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佘海坤专利>正文

一种新风系统集成风口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622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风口,包括含有进风室和排风室的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和排风室的进风接口和排风接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和排风室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和回风口分别设置疏流板和导流板,所述疏流板和导流板使得通过出风口和回风口的气流分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An integrated air outlet of fresh ai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系统集成风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特别涉及新风系统的集成风口。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通常具有独立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两者分开设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而且新风和室内污浊空气不能很好地交换,室内有些地方空气根本交换不到。特别是厨房、厕所等处,在通风换气时还要防止油烟或臭味的发散至其他房间,现在的新风系统无法做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将进风口和排风口集成、换气效果好的新风系统风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新风系统集成风口,包括分隔为进风室和排风室的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和排风室的进风接口和排风接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和排风室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和回风口分别设置疏流板和导流板,所述疏流板和导流板使得通过出风口和回风口的气流分开。所述的疏流板或导流板通过支架设置在出风口和回风口底部,所述的支架与出风口或回风口固定或活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口内设置导风筒,所述疏流板设置在导风筒的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内壁与导风筒相配合,所述导风筒可在出风口内旋转一定角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口内设置有香薰支架,所述香薰支架上放置香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口和回风口并排设置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的出风口内设置有臭氧装置或杀菌消毒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出风口和回风口集成在一个外壳上,特别适合吊顶安装,尤其适合厨房、厕所或者需要单独换气的房间等。使用时进风接口和排风接口分别连接新风系统主机,新鲜空气经主机加压过滤后,从出风口经疏流板流出,形成1.5米左右的空气层流区,将原来室内污浊的空气吹到离地面1.3m以下的紊流区而进行空气交换。同时新风系统主机在回风口形成负压,室内层流区周围的紊流区的污浊空气被吸入回风口,通过新风系统主机排出,使新风进行和污浊空气的排出形成一个有序交换路径,如图6所示,达到更好、更快、空气交换更彻底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的部视图。图4是另一实施例的部视图。图5是再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风系统集成风口,包括分隔为进风室2和排风室3的外壳1,外壳1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2和排风室3的进风接口4和排风接口5,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2和排风室3的出风口6和回风口7,所述的出风口6和回风口7分别设置疏流板8和导流板9,所述疏流板8和导流板9使得通过出风口6和回风口7的气流分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风口7设置在出风口6的旁边,所述的疏流板8垂直设置,所述的导流板9向下发散状设置。更优地,所述的出风口6内设置导风筒10,所述疏流板8设置在导风筒10的底部。为了实现出风口的方向可调,所述出风口6的内壁与导风筒10相配合,所述导风筒10可在出风口6内旋转一定角度,如图4所示。还可以直接在出风口6内或者在导风筒10内设置香薰支架,所述香薰支架上放置香薰,新鲜空气流经香薰,将其有效成分吹入室内,达到除臭提香的目的。前述实施例只是给出了一个特例,出风口6和回风口7还可以并排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如图5所示。当然,出风口和回风口也可采用其他分布形式,如间隔分布等,只要二者集成即可。为了提高出风压力,所述的出风口6或者导风筒10为上宽下窄、通道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结构,给新鲜空气进行二次加压,对空气流动影响更大。应当理解,实施例中记载的出风、回风只是为了区别风口的类型,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二者的空气流向可以互相交换。为了实现更多功能,所述外壳的底部可以设置照明灯11,所述的出风口内可以设置有臭氧装置或杀菌消毒装置。本专利技术将出风口和回风口集成在一个外壳上,特别适合吊顶安装,尤其适合厨房、厕所或者需要单独换气的房间等。使用时进风接口和排风接口分别连接新风系统主机,新鲜空气经主机加压过滤后,从出风口经疏流板流出,形成1.5米左右的空气层流区,将原来室内污浊的空气吹到离地面1.3m以下的紊流区而进行空气交换。同时新风系统主机在回风口形成负压,室内层流区周围的紊流区的污浊空气被吸入回风口,通过新风系统主机排出,使新风进行和污浊空气的排出形成一个有序交换路径,如图6所示,达到更好、更快、空气交换更彻底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系统集成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进风室和排风室的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和排风室的进风接口和排风接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和排风室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和回风口分别设置疏流板和导流板,所述疏流板和导流板使得通过出风口和回风口的气流分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集成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进风室和排风室的外壳,外壳上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和排风室的进风接口和排风接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分别连通进风室和排风室的出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的出风口和回风口分别设置疏流板和导流板,所述疏流板和导流板使得通过出风口和回风口的气流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集成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内设置导风筒,所述疏流板设置在导风筒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集成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内壁与该导风筒相配合,所述导风筒可在出风口内旋转一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集成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流板或导流板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海坤
申请(专利权)人:佘海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