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454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涂膜前驱体溶液A,所述前驱体溶液A含有电子传输材料和造孔剂,所述电子传输材料为二氧化锡;采用溶液涂膜工艺将所述前驱体溶液A涂在导电基板上;对涂膜后的导电基板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140~220℃,时间大于等于15min;对退火后的导电基板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30min。所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介孔电子传输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能够大幅减少介孔薄膜制备的周期和成本,提高介孔电子传输层的质量,提高将其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转化效率。

Preparation method of mesoporous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perovskite solar cel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主体结构包括电子传输层、光吸收层以及空穴传输层。其中电子传输层具有提取电子和阻隔空穴的作用,电子传输层对电子的提取能力越强电池性能越好。主流的电子传输层材料用的是二氧化钛(TiO2)和二氧化锡(SnO2)。根据电子传输层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又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平面架构和介孔架构:平面架构是指作为基底的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是一层平整的薄膜;介孔架构是指作为基底的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含有一层多孔状(介孔)的薄膜。介孔架构相较于平面架构有散光效果好(增加光程增强吸收)、电子传输层与光吸收层的接触面积大(利于电子的抽取和传输)等优势,但是同时由于界面粗糙度显著增大而容易造成界面或光吸收层内缺陷的增多。目前占绝对主流的两大电子传输层材料中(TiO2和SnO2),应用于介孔架构PSC的主要是TiO2,这是因为介孔TiO2的制备工艺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配置涂膜前驱体溶液A,所述前驱体溶液A含有电子传输材料和造孔剂,所述电子传输材料为二氧化锡;/n采用溶液涂膜工艺将所述前驱体溶液A涂在导电基板上;/n对涂膜后的导电基板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140~220℃,时间大于等于15min;/n对退火后的导电基板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所述紫外线照射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30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涂膜前驱体溶液A,所述前驱体溶液A含有电子传输材料和造孔剂,所述电子传输材料为二氧化锡;
采用溶液涂膜工艺将所述前驱体溶液A涂在导电基板上;
对涂膜后的导电基板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140~220℃,时间大于等于15min;
对退火后的导电基板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所述紫外线照射处理的时间大于等于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聚乙二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溶液A还含有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在所述前驱体溶液A中的质量百分比小于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退火后的导电基板进行所述紫外线照射处理时,加入臭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板为制备了平面电子传输层的导电玻璃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孔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长涛王其云黄跃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