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甘草饮片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5768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甘草饮片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净制:以鲜甘草为原料,除去芦头,拣去非药用部位,除去外来杂质和易脱落泥沙;(2)晾晒:将净制后的鲜甘草平铺在晾晒场进行晾晒;(3)清洗:将晾晒后的甘草进行清洗,清洗时间控制在3‑5分钟;(4)切制:切片厚度控制在2.5‑4mm;(5)干燥:将甘草切片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0‑11.0%;(6)拣选:拣选除去异形片;(7)筛选:筛选进行大小分级及除去药屑;(8)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有效提高了甘草饮片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流失;有效成分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明显低于传统干切工艺,工艺稳定性更优。

A processing method of glycyrrhizin and glycyrrhizic ac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甘草饮片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材加工
,涉及一种可提高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甘草饮片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甘草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甘草酸和甘草苷,其中《中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药典》)规定甘草药材中甘草酸(C42H62O16)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不得低于2.0%,甘草苷(C21H22O9)不得低于0.50%。甘草中药饮片中甘草酸(C42H62O16)含量按干燥品计算不得低于1.80%,甘草苷(C21H22O9)不得低于0.45%。按照《药典》规定,甘草饮片在加工过程中甘草酸和甘草苷有效成分流失须低于10.0%,才能够有效保证甘草中药饮片质量。但实践中发现,以《药典》记载的现有干切工艺:净制→清洗→润制→切制→干燥,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流失均达到10-25%,无法有效保证甘草中药饮片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甘草饮片加工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高甘草苷和甘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甘草饮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净制:以鲜甘草为原料,除去芦头,拣去非药用部位,除去外来杂质和易脱落泥沙;/n(2)晾晒:将净制后的鲜甘草平铺在晾晒场进行晾晒,晾晒厚度不超过20cm,晾晒过程中随时翻动,晾晒至甘草水分含量为30.0-40.0%时进行堆放回收;/n(3)清洗:将晾晒后的甘草进行清洗,清洗时间控制在3-5分钟,使清洗末端清洗水无浑浊为止,清洗后进行沥水和药材整理;/n(4)切制:切片厚度控制在2.5-4mm;/n(5)干燥:将甘草切片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0-11.0%;/n(6)拣选:通过拣选除去异形片;/n(7)筛选: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甘草饮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净制:以鲜甘草为原料,除去芦头,拣去非药用部位,除去外来杂质和易脱落泥沙;
(2)晾晒:将净制后的鲜甘草平铺在晾晒场进行晾晒,晾晒厚度不超过20cm,晾晒过程中随时翻动,晾晒至甘草水分含量为30.0-40.0%时进行堆放回收;
(3)清洗:将晾晒后的甘草进行清洗,清洗时间控制在3-5分钟,使清洗末端清洗水无浑浊为止,清洗后进行沥水和药材整理;
(4)切制:切片厚度控制在2.5-4mm;
(5)干燥:将甘草切片干燥至水分含量为8.0-11.0%;
(6)拣选:通过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雄张国军李强栋刘滨王宗慧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菁茂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