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鞋底底面,鞋底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条互相平行的防滑槽;防滑槽内设置有呈波浪形的防护条纹;防滑槽长度从鞋底底面前端至后端依次增大;防护条纹的波浪形结构随着防滑槽长度的增加从而变的平缓直至变成直线结构;防护条纹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鞋底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呈井字型结构的前后拼接的导流槽;导流槽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部;缓冲部上设置有缓冲块;缓冲块外侧设置有一个呈水滴形状的凹槽;凹槽中部的缓冲块上还开设有一个直槽;直槽与凹槽相通,且凹槽的开设深度大于直槽开设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抓地力以及摩擦力。
A kind of sports sole and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户外运动是一项健康的运动,如登山、攀岩、涉水、钓鱼等运动,但是目前户外运动所穿的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性能不能满足高强度户外运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具有良好的抓地力以及摩擦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包括鞋底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条互相平行的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内设置有呈波浪形的防护条纹;所述防滑槽长度从鞋底底面前端至后端依次增大;所述防护条纹的波浪形结构随着防滑槽长度的增加从而变的平缓直至变成直线结构;所述防护条纹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所述鞋底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呈井字型结构的前后拼接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上设置有缓冲块;缓冲块外侧设置有一个呈水滴形状的凹槽;所述凹槽中部的缓冲块上还开设有一个直槽;所述直槽与凹槽相通,且凹槽的开设深度大于直槽开设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鞋底为橡胶材料制成,通过防滑槽中的防护条纹的设置,防护条纹的高度高于鞋底底面,走运动过程中,防护条纹将会产生一定的形变量,从而提供缓冲以及止滑能力,波浪形的设置以及缺口的设置,当形变时,可以适应不同的崎岖路况,导流槽在湿滑路面可以将水排开,增大摩擦力,缓冲块以及凹槽的设置,当脚掌踩压鞋底时,鞋底(缓冲块)变形,从而对变形后的鞋底进行容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槽前端设置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上设置有若干凸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块以及凸棱的设置可以增加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槽后侧设置有横槽;所述横槽与导流槽相通,且横槽与鞋底底面两侧相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槽中排开的水可以横槽两端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槽两侧设置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包括两个呈回型结构的回型槽,两个回型槽下端连通,且两个回型槽之间具有一个锐角的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块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底面上还设置有三个呈三角形的位置分布的支持柱,所述支持柱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支持柱置于两个回型槽之间的夹角内;所述鞋底底面后侧设置有一个竖槽;所述竖槽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承重块以及抓地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持柱同样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块结构为长条形结构且相对竖槽倾斜设置;所述承重块外侧设置有一个与承重块形状适配的承重凹槽;所述抓地块上设置有三角凹口。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般鞋底为橡胶材料制成,通过防滑槽中的防护条纹的设置,防护条纹的高度高于鞋底底面,走运动过程中,防护条纹将会产生一定的形变量,从而提供缓冲以及止滑能力,波浪形的设置以及缺口的设置,当形变时,可以适应不同的崎岖路况,导流槽在湿滑路面可以将水排开,增大摩擦力,缓冲块以及凹槽的设置,当脚掌踩压鞋底时,鞋底(缓冲块)变形,从而对变形后的鞋底进行容纳;耐磨块以及凸棱的设置可以增加摩擦力;通过导流槽中排开的水可以横槽两端流出;减震块、支持柱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而抓地块上设置有三角凹口可以对地面与鞋底底面之间的滑动力起到抵消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滑槽;2、防护条纹;3、缺口;4、导流槽;5、耐磨块;6、凸棱;7、缓冲块;8、凹槽;9、直槽;10、横槽;11、减震块;12、回型槽;13、支持柱;14、环形凹槽;15、竖槽;16、承重块;17、承重凹槽;18、三角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鞋底底面,在鞋底底面上开设有若干条互相平行的防滑槽1,在防滑槽1内设置有呈波浪形的防护条纹2,防滑槽1的形状设置为梯形结构且数量设置为三个,且防滑槽1长度从鞋底底面前端至后端依次增大,防护条纹2的波浪形结构随着防滑槽1长度的增加从而变的平缓直至变成直线结构;防护条纹2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3,用于增加在使用时的摩擦强度,在防滑槽1后侧还设置有两个呈井字型结构的前后拼接的导流槽4;在导流槽4前端设置有耐磨块5;耐磨块5上设置有若干凸棱6,用于增大摩擦力,在导流槽4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部,缓冲部上设置有缓冲块7,缓冲块7包括一个前后相通的凹槽8,凹槽8形状类似于水滴状,在凹槽8中部的缓冲块7上还开设有一个直槽9,直槽9与凹槽8相通,凹槽8的开设深度大于直槽9开设深度;在导流槽4后侧设置有横槽10,横槽10与导流槽4相通,且横槽10与鞋底底面两侧相通,在横槽10两侧以及与导流槽4之间设置有减震块11,减震块11包括两个呈回型结构的回型槽12,两个回型槽12下端连通,且两个回型槽12之间具有一个锐角的夹角。在鞋底底面上还设置有三个圆心之间相连呈现三角形的支持柱13,支持柱13高于鞋底底面,且支持柱13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14;其中一个支持柱13置于两个回型槽12之间的夹角内;在鞋底底面后侧设置有一个竖槽15,竖槽15内同样设置有高于鞋底底面的支持柱13,在竖槽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承重块16以及抓地块,承重块16倾斜设置,且承重块16结构长条形结构,在承重块16外侧设置有一个与承重块16形状适配的承重凹槽17;抓地块包括当鞋底底面与地面接触后产生滑动力,对其进行抵消的三角凹口18。通过产品的整体结构设置,本技术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较好的抓地力以及摩擦力,并且在湿滑地面跑步时,不容易打滑,通过抓地块能够将滑动力进行抵消。而且一般鞋底为橡胶材料制成,通过防滑槽1中的防护条纹2的设置,防护条纹2的高度高于鞋底底面,走运动过程中,防护条纹2将会产生一定的形变量,从而提供缓冲以及止滑能力,波浪形的设置以及缺口3的设置,当形变时,可以适应不同的崎岖路况,导流槽4在湿滑路面可以将水排开,增大摩擦力,缓冲块7以及凹槽8的设置,当脚掌踩压鞋底时,鞋底(缓冲块7)变形,从而对变形后的鞋底进行容纳;耐磨块5以及凸棱6的设置可以增加摩擦力;通过导流槽4中排开的水可以横槽10两端流出;减震块11、支持柱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包括鞋底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条互相平行的防滑槽(1);所述防滑槽(1)内设置有呈波浪形的防护条纹(2);所述防滑槽(1)长度从鞋底底面前端至后端依次增大;所述防护条纹(2)的波浪形结构随着防滑槽(1)长度的增加从而变的平缓直至变成直线结构;所述防护条纹(2)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3);所述鞋底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呈井字型结构的前后拼接的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上设置有缓冲块(7);缓冲块(7)外侧设置有一个呈水滴形状的凹槽(8);所述凹槽(8)中部的缓冲块(7)上还开设有一个直槽(9);所述直槽(9)与凹槽(8)相通,且凹槽(8)的开设深度大于直槽(9)开设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包括鞋底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条互相平行的防滑槽(1);所述防滑槽(1)内设置有呈波浪形的防护条纹(2);所述防滑槽(1)长度从鞋底底面前端至后端依次增大;所述防护条纹(2)的波浪形结构随着防滑槽(1)长度的增加从而变的平缓直至变成直线结构;所述防护条纹(2)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缺口(3);所述鞋底底面上设置有两个呈井字型结构的前后拼接的导流槽(4);所述导流槽(4)中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上设置有缓冲块(7);缓冲块(7)外侧设置有一个呈水滴形状的凹槽(8);所述凹槽(8)中部的缓冲块(7)上还开设有一个直槽(9);所述直槽(9)与凹槽(8)相通,且凹槽(8)的开设深度大于直槽(9)开设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前端设置有耐磨块(5);所述耐磨块(5)上设置有若干凸棱(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鞋底及其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4)后侧设置有横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风,黄巧红,谢伟明,夏芳振,
申请(专利权)人:大东亚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