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电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但是传统能源的短缺问题愈发严重,迫切需要电力市场不断开放以驱动电网朝着高效、灵活、智能和可持续方式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技术需求。可持续性是未来电网的基础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分布式电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接入与应用,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等。目前电网侧尤其是配电网仍然存在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一次网架薄弱、自动化水平不高、调度方式落后以及用电互动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可再生能源的高度渗透,不利于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针对这些问题,在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上提出了主动配电网概念,旨在解决电网兼容及应用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能源利用率,优化一次能源结构等问题,使传统配电网由被动变为主动,以此适应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主动配电网中源荷互动方面的研究极少,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消纳大量的可再生能源问题,达到调峰的目的,但目前大多数情况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按照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的顺序,对源网荷各侧的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分布式电源特性、柔性负荷、电网侧的柔性,给出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多目标协调运行的涵义;/n步骤二、基于步骤一中的源网荷协调运行的定义,建立用于评价电网源网荷运行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n步骤三、选取体系中的能源消耗、环境影响、需求侧响应成本指标,构造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n步骤四、将蚁群算法和目标函数相结合,计算得出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的方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的顺序,对源网荷各侧的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分布式电源特性、柔性负荷、电网侧的柔性,给出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多目标协调运行的涵义;
步骤二、基于步骤一中的源网荷协调运行的定义,建立用于评价电网源网荷运行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步骤三、选取体系中的能源消耗、环境影响、需求侧响应成本指标,构造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步骤四、将蚁群算法和目标函数相结合,计算得出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的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用于评价电网源网荷运行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电源侧指标、电网侧指标、负荷侧指标以及互动水平指标,如下表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选取体系中的能源消耗、环境影响、需求侧响应成本指标,构造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3.1能源消耗
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N为机组的数目;T为优化时间区域的时间段数目;F为运行费用;Pij为机组i在时间段j的时间内机组出力;Ci(Pij)表示在时间段j的时间内,机组i的能源消耗,损耗表示为出力的二次函数:
ai,bi,ci为第i机组的能耗系数,Sij表示机组的启动能耗系数;
3.2环境的影响
机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污染物的排放量上,目标函数是:
上述式子仅仅表示排放的质量,还需换算成惩罚成本,乘以各自的惩罚系数:
Fs=ρsEs(5)
Fc=ρcEc(6)
其中,Es表示二氧化硫排放量,αsi、βsi、γsi分别表示机组i二氧化硫排放量关于机组i出力的二次函数的各项系数;Ec表示二氧化硫的排放量,αci、βc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李睿,戴越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