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当归中苯酞类化合物在防治农业病害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来源于当归的四种苯酞类化合物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基苯酞、正丁基苯酞的新用途,具体涉及其在防治由油菜菌核病菌、立枯丝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引起的病害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植物病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因病害常年损失在10%以上。目前世界各国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学药剂,然而,由于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引起残留、污染、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伤害非靶标生物甚至破坏生态平衡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因此研究与开发能有效控制植物病原菌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已成为目前农药创制的首要目标。从植物中寻找抑菌、杀菌活性物质是目前研究开发绿色杀菌剂的重要途径之一。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基苯酞、正丁基苯酞均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的挥发油中主要苯酞类活性成分,其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涉及当归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基苯酞和正丁基苯酞在防治农业病害中的用途,是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基苯酞和正丁基苯酞的新用途。藁本内酯(D1)、洋川芎内酯A(D2)、3-正丁烯基苯酞(D3)和正丁基苯酞(D4)具有如下的分子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当归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基苯酞和正丁基苯酞在防治农业病害中的用途,是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基苯酞和正丁基苯酞的新用途。藁本内酯(D1)、洋川芎内酯A(D2)、3-正丁烯基苯酞(D3)和正丁基苯酞(D4)具有如下的分子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基苯酞和正丁基苯酞在防治油菜菌核病菌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3-正丁烯基苯酞和正丁基苯酞在防治立枯丝核病菌引起的病害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前,孙钰,杨志刚,杨程杰,柳军玺,吴争荣,张智军,秦芳,王仁轩,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