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困人救援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598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困人救援调度方法,包括:装置本体和天线;装置本体包括由面壳和后盖组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语音识别控制器、PCB板以及用于给PCB板供电的USB接口;PCB板上设置有主控制芯片、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SIM模块;主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分别与通信模块、SIM模块和定位模块连接,语音识别控制器与主控制芯片的受控端连接;装置本体的外侧对应设置有与语音识别控制器对应连接的警铃按钮;天线与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电梯被困人员通过语音识别控制器向通信模块发送求救信号,达到被困人员被救援调度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将救援信号内容准确、有效,救援信号传递高效精准,从而为电梯困人救援实现了准确化、高效化。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elevator rescue schedul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困人救援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垂直升降电梯报警救援
,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报警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中国科技迅速的发展,人工智能在金融贸易、医药、运输、远程通讯、法律、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尤其是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电梯领域,电梯人工智能化的高低,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在垂直升降电梯困人应急报警救援方面,主要是采用以下两种报警方案:一是用电梯本身的五方对讲系统发出救援信号;二是用手机拨打固定的号码发出救援信号。第一种方案主要缺陷在于:1.呼救信号无法保证一定会被收到且有应答。例如当发生电梯困人的紧急情况是,值班室没人值班,呼救信号就没办法传递出去。2.救援信号传递复杂且耗时。值班室接到报警电话后,一般是通知本小区电梯的维保单位,再由维保单位通知相应的维保人员,信息层层转达,层层传递。耽误了救援的宝贵时间。第二种方案的主要缺陷在于:1.呼救信号无法保证一定会被收到且有应答。例如电梯困人时,电梯内没有手机信号。或者被困人员没带手机等。2.出现困人故障的电梯具体位置信息无法精准及时传递给救援人员。例如被困人员拨通了24小时应急电话,但是由于紧张,无法告知自己电梯所在的小区和具体位置。或者被困的人事访客,根本就不清楚所在的具体位置。3.救援信号传递复杂且耗时。救援单位接到电话,需要层层通知,信息层层转达给具体维保救援人员;耽误救援时间。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人工智能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人工智能电梯困人救援调度方法,旨在通过语音识别控制器智能识别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使得救援信号内容准确、救援信号发出有效、救援信号传递高效精准,从而为电梯困人救援实现了准确化、高效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人工智能电梯困人救援调度方法,用于垂直电梯轿厢内困人救援,其包括:装置本体和天线;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由面壳和后盖组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语音识别控制器、PCB板以及用于给所述PCB板供电的USB接口;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主控制芯片、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SIM模块;所述主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SIM模块和所述定位模块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受控端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外侧对应设置有与所述语音识别控制器对应连接,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安装在所述轿厢内;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外侧;所述天线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通信模块发出的信号加强并向外发射。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所述PCB板上还设置有电池管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人工语音来控制主控制芯片启动SIM模块和通信模块依次与相关人员进行通讯,通过天线将信号加强传送出去,同时通过定位模块获取电梯位置信息,并通过SIM模块将位置信息转化成3G或4G信号发送出去;确保救援信号内容准确、救援信号发出有效、救援信号传递高效精准,从而为电梯困人救援实现了准确化、高效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人工智能的电梯困人救援装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一键报警救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垂直电梯轿厢内进行求助救援,救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天线;装置本体包括由面壳10和后盖20组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语音识别控制器30、PCB板40以及用于给PCB板40供电的USB接口50;PCB板40上设置有主控制芯片、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SIM模块;主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分别与通信模块、SIM模块和定位模块连接,语音识别控制器30与主控制芯片的受控端连接;装置本体的外侧对应设置有与语音识别控制器30对应连接的警铃按钮60,后盖20上设置有连接底座70,连接底座70安装在轿厢内;天线设置在轿厢顶部外侧;天线与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通信模块发出的信号加强并向外发射。SIM模块内装有SIM卡用于发送3G或4G信号,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被困人员所处的地理位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控制主控制芯片启动SIM模块和通信模块依次与相关人员进行通讯,通过天线将信号加强传送出去,同时通过定位模块获取电梯位置信息,通过SIM模块将位置信息转化成3G或者4G信号发送出去;该救援装置实现了从根本上解决求救信号无法传递出去,求救信号传递出去后无应答,求救信号本身描述不准确,求救信号需要层层传递耗时费力等问题。从根本上实现了救援信号内容准确、救援信号发出有效、救援信号传递高效精准,从而为电梯困人救援实现了准确化、高效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内还设置有喇叭80,PCB板40上还设置有功放模块,主控制芯片的控制端与功放模块连接,功放模块的输出端与喇叭80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90,PCB板上还设置有电池90管理模块;控制模块与电池90管理模块连接,电池90管理模块与电池90连接。当电梯发生困人故障时,被困人员只发出语音求助信号,控制模块启动通信模块,通过轿厢外侧顶部的天线发出信号,救援装置开始自动依次拨打电梯维保人员手机、电梯维保公司片区主管手机、电梯维保公司维保经理手机、维保公司24小时应急电话、物业安全管理人员手机、96333应急电话。同时,救援装置会将该电梯发生困人故障以及定位模块获取的电梯的位置信息通过SIM模块中的SIM卡转化成3/4G网络信号传输给WEB服务器(云端服务器)。WEB(云端服务器)会将发生困人故障电梯的基本信息与位置信息通过APP与短信同时推送给该电梯的维保人员与相应的主管、经理、物业管理人员等。带等待电话接通的这段时间,功放模块再次启动,播放预先录制的电梯安全提示,安抚被困人员的紧张情绪,等待救援。电话接通后,被困人员只需要告知接电话的救援人员,自己被困在电梯这一条信息即可安心等待救援。接到电话的救援人员只需要打开手机的APP端,就能发现困人故障电梯的准确参数与位置信息,立即前往救援;节约救援时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下,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困人救援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和天线;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由面壳和后盖组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语音识别控制器、PCB板以及用于给所述PCB板供电的USB接口;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主控制芯片、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SIM模块;所述主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SIM模块和所述定位模块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受控端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外侧对应设置有与所述语音识别控制器对应连接的警铃按钮,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安装在所述轿厢内;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外侧;所述天线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困人救援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和天线;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由面壳和后盖组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语音识别控制器、PCB板以及用于给所述PCB板供电的USB接口;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主控制芯片、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SIM模块;所述主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SIM模块和所述定位模块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受控端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外侧对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放
申请(专利权)人:虏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