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相关方法和策略中,整体的经济效益考虑不全面,未站在投资主体的角度,有效评估储能电站的投资回报收益,从而得到的配置结果无法给投资主体提供有效参考。如《基于企业用户典型日负荷曲线的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缺点在于在计算储能运营收益时未考虑储能最优经济运行策略,从而计算得到的项目经济性较差;《电网侧及用户侧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缺点在于针对区域储能配置的整体规划,同时考虑配置储能对电网及用户经济性的影响,但在实际用户侧储能项目中,投资主体为电网公司或第三方投资商,作为电网公司仅考虑储能接入电网带来的收益,作为第三方投资商仅考虑接入用户侧带来的收益,无法将两者利益兼顾到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装置、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能配置方案对投资主体参考价值不高,且没有兼顾储能运营收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n根据所述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输入预设双层优化模型确定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所述预设双层优化模型包括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所述第一模型用于根据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优化储能日充放电计划,所述第二模型用于根据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优化储能功率和放电倍率;/n根据所述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对用户侧储能容量进行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输入预设双层优化模型确定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案,所述预设双层优化模型包括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所述第一模型用于根据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优化储能日充放电计划,所述第二模型用于根据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优化储能功率和放电倍率;
根据所述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对用户侧储能容量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输入预设双层优化模型确定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案之前,还包括:
构建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
将所述第一模型作为下层模型,所述第二模型作为上层模型整合得到预设双层优化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包括以用户每日用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第一目标函数以及考虑储能SOC保护和充放电功率限制的第一约束条件。其中,第一目标函数的值是储能运营收益,由削峰填谷收益、需量管理收益和参与需求响应收益之和计算得到,变量是全日各时段储能充放电功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包括以项目净现值最大为目标的第二目标函数以及考虑财务内部收益率期望值和项目针对储能功率及放电倍率限制的第二约束条件。其中,第二目标函数的值是项目净现值,由项目收入和成本构成的净现金流计算得到,变量是储能配置功率和放电倍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输入预设双层优化模型确定用户侧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包括:
S1、根据所述用户侧储能相关信息和电价信息得到多个储能容量配置方案;
S2、基于所述多个储能容量配置方案通过所述第一模型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寻优确定对应的多个储能日充放电计划;
S3、根据所述多个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和对应的多个储能日充放电计划确定对应的多个项目净现值,选择所述多个项目净现值中的最大的项目净现值作为标准项目净现值;
S4、比较预设循环次数内的多个标准项目净现值中的最大值是否有更新,若是则执行步骤S5,若否则执行步骤S6;
S5、根据预设循环次数内的多个标准项目净现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案,基于所述第二模型寻优储能功率和放电倍率确定新的多个储能容量配置方案,迭代执行步骤S2-S5;
S6、输出所述预设循环次数内的多个标准项目净现值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储能容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燿圣,李端平,王立文,宋嗣博,陈睿之,唐俊明,时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