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627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包括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和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其中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一底座(1)、第一线圈套(4)、第一限位片(2)和第二限位片(3);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二底座(6)、第二线圈套(7)、限位块(8)和中心方柱(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针对摆组件各个零件的尺寸和配合要求,提供了精准的限位,装配出摆组件的一致性大大增加,变形量明显降低;且该夹具兼顾了装配的工艺性和快速性,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影响,相同数量摆组件的装配时间可缩短一半以上。

A high precision assembly fixture for accelerometer pendulum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速度计精密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快速装配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惯性导航系统对其核心元件加速度计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加速度计关键组件摆组件的装配精度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不合格的摆组件直接影响着加速度计的成活率,并且加速度计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因此如何快速装配出状态一致、变形量小的摆组件成为了必须攻克的难题,而老一代的装配夹具都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单晶硅挠性加速度计的关键组件摆组件的组成包括力矩器线圈13、硅摆片14、配重12以及两个垫块10和11(如图3所示),它们之间通过胶粘剂粘接为一体,由于加速度计是精密仪表,因此摆组件的装配精度要求非常高。而老一代的装配夹具存在装配时对重要零件限位不佳;采用螺母旋紧限位时对摆组件引入额外应力;装配过于依赖技能工人的装配技术使得人为干预因素难以避免,不同工人装配出的摆组件一致性较差;由于材料和尺寸的限制,无法进行加热操作;装配效率低、耗时长等缺点。因此当前随着加速度计精度的不断提升,和加速度计在众多先进武器装备中的广泛、大量使用,设计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摆组件装配夹具,对加速度计精度、一致性和产能的提高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快速装配夹具,以实现加速度计的快速、精密装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包括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和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其中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一底座、第一线圈套、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二底座、第二线圈套、限位块和中心方柱。在线圈部分装配夹具中,所述第一底座中心设有圆形凹槽,在第一底座端面,邻近圆形凹槽边缘,相对地设置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第一限位片、第二限位片面向圆形凹槽侧,分别设有卡槽,用于在周向和径向上对放入其中的摆组件的垫块限位。第一线圈套由铍青铜制作而成,上端设有帽沿用来顶住线圈,中心设有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一侧,从孔壁到外缘开有沿第一线圈套的纵向贯穿的开口,以使第一线圈套在受力情况下,实现一定程度的伸缩,便于对线圈进行限位。同时,为了降低使第一线圈套伸缩所需的力,在圆形通孔的另一侧,还可开有沿第一线圈套的纵向贯穿的开口,该开口和圆形通孔之间,存在一定长度的连接部分。第一底座的圆形凹槽端面设有两个圆孔,用来插入销钉导轨,第一线圈套的相应位置开有两个通孔,使得第一线圈套可以顺着销钉导轨插入第一底座的圆形凹槽,并与第一底座的圆形凹槽滑配合。在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中,第二底座中心设有圆形凹槽,第二线圈套为圆柱形结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通孔一侧从通孔至外围打通(即,在圆形通孔一侧,从孔壁到外缘开有沿第二线圈套的纵向贯穿的开口)。同时,圆形通孔的另一侧还开有沿第二线圈套的纵向贯穿的开口,该开口和圆形通孔之间,存在一定长度的连接部分,使第二线圈套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对线圈进行限位,第二线圈套可通过滑配合插入并固定在第二底座的圆形凹槽内,并且端面高于第二底座的端面,从底座第二的圆形凹槽槽壁到第二底座的外缘贯通地设有方形凹槽,限位块为倒凸字形结构,下半部可通过滑配合插入第二底座的方形凹槽内,并用销钉固定,在所述下半部高出第二底座端面的位置,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由在所述下半部,从限位块面向圆形凹槽的表面间隔一定距离突出的两个突起构成,摆组件的垫块放置在所述两个突起之间),用以对摆组件的垫块进行限位,由于线圈已和垫块粘接在一起,从而可防止线圈发生周向旋转,限位块的上半部设有卡槽用以对摆组件的配重进行周向和径向限位(径向限位利用限位块上半部分与配重外径贴合的圆弧面实现,周向限位利用限位块上半部分圆弧面两侧的突出结构实现)。第二底座圆形凹槽中心开有正方形通孔,中心方柱可通过滑配合插入中心方孔内,中心方柱用来对摆片进行限位。本专利技术的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针对摆组件各个零件的尺寸和配合要求,提供了精准的限位,可大大提高装配出的摆组件的一致性,并且明显降低变形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线圈部分装配夹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应用于的加速度计核心组件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1-第一底座、2-第一限位片、3-第二限位片、4-第一线圈套、5-销钉导轨、6-第二底座、7-第二线圈套、8-限位块、9-中心方柱、10-第一垫块、11-第二垫块、12-配重、13-线圈、14-硅摆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而非限制性的目的,阐述了具体细节,以帮助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包括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和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实现图3所示的摆组件(包括第一垫块10、第二垫块11、配重12、线圈13、硅摆片14)的精密和快速装配。图1和图2分别为所述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和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一底座1、第一线圈套4、第一限位片2和第二限位片3;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二底座6、第二线圈套7、限位块8和中心方柱9。线圈部分装配夹具中,第一底座1中心设有圆形凹槽,在第一底座1端面,邻近圆形凹槽边缘,相对地设置第一限位片2、第二限位片3,第一限位片2、第二限位片3通过销钉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第一限位片2、第二限位片3面向圆形凹槽侧,分别设有卡槽,用于在周向和径向上对放入其中的摆组件的垫块限位。第一线圈套4由铍青铜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弹性,上端设有帽沿用来顶住线圈13,中心设有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一侧,从孔壁到外缘开有沿第一线圈套4的纵向贯穿的开口,以使第一线圈套在受力情况下,实现一定程度的伸缩,便于对线圈13进行限位。同时,为了降低使第一线圈套4伸缩所需的力,在圆形通孔的另一侧,还可开有沿第一线圈套4的纵向贯穿的开口,该开口和圆形通孔之间,存在一定长度的连接部分,所述一定长度一般为1mm。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端面设有两个圆孔,用来插入销钉导轨5,第一线圈套4的相应位置开有两个通孔,使得第一线圈套4可以顺着销钉导轨5插入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中,并与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滑配合。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中,第二底座6中心设有圆形凹槽,第二线圈套7为圆柱形结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通孔一侧从通孔至外围打通,第二线圈套7同样由铍青铜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同时,圆形通孔的另一侧还开有沿线第二线圈套的纵向贯穿的开口,该开口和圆形通孔之间,存在一定长度的连接部分,使第二线圈套7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对线圈13进行限位,所述一定长度同样地通常为1mm。第二线圈套7可通过滑配合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包括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和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其中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一底座(1)、第一线圈套(4)、第一限位片(2)和第二限位片(3);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二底座(6)、第二线圈套(7)、限位块(8)和中心方柱(9),/n在线圈部分装配夹具中,第一底座(1)中心设有圆形凹槽,在第一底座(1)端面,邻近圆形凹槽边缘,相对地设置第一限位片(2)和第二限位片(3),第一限位片(2)、第二限位片(3)面向圆形凹槽侧,分别设有卡槽,用于在周向和径向上对放入其中的摆组件的垫块限位,第一线圈套(4)上端设有用来顶住线圈的帽沿,中心设有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一侧,从孔壁到外缘开有沿第一线圈套(4)的纵向贯穿的开口,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端面设有用于插入销钉导轨(5)的圆孔,第一线圈套(4)可顺着销钉导轨(5)插入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并与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滑配合;/n在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中,第二底座(6)中心设有圆形凹槽,第二线圈套(7)为圆柱形结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一侧,从孔壁到外缘开有沿第二线圈套(7)的纵向贯穿的开口,第二线圈套(7)通过滑配合插入并固定在第二底座(6)的圆形凹槽内,并且端面高于第二底座(6)端面,从第二底座(6)的圆形凹槽槽壁到第二底座(6)的外缘贯通地设有方形凹槽,限位块(8)为倒凸字形结构,下半部通过滑配合插入第二底座(6)的方形凹槽内,并用销钉固定,在所述下半部高出第二底座(6)端面的位置,设有对摆组件的垫块进行限位的卡槽,限位块(8)的上半部设有对摆组件的配重进行周向和径向限位的卡槽,第二底座(6)圆形凹槽中心开有方孔,中心方柱(9)可通过滑配合插入所述方孔内,中心方柱用来对摆片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加速度计摆组件装配夹具,包括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和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其中线圈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一底座(1)、第一线圈套(4)、第一限位片(2)和第二限位片(3);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包含第二底座(6)、第二线圈套(7)、限位块(8)和中心方柱(9),
在线圈部分装配夹具中,第一底座(1)中心设有圆形凹槽,在第一底座(1)端面,邻近圆形凹槽边缘,相对地设置第一限位片(2)和第二限位片(3),第一限位片(2)、第二限位片(3)面向圆形凹槽侧,分别设有卡槽,用于在周向和径向上对放入其中的摆组件的垫块限位,第一线圈套(4)上端设有用来顶住线圈的帽沿,中心设有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一侧,从孔壁到外缘开有沿第一线圈套(4)的纵向贯穿的开口,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端面设有用于插入销钉导轨(5)的圆孔,第一线圈套(4)可顺着销钉导轨(5)插入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并与第一底座(1)的圆形凹槽滑配合;
在硅摆片部分装配夹具中,第二底座(6)中心设有圆形凹槽,第二线圈套(7)为圆柱形结构,中心设有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一侧,从孔壁到外缘开有沿第二线圈套(7)的纵向贯穿的开口,第二线圈套(7)通过滑配合插入并固定在第二底座(6)的圆形凹槽内,并且端面高于第二底座(6)端面,从第二底座(6)的圆形凹槽槽壁到第二底座(6)的外缘贯通地设有方形凹槽,限位块(8)为倒凸字形结构,下半部通过滑配合插入第二底座(6)的方形凹槽内,并用销钉固定,在所述下半部高出第二底座(6)端面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斌李逸伦刘海斌吴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