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件、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补光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53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镜头组件、终端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的补光控制方法;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和设置于所述镜头外侧的多个补光灯,多个所述补光灯的发光强度可以独立调整以向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独立补光。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组件通过独立调节补光灯的发光强度,可以针对镜头视场中照度较小或较大的子区域进行独立补光,能够使得视场中的照度分布较为均匀,从而使得终端设备的成像画面亮度较为均匀,改善用户的体验感。

The method of light compensation control for lens components, terminal equipment and termi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组件、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补光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组件、终端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的补光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以手机为例,手机镜头配置有用于补光的闪光灯,当近距离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时,镜头与景物的距离很近可能只有几毫米至十几毫米,闪光灯无法向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模式下的视场补光,视场内光照度明显不足,无法拍清楚视场内的景物。相关技术中,通过外挂式镜头的补光结构以照亮近距离拍摄模式下视场内的景物,但存在视场内照度不均匀,从而导致成像画面亮度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视场内照度较为均匀的镜头组件、终端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的补光控制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和设置于所述镜头外侧的多个补光灯,每个所述补光灯的发光强度可以独立调整以能够向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独立补光。进一步地,所述补光灯与所述镜头周向外侧边缘的最短距离小于或等于5mm。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补光灯分成多个补光灯组,每个补光灯组包括沿径向分布的至少一个补光灯,多个所述补光灯组沿所述镜头的周向分布。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补光灯组沿所述镜头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镜头外侧的套筒,所述补光灯设置于所述镜头和所述套筒之间的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补光灯沿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布置。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补光灯中的至少两个补光灯为第一补光灯,所述第一补光灯相对所述镜头固定设置,每一所述子区域均由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补光灯进行补光。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补光灯中的至少一个补光灯为第二补光灯,所述第二补光灯相对所述镜头活动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二补光灯向视场补光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补光灯为至少一个所述补光灯组中的距离镜头边缘最近的补光灯。进一步地,所述补光灯包括光源和罩设于所述光源外侧的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光源的光线反射至所述视场的反光面。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面为旋转抛物面,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旋转抛物面的焦点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光敏传感器、处理器以及上述任一的镜头组件;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照度;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照度,调整至少一个所述补光灯的发光强度。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补光控制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镜头和设置于所述镜头外侧且沿周向分布的多个补光灯,每个所述补光灯的发光强度可以独立调整以能够向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独立补光;所述补光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照度;根据所述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照度控制多个所述补光灯按照预设规则向所述镜头视场独立补光。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照度,包括:根据图像传感器的多个像素单元对应的电信号获得多个子区域的述照度,其中,每一所述子区域对应至少一个像素单元。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补光灯中的至少两个为第一补光灯,所述第一补光灯固定设置;所述预设规则包括:将所述子区域对应的照度与视场的平均照度进行比较,当所述子区域对应的照度超出所述平均照度预设范围,调整所述子区域对应的第一补光灯的发光强度,其中,所述视场的平均照度由所述多个子区域的照度计算得到。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检测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照度之前,所述补光控制方法包括:打开全部所述第一补光灯。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补光灯中至少一个为第二补光灯,所述第二补光灯相对所述镜头活动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二补光灯照射的子区域;所述补光控制方法包括:在调整所述第一补光灯的发光强度结束之后,确定所述镜头视场中照度低于所述平均照度预设范围下限的目标位置,控制所述第二补光灯向与所述目标位置补光。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组件通过独立调节补光灯的发光强度,可以针对镜头视场中照度较小或较大的子区域进行独立补光,能够使得视场中的照度分布较为均匀,从而使得终端设备的成像画面亮度较为均匀,改善用户的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镜头组件应用于的手机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手机拍摄被拍摄物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感光面划分为多个感光区域的分区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补光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在介绍本申请提供的镜头组件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镜头组件所涉及应用场景进行介绍。该应用场景中镜头组件可以是固定在任意具有拍摄功能的终端设备上,其中,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和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以下实施例,以镜头组件应用于手机为例进行描述。镜头用于手机中,通常属于摄像头的组成部分。如图3所示,示例性地,摄像头包括PCB板21、图像传感器22、固定器23以及镜头11。图像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CCD(Charged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22固定在PCB板21上,固定器23设置在图像传感器22的靠近被拍摄物的一侧并与PCB板21连接,固定器23设置有容纳镜头11的空腔,镜头11与图像传感器22相对。在拍照过程中,被拍摄物的光线进入摄像头,入射光首先进入镜头11,然后到达图像传感器22,光线中的光子打到图像传感器22上产生可移动电荷,这是内光电效应,可移动电荷汇集形成电信号,经过A/D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即把电荷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送到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最终传输到终端设备的屏幕上形成显示图像18,即实现了对被拍摄物的拍照。具体的,DSP的结构包括ISP(ImageSignalProcessor,图像信号处理器)和JPEGencoder(JPEG图像解码器),其中,ISP是决定影像流畅的关键。可以理解的是,对于CMOS,可以将DSP集成在CMOS内。CMOS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比较适合安装空间受限的手机。PCB板可以是硬板、软板或者软硬结合板。当手机采用CMOS时,CMOS可适用硬板、软板或者软硬结合板中的任何一种。当手机采用CCD,则只能用软硬结合板,而软硬结合板在上述三种板中的价格最高,因此,当采用CCD时,会导致手机成本偏高。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能够进行近景微距拍摄,微距拍摄指的是,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终端设备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头;/n设置于所述镜头外侧的多个补光灯,每个所述补光灯的发光强度可以独立调整以向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独立补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终端设备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
设置于所述镜头外侧的多个补光灯,每个所述补光灯的发光强度可以独立调整以向所述镜头视场的多个子区域独立补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与所述镜头外侧边缘的最短距离小于或等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补光灯分成多个补光灯组,每个补光灯组包括沿径向分布的至少一个补光灯,多个所述补光灯组沿所述镜头的周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补光灯组沿所述镜头的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镜头外侧的套筒,所述补光灯设置于所述镜头和所述套筒之间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补光灯沿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补光灯中的至少两个补光灯为第一补光灯,所述第一补光灯相对所述镜头固定设置,每一所述子区域均由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补光灯进行补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补光灯中的至少一个补光灯为第二补光灯,所述第二补光灯相对所述镜头活动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二补光灯向视场补光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光灯为至少一个所述补光灯组中的距离镜头边缘最近的补光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包括光源和罩设于所述光源外侧的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光源的光线反射至所述视场的反光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为旋转抛物面,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旋转抛物面的焦点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彦汝周奇群韦怡张海裕陈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