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5537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属于无功补偿装置领域;提出一种满足散热要求,成本较低的可循环油冷无功补偿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包括:外箱、密封盖、电气元件架、散热管、风扇和油泵;所述外箱为上端开口,外箱下部密封的箱体,所述外箱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外箱内设置有电气元件架,所述外箱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一端与外箱上部连通,所述散热管另一端与油泵进油口连通,所述油泵出油口与外箱下部连通,所述散热管一侧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户外箱式无功补偿装置上。

A cooling system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
本技术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属于无功补偿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户外箱式无功补偿装置是市场上应用量较多的产品,该装置的发热问题和散热问题直接关系到无功补偿装置的可靠运行。无功补偿装置内的设备发热有很多因素,主要的有:相应的电压优化配套设备运行中发热、母线发热、电磁涡流发热,若采用晶闸管投切则发热更加严重。目前,市场上无功补偿装置主要采用自然通风或者机械强制通风的方式进行散热。但是遇到天气炎热情况,上述散热方式效率极低,对无功补偿正常工作影响较大。为此,一些无功补偿装置上安装有空调设备,额外安装降温设备,成本较高,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满足散热要求,成本较低的可循环油冷无功补偿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包括:外箱、密封盖、电气元件架、散热管、风扇和油泵;所述外箱为上端开口,外箱下部密封的箱体,所述外箱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外箱内设置有电气元件架,所述外箱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一端与外箱上部连通,所述散热管另一端与油泵进油口连通,所述油泵出油口与外箱下部连通,所述散热管一侧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风扇。所述电气元件架为圆柱形框架结构,所述电气元件架框架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箱上端开口下方设置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可相对于外箱旋转,所述螺纹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环的内螺纹与电气元件架外螺纹相匹配。所述螺纹环上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电气元件架上端设置有连接电缆,所述螺纹环下方的外箱内壁上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外箱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上部箱壁密封,散热箱下部箱壁上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散热箱内固定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上方的散热箱上设置有风扇。所述外箱内填装有冷却油。所述油泵根据由无功补偿装置提供电力。所述散热管两端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MCU模块电气连接,所述MCU模块与油泵和风扇电气连接,所述MCU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控制油泵和风扇运转。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采用外箱与电气元件架相配合,可确保无功补偿装置的电气元件浸入冷却油内,保证散热效果;另外,通过螺纹环可方便快捷的将电气元件架提升至外箱上方,便于后期对元气件更换。二、本技术采用风扇在上且配合散热箱下部气孔,可实现气流从下至上运行,带走散热管热量,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无密封盖状态下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气元件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为外箱,2为密封盖,3为电气元件架,4为散热管,5为风扇,6为油泵,11为螺纹环,12为旋转把手,31为连接端子,41为散热箱。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包括:外箱1、密封盖2、电气元件架3、散热管4、风扇5和油泵6;所述外箱1为上端开口,外箱1下部密封的箱体,所述外箱1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2,所述外箱1内设置有电气元件架3,所述外箱1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管4,所述散热管4一端与外箱1上部连通,所述散热管4另一端与油泵6进油口连通,所述油泵6出油口与外箱1下部连通,所述散热管4一侧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风扇5。所述电气元件架3为圆柱形框架结构,所述电气元件架3框架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箱1上端开口下方设置有螺纹环11,所述螺纹环11可相对于外箱1旋转,所述螺纹环11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环11的内螺纹与电气元件架3外螺纹相匹配。所述螺纹环11上设置有旋转把手12。所述电气元件架3上端设置有连接电缆,所述螺纹环11下方的外箱1内壁上设置有连接端子31,所述连接电缆与连接端子31卡接,所述连接端子31在外箱1外壁上设置有连接线缆,所述连接线缆与电网相连。所述外箱1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箱41,所述散热箱41上部箱壁密封,散热箱41下部箱壁上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散热箱41内固定有散热管4,所述散热管4上方的散热箱41上设置有风扇5。本技术运行过程如下:所述外箱1内冷却油吸收无功补偿装置的电气元件的热量,由油泵6驱动冷却油在外箱1和散热管4运转,同时风扇5运行带走散热管4的热量,达到快速散热和低成本运行的目的。另外,电气元件架3上固定有无功补偿装置的电气元件,需更换电气元件时,所述连接电缆与连接端子31分离,所述旋转把手12转动螺纹环11,从而将电气元件架3提起,所述电气元件架3自冷却油内提出后,来刚换元气件。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密封盖(2)、电气元件架(3)、散热管(4)、风扇(5)和油泵(6);所述外箱(1)为上端开口,外箱(1)下部密封的箱体,所述外箱(1)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2),所述外箱(1)内设置有电气元件架(3),所述外箱(1)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管(4),所述散热管(4)一端与外箱(1)上部连通,所述散热管(4)另一端与油泵(6)进油口连通,所述油泵(6)出油口与外箱(1)下部连通,所述散热管(4)一侧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风扇(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1)、密封盖(2)、电气元件架(3)、散热管(4)、风扇(5)和油泵(6);所述外箱(1)为上端开口,外箱(1)下部密封的箱体,所述外箱(1)上端开口设置有密封盖(2),所述外箱(1)内设置有电气元件架(3),所述外箱(1)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管(4),所述散热管(4)一端与外箱(1)上部连通,所述散热管(4)另一端与油泵(6)进油口连通,所述油泵(6)出油口与外箱(1)下部连通,所述散热管(4)一侧设置有用于散热的风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架(3)为圆柱形框架结构,所述电气元件架(3)框架上设置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功补偿装置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上端开口下方设置有螺纹环(11),所述螺纹环(11)可相对于外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言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龙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