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用脱模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89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注塑用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注塑用脱模剂,包括:大豆卵磷脂、异丙醇、聚乙二醇、二甲基硅油、聚山梨醇酯、单硬脂酸山梨坦、硬脂酸、二甲基乙醇胺、含氟聚合物、交联剂和石油醚等组分,通过三步法混合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在模具上喷涂一次后可进行多次脱模,并且该脱模剂对喷涂工艺的要求较低,即使喷涂不均匀,仍能形成相对均匀的保护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A mold release agent for injection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用脱模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脱模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用脱模剂。
技术介绍
注塑加工过程中,塑料、金属等制品在模具中固化后,由于模具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因此,产品从模具剥离时会有一定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产品和模具之间因物理吸附或化学黏结,也可能导致脱模困难。为了弱化产品与模具间的粘滞作用,便于脱模,需要使用脱模剂。但是,现有脱模剂每脱模1至2次以后需要重新喷涂,并且对喷涂工艺的要求普遍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用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用脱模剂,以重量计包括:大豆卵磷脂1-2份异丙醇1-10份聚乙二醇5-8份二甲基硅油3-5份聚山梨醇酯2-3份单硬脂酸山梨坦0.3-0.6份硬脂酸5-12份二甲基乙醇胺1-2份含氟聚合物0.2-0.6份交联剂2-3份石油醚60-80份。优选地,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大豆卵磷脂2份异丙醇5份聚乙二醇5份二甲基硅油4份聚山梨醇酯2份单硬脂酸山梨坦0.4份硬脂酸8份二甲基乙醇胺2份含氟聚合物0.6份交联剂3份石油醚68份。优选地,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所述含氟聚合物为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聚合物F22。优选地,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所述交联剂为钛酸四丁酯或钛酸异丙酯。优选地,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1500。优选地,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所述注塑用脱模剂的粘度为90-115mPa.s。进一步地,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异丙醇、聚乙二醇、硬脂酸、含氟聚合物和1/3的石油醚加入混料罐,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S2:将大豆卵磷脂、二甲基硅油、聚山梨醇酯、单硬脂酸山梨坦、二甲基乙醇胺、交联剂和剩余的2/3的石油醚加入混料罐,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S3:将混合物A和B于混料罐中混合均匀,得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优选地,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步骤S1中,使用超声波震荡混合。优选地,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的制备方法,步骤S2和S3中,使用机械搅拌混合。上述的注塑用脱模剂在使用时仅需喷涂于模具表面,由于特殊的表面活性剂的配置,使该注塑用脱模剂自动地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而不需要控制非常精细的喷涂装置。其中,含氟聚合物F22亲水性和亲油性均非常弱,有效降低了产品和模具之间的粘结力,同时,聚乙二醇的分散性能和成膜性能比较均衡,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隔离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在模具上喷涂一次后可进行多次脱模,并且该脱模剂对喷涂工艺的要求较低,即使喷涂不均匀,仍能形成相对均匀的保护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并不是一种限制。实施例1一种注塑用脱模剂,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大豆卵磷脂2份异丙醇5份聚乙二醇5份二甲基硅油4份聚山梨醇酯2份单硬脂酸山梨坦0.4份硬脂酸8份二甲基乙醇胺2份含氟聚合物0.6份交联剂3份石油醚68份。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氟聚合物为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聚合物F22;所述交联剂为钛酸四丁酯;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1500;所述注塑用脱模剂的粘度为102mPa.s。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1:将异丙醇、聚乙二醇、硬脂酸、含氟聚合物和1/3的石油醚加入混料罐,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S2:将大豆卵磷脂、二甲基硅油、聚山梨醇酯、单硬脂酸山梨坦、二甲基乙醇胺、交联剂和剩余的2/3的石油醚加入混料罐,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S3:将混合物A和B于混料罐中混合均匀,得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使用超声波震荡混合;步骤S2和S3中,使用机械搅拌混合。实施例2一种注塑用脱模剂,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大豆卵磷脂1份异丙醇1份聚乙二醇5份二甲基硅油3份聚山梨醇酯2份单硬脂酸山梨坦0.3份硬脂酸5份二甲基乙醇胺1份含氟聚合物0.2份交联剂2份石油醚80份。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氟聚合物为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聚合物F22;所述交联剂为钛酸异丙酯;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1500;所述注塑用脱模剂的粘度为90mPa.s。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1:将异丙醇、聚乙二醇、硬脂酸、含氟聚合物和1/3的石油醚加入混料罐,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S2:将大豆卵磷脂、二甲基硅油、聚山梨醇酯、单硬脂酸山梨坦、二甲基乙醇胺、交联剂和剩余的2/3的石油醚加入混料罐,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S3:将混合物A和B于混料罐中混合均匀,得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使用超声波震荡混合;步骤S2和S3中,使用机械搅拌混合。实施例3一种注塑用脱模剂,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大豆卵磷脂2份异丙醇10份聚乙二醇8份二甲基硅油5份聚山梨醇酯3份单硬脂酸山梨坦0.6份硬脂酸12份二甲基乙醇胺2份含氟聚合物0.6份交联剂3份石油醚60份。本实施例中,所述含氟聚合物为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聚合物F22;所述交联剂为钛酸异丙酯;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1500;所述注塑用脱模剂的粘度为115mPa.s。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S1:将异丙醇、聚乙二醇、硬脂酸、含氟聚合物和1/3的石油醚加入混料罐,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S2:将大豆卵磷脂、二甲基硅油、聚山梨醇酯、单硬脂酸山梨坦、二甲基乙醇胺、交联剂和剩余的2/3的石油醚加入混料罐,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S3:将混合物A和B于混料罐中混合均匀,得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使用超声波震荡混合;步骤S2和S3中,使用机械搅拌混合。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注塑用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n大豆卵磷脂 1-2份/n异丙醇 1-10份/n聚乙二醇 5-8份/n二甲基硅油 3-5份/n聚山梨醇酯 2-3份/n单硬脂酸山梨坦 0.3-0.6份/n硬脂酸 5-12份/n二甲基乙醇胺 1-2份/n含氟聚合物 0.2-0.6份/n交联剂 2-3份/n石油醚 60-8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用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
大豆卵磷脂1-2份
异丙醇1-10份
聚乙二醇5-8份
二甲基硅油3-5份
聚山梨醇酯2-3份
单硬脂酸山梨坦0.3-0.6份
硬脂酸5-12份
二甲基乙醇胺1-2份
含氟聚合物0.2-0.6份
交联剂2-3份
石油醚6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计包括如下组分:
大豆卵磷脂2份
异丙醇5份
聚乙二醇5份
二甲基硅油4份
聚山梨醇酯2份
单硬脂酸山梨坦0.4份
硬脂酸8份
二甲基乙醇胺2份
含氟聚合物0.6份
交联剂3份
石油醚6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为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聚合物F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用脱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钛酸四丁酯。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为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方时远略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