶端相配合的软性防护塞24,且所述软性防护塞24为与所述第二层垫3相同的EVA材料构成,所述第二层垫3的一端设有拇外翻垫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层垫(2),所述第一层垫(2)的底端设有第二层垫(3),所述第二层的侧壁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定型边(4),所述第二层垫(3)的中间位置设有内侧纵弓托(5),所述第一层垫(2)与所述第二层垫(3)之间设有填充槽(6),所述填充槽(6)顶端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层垫(2)相配合的填充管(7),所述第二层垫(3)的底端设有第三层垫(8),所述第三层垫(8)的内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别的卸力槽(9),所述第三层垫(8)的底端设有防滑层(10),所述第一层垫(2)包括表层(11),所述表层(11)的底端设有海绵垫(12),所述表层(11)与所述海绵垫(12)的内部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臭孔(13),所述防臭孔(13)的两端分别均设有扩息槽(14),所述表层(11)的一端与所述海绵垫(12)之间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缓震槽(15),所述缓震槽(15)的内部设有卸力棉(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层垫(2),所述第一层垫(2)的底端设有第二层垫(3),所述第二层的侧壁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定型边(4),所述第二层垫(3)的中间位置设有内侧纵弓托(5),所述第一层垫(2)与所述第二层垫(3)之间设有填充槽(6),所述填充槽(6)顶端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层垫(2)相配合的填充管(7),所述第二层垫(3)的底端设有第三层垫(8),所述第三层垫(8)的内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别的卸力槽(9),所述第三层垫(8)的底端设有防滑层(10),所述第一层垫(2)包括表层(11),所述表层(11)的底端设有海绵垫(12),所述表层(11)与所述海绵垫(12)的内部分别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防臭孔(13),所述防臭孔(13)的两端分别均设有扩息槽(14),所述表层(11)的一端与所述海绵垫(12)之间设有与其相配合的缓震槽(15),所述缓震槽(15)的内部设有卸力棉(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尿病足的生物力学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10)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压力环(17),且所述压力环(17)为耐磨橡胶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毓健,孙皎,王峥,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