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数据的同步方法及系统、可移动平台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的同步
,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的同步方法、数据的同步系统、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设备的存储策略是固定的,例如在电子设备具有多个存储介质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采集的数据也只会存储到其中一个存储介质中,而不会同步到其他存储介质中。此外,用户也无法自主配置同步策略,灵活性较低,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同步方法、可移动平台、数据的同步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中数据的同步方法包括: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获取所述数据的同步策略;根据所述同步策略确定目标同步介质;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执行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执行时,所述执行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获取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平台中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同步方法包括:/n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n获取所述数据的同步策略;/n根据所述同步策略确定目标同步介质;和/n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移动平台中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同步方法包括:
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
获取所述数据的同步策略;
根据所述同步策略确定目标同步介质;和
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存储介质包括内部存储介质、第一外部存储介质、第二外部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目标同步介质包括内部存储介质、第一外部存储介质、第二外部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电子设备,所述内部存储介质和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设置在与所述可移动平台连接的外部设备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策略由用户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包括用户通过虚拟按键和/或物理按键输入同步设置指令,以对所述同步策略进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策略为预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策略包括主动同步、被动同步、不同步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电子设备,在所述同步策略为主动同步时,当所述电子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数据主动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小于第一预设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与外部设备连接,在所述同步策略为主动同步时,当所述可移动平台和/或所述外部设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所述数据主动同步到所述目标存储介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电子设备,所述可移动平台和/或所述外部设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外部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通信带宽大于第四预设阈值中的至少一种时,所述数据主动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步策略为被动同步时,接收用户输入的同步指令,所述数据同步到目标同步介质中。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步策略为不同步时,所述目标存储介质关闭数据同步功能,所述数据无法被同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与所述目标存储介质鉴权失败时,所述同步策略为不同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与所述目标存储介质鉴权成功时,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多个内部存储介质,多个所述内部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一个设定为目标存储介质的目标内部存储介质、至少一个设定为目标同步介质的目标内部同步介质;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和
在所述处理器负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内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内部同步介质中。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多个第一外部存储介质,多个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一个设定为目标存储介质的目标第一外部存储介质、至少一个设定为目标同步介质的目标第一外部同步介质;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和
在所述处理器负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第一外部同步介质中。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存储介质为所述内部存储介质,且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为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时,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和
在所述处理器负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内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中。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存储介质为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且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为所述内部存储介质时,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和
在所述处理器负荷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内部存储介质中。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存储介质为所述内部存储介质和/或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且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为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时,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获取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通信带宽、以及处理器负荷,所述处理器负荷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和所述外部设备的处理器负荷中的至少一种;和
在所述通信带宽以及所述处理器负荷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所述内部存储介质和/或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中。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存储介质为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且所述同步介质为所述内部存储介质和/或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时,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获取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通信带宽、以及处理器负荷,所述处理器负荷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负荷和所述外部设备的处理器负荷中的至少一种;和
在所述通信带宽以及所述处理器负荷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内部存储介质和/或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中。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以第一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所述目标存储介质中,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检测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同名的文件;
在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同名的文件时,所述数据以所述第一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
在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同名的文件时,所述数据以第二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件的名称与所述第二文件的名称不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文件同名的文件时,所述目标同步介质包括至少两个存储目录,所述第一文件同名的文件和所述第二文件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目录下。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同步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汇总存储介质,所述目标汇总存储介质为所述内部存储介质、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种;和
将目标汇总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汇总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目标汇总数据包括存储在所述目标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和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的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确定目标存储介质。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确定目标存储介质。
2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存储介质为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时,所述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包括:
获取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通信带宽;和
在所述通信带宽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将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存储介质还包括内部存储介质和/或第一外部存储介质,在所述通信带宽不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将所述数据的全部或部分缓存到所述内部存储介质和/或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还包括:
在所述通信带宽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缓存到所述内部存储介质和/或所述第一外部存储介质中的所述数据的全部或部分传输到所述第二外部存储介质中。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为视频时,所述视频包括多种预设分辨率的视频,所述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介质中包括:
确定所述视频的目标分辨率并存储所述目标分辨率的视频,所述目标分辨率为多种所述预设分辨率中的至少一种。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时存储多种所述预设分辨率的视频时,所述数据的同步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确定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的所述视频的目标分辨率;
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将所述目标分辨率的视频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时存储多种所述预设分辨率的视频时,所述数据的同步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可移动平台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通信带宽;和
根据所述通信带宽确定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的视频的目标分辨率;
所述根据所述同步策略将所述数据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包括:
将所述目标分辨率的视频同步到所述目标同步介质中。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的同步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数据进行后处理。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包括回放、编辑、分享、备份中的至少一种。
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外部设备通过有线方式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的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外部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
38.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执行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执行时,所述执行器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数据存储在目标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高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