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95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纳装置,包括:收纳体,收纳体包括承托部;及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与收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及第一触发部,第一触发部与第一限位部分别位于第一限位件的转动中心的两侧。上述的收纳装置中,当需要将待收纳件收纳于收纳装置时,可以将待收纳件慢慢放到承托部上,在待收纳件放上承托部的过程中,待收纳件会与第一触发部接触并挤压第一触发部,使得第一限位件发生转动;当待收纳件放到承托部上后,第一限位件转动到第一位置,这是第一限位部会与已经放在收纳体上的待收纳件限位配合,使待收纳件达到一步收纳锁定的目的,操作方便。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的安装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手持推杆式吸尘器基本上都具有手持吸尘器、清洁头、以及与清洁头相连的细长硬管。此类吸尘器头重脚轻,平时不使用时,不能直接靠在墙壁上,必须借助专用的收纳装置存放,而传统的收纳装置普遍存在操作繁杂,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收纳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收纳装置,包括:收纳体,所述收纳体包括承托部;及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及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转动中心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触发部用于在待收纳件放上所述承托部的过程中与所述待收纳件接触,并在所述待收纳件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限位件转动到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待收纳件限位配合。上述的收纳装置中,当需要将待收纳件收纳于收纳装置时,可以将待收纳件慢慢放到承托部上,在待收纳件放上承托部的过程中,待收纳件会与第一触发部接触并挤压第一触发部,使得第一限位件发生转动;当待收纳件放到承托部上后,第一限位件转动到第一位置,这是第一限位部会与已经放在收纳体上的待收纳件限位配合,使待收纳件达到一步收纳锁定的目的,操作方便。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体还包括抵挡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抵挡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抵挡部其中一侧,所述承托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抵挡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抵挡部间隔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及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转动中心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触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承托部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用于与所述待收纳件避让配合,以使所述待收纳件能够从与所述承托部相对的位置靠近或远离所述承托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具有用于与所述待收纳件接触的承托面,所述承托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一触发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从所述第一避让口伸出并凸出于所述承托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收纳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所述收纳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趋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一转接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及所述第一限位部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位于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接部连接的第一抵接部,所述收纳体还包括于所述第一抵接部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以使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趋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收纳体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定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及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部及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转动中心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触发部用于在所述待收纳件放上所述承托部的过程中与所述待收纳件接触,并在所述待收纳件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二限位件转动到第三位置,以使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待收纳件限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体还包括抵挡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抵挡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抵挡部其中一侧,所述承托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抵挡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与所述抵挡部间隔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还包括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触发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转动中心的两侧,且所述第二触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承托部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第四位置时用于与所述待收纳件避让配合,以使所述待收纳件能够从与所述承托部相对的位置靠近或远离所述承托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具有用于与所述待收纳件接触的承托面,所述承托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避让口,所述第二触发部在所述第二限位件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从所述第二避让口伸出并凸出于所述承托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收纳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及所述收纳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的趋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及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二触发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转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位于所述第二触发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二转接部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接部连接的第三抵接部,所述收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抵接部间隔相对设置的第四抵接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抵接部及所述第四抵接部抵接,以使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从所述第三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四位置的趋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收纳体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体还包括抵挡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抵挡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抵挡部的其中一侧;所述收纳体还包括与所述抵挡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抵挡部其中一侧的第三限位部及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间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限位部、所述第四限位部及所述承托部均位于所述抵挡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三限位部及所述第四限位部用于分别与所述待收容件的两侧限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体上还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使所述收纳装置固定于预设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收纳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收纳装置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收纳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收纳装置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收纳装置与待收纳件的装配过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收纳装置与待收纳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收纳装置,20、待收纳件,100、收纳体,110、承托部,111、第一避让口,112、第二避让口,113、承托面,120、抵挡部,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收纳体,所述收纳体包括承托部;及/n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及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转动中心的两侧;/n其中,所述第一触发部用于在待收纳件放上所述承托部的过程中与所述待收纳件接触,并在所述待收纳件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限位件转动到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待收纳件限位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体,所述收纳体包括承托部;及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及第一触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转动中心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触发部用于在待收纳件放上所述承托部的过程中与所述待收纳件接触,并在所述待收纳件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限位件转动到第一位置,以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待收纳件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体还包括抵挡部,所述承托部与所述抵挡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抵挡部其中一侧,所述承托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抵挡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抵挡部间隔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及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转动中心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触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承托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用于与所述待收纳件避让配合,以使所述待收纳件能够从与所述承托部相对的位置靠近或远离所述承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具有用于与所述待收纳件接触的承托面,所述承托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避让口,所述第一触发部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从所述第一避让口伸出并凸出于所述承托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所述收纳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第一转接部,所述第一触发部及所述第一限位部间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并位于所述第一触发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一转接部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接部连接的第一抵接部,所述收纳体还包括于所述第一抵接部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接部及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以使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收纳体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定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收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及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限位部及第二触发部,所述第二触发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转动中心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二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月林王德旭李吉任敏陈闪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