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超导直线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悬浮列车
,具体涉及一种可为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提供推力、悬浮力和侧向力,实现牵引、悬浮和侧向导向功能一体化的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超导直线电机。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领域,非接触式的磁悬浮交通由于其噪音低、无磨耗、安全性高,并且符合绿色出行的发展要求,成为现代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磁浮列车,牵引、悬浮和导向是其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在现有的高速磁浮系统中,列车是用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的:即通过安装在地面轨道的初级线圈和安装在磁浮列车上的次级来实现的。而悬浮和导向则是通过悬浮电磁铁或者其他线圈等装置实现的。因此,目前磁浮列车上产生所需的牵引力、悬浮力和实现自动导向的装置一般有两个或多个,这样就会使得磁浮结构比较复杂,同时会造成列车的重量增加、设备安装的困难度提高并降低列车的可靠性。另外,短初级的直线电机由于铁芯开端,在高速运行时有明显的端部效应,会大大降低电机的牵引力和效率;对于有铁芯的直线同步电机,由于齿槽的存在导致齿槽力的产生,从而影响牵引力波动。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超导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轨道方向依次均匀安装在轨道两侧的多个超导集成单元,以及沿轨道方向均匀安装在列车两侧的与所述多个超导集成单元对应的多个超导线圈(1);/n所述超导集成单元包括依次并列的三个“8”字型线圈,分别为第一“8”字型线圈(21)、第二“8”字型线圈(22)和第三“8”字型线圈(23),每一个“8”字型线圈分别与三相电源的U、V、W相连接;/n相邻的第一“8”字型线圈(21)依次串联,相邻的第二“8”字型线圈(22)依次串联,相邻的第三“8”字型线圈(23)依次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超导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轨道方向依次均匀安装在轨道两侧的多个超导集成单元,以及沿轨道方向均匀安装在列车两侧的与所述多个超导集成单元对应的多个超导线圈(1);
所述超导集成单元包括依次并列的三个“8”字型线圈,分别为第一“8”字型线圈(21)、第二“8”字型线圈(22)和第三“8”字型线圈(23),每一个“8”字型线圈分别与三相电源的U、V、W相连接;
相邻的第一“8”字型线圈(21)依次串联,相邻的第二“8”字型线圈(22)依次串联,相邻的第三“8”字型线圈(23)依次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的超导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8”字型线圈包括相互对称的上半线圈(3)和下半线圈(4),所述上半线圈(3)的电流流出端与所述下半线圈(4)的电流流入端连接,所述上半线圈的电流流动方向与所述下半线圈的电流流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磁悬浮列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刚,周桐,闫少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