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素丽专利>正文

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49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9:02
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充电器壳体、插头、第一转动件、固定件、充电线、手机接头、电机、输出轴、第二转动件、第一连接件和夹紧组件;插头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转动件上;第一转动件与充电器壳体转动连接;夹紧组件包括滑动杆、弹性件、夹紧件和第二连接件;充电器本体竖直设置于充电器壳体内;第二转动件连接充电器本体和充电器壳体;电机设置在充电器壳体并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充电线连接充电器本体和手机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旋转插头和控制其旋转过程,进而方便将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具有实用性,还能够对充电线的长度进行调整,便于使用和携带。

A mobile phone charger with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手机充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
技术介绍
手机充电器大致可以分为旅行充电器、座式充电器和维护型充电器,一般用户接触的主要是前面两种,而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是旅行充电器,手机充电器通常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但是现有的手机充电器结构较为简单,灵活性较差,无法对插头进行旋转,使用体验较差,且防护性不佳进而对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带来影响,并且不方便对充电线进行收纳以及对充电线的长度进行调节,不够便携,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方便旋转插头和控制其旋转过程,进而方便将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具有实用性,还能够对充电线的长度进行调整,便于使用和携带。(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充电器壳体、插头、第一转动件、固定件、充电线、手机接头、电机、输出轴、第二转动件、第一连接件和夹紧组件;插头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转动件上;第一转动件与充电器壳体转动连接;夹紧组件包括滑动杆、弹性件、夹紧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件竖直设置在充电器壳体两侧并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固定件上设有供滑动杆穿过的通孔;滑动杆水平设置,且一端穿过固定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件连接;弹性件水平套设于滑动杆外周面,且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件连接;夹紧件抵紧第一转动件;充电器本体竖直设置于充电器壳体内;第二转动件竖直设置,且顶端与充电器本体连接,底端与充电器壳体转动连接;电机设置在充电器壳体上,且输出端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水平设置,且远离电机的一端与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充电器壳体上设有供充电线穿过的通孔;充电线与充电器本体连接,且远离充电器本体的一端穿过充电器壳体并与手机接头连接。优选的,充电器壳体上可拆卸连接第一外盖,第一外盖密封插头和第一连接件。优选的,充电器壳体上可拆卸连接第二外盖,第二外盖密封充电线和手机接头。优选的,第二连接件为拉环。优选的,夹紧件为弧形结构。优选的,夹紧件面向第一转动件的弧面上设有防滑层。优选的,防滑层由橡胶材料制成,且表面设有防滑螺纹。优选的,充电器本体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且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二限位件的上方。优选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均为圆环状结构。优选的,输出轴上竖直设有锥齿轮,第二转动件上水平设有锥齿轮,两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当插座上插有多个用电设备的插头,由于手机充电器外壳的阻挡而难以将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时,通过转动第一连接件进而对插头的方向进行调整,进而方便将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具有实用性;松开第二连接件,夹紧件接触并夹紧第一转动件,方便对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进行控制;电机带动输出轴进行竖直方向圆周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件进行水平方向圆周转动,从而使充电器本体进行转动并对充电线进行收放,不仅方便对充电线的长度进行调整,也方便对充电线进行收纳,便于使用和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中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附图标记:1、充电器本体;2、充电器壳体;3、插头;4、第一外盖;5、第二外盖;6、第一转动件;7、固定件;8、滑动杆;9、弹性件;10、夹紧件;11、第二连接件;12、充电线;13、手机接头;14、电机;15、输出轴;16、第二转动件;17、第一连接件;18、第一限位件;19、第二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充电器壳体2、插头3、第一转动件6、固定件7、充电线12、手机接头13、电机14、输出轴15、第二转动件16、第一连接件17和夹紧组件;插头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7上;第一连接件17设置在第一转动件6上;第一转动件6与充电器壳体2转动连接;插头3与充电器本体1通过导线连接;夹紧组件包括滑动杆8、弹性件9、夹紧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固定件7竖直设置在充电器壳体2两侧并位于第一连接件17的下方,固定件7上设有供滑动杆8穿过的通孔;滑动杆8水平设置,且一端穿过固定件7与第二连接件11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件10连接;弹性件9水平套设于滑动杆8外周面,且一端与固定件7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件10连接;夹紧件10抵紧第一转动件6;充电器本体1竖直设置于充电器壳体2内;第二转动件16竖直设置,且顶端与充电器本体1连接,底端与充电器壳体2转动连接;电机1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2上,且输出端与输出轴15连接;电机14与充电器本体1通过导线连接,且充电器壳体2上设有控制电机工作的开关;输出轴15水平设置,且远离电机14的一端与第二转动件16传动连接;充电器壳体2上设有供充电线12穿过的通孔;充电线12与充电器本体1连接,且远离充电器本体1的一端穿过充电器壳体2并与手机接头13连接。充电器壳体2上可拆卸连接第一外盖4,第一外盖4密封插头3和第一连接件17;充电器壳体2上可拆卸连接第二外盖5,第二外盖5密封充电线12和手机接头1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1为拉环,方便拉动滑动杆8,进而便于对第一连接件17进行转动以达到调整插头3方向的目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紧件10为弧形结构,能够使夹紧件10内弧面与第一转动件16外周面紧密贴合,提高夹紧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夹紧件10面向第一转动件6的弧面上设有防滑层,防滑层由橡胶材料制成,且表面设有防滑螺纹,能够增大夹紧件10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提高夹紧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充电器本体1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8和第二限位件19,且第一限位件18位于第二限位件19的上方,第一限位件18和第二限位件19均为圆环状结构。第一限位件18和第二限位件19起到限位作用,充电器本体1在第一限位件18和第二限位件19之间缠绕充电线12,有利于充电线12收放过程的稳定。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输出轴15上竖直设有锥齿轮,第二转动件16上水平设有锥齿轮,两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本技术中,第一外盖4对插头3和第一连接件17进行密封,第二外盖5对充电线12和手机接头13进行密封,对手机充电器起到保护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本体(1)、充电器壳体(2)、插头(3)、第一转动件(6)、固定件(7)、充电线(12)、手机接头(13)、电机(14)、输出轴(15)、第二转动件(16)、第一连接件(17)和夹紧组件;/n插头(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7)上;第一连接件(17)设置在第一转动件(6)上;第一转动件(6)与充电器壳体(2)转动连接;/n夹紧组件包括滑动杆(8)、弹性件(9)、夹紧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固定件(7)竖直设置在充电器壳体(2)两侧并位于第一连接件(17)的下方,固定件(7)上设有供滑动杆(8)穿过的通孔;滑动杆(8)水平设置,且一端穿过固定件(7)与第二连接件(11)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件(10)连接;弹性件(9)水平套设于滑动杆(8)外周面,且一端与固定件(7)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件(10)连接;夹紧件(10)抵紧第一转动件(6);/n充电器本体(1)竖直设置于充电器壳体(2)内;第二转动件(16)竖直设置,且顶端与充电器本体(1)连接,底端与充电器壳体(2)转动连接;/n电机(1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2)上,且输出端与输出轴(15)连接;输出轴(15)水平设置,且远离电机(14)的一端与第二转动件(16)传动连接;/n充电器壳体(2)上设有供充电线(12)穿过的通孔;充电线(12)与充电器本体(1)连接,且远离充电器本体(1)的一端穿过充电器壳体(2)并与手机接头(1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本体(1)、充电器壳体(2)、插头(3)、第一转动件(6)、固定件(7)、充电线(12)、手机接头(13)、电机(14)、输出轴(15)、第二转动件(16)、第一连接件(17)和夹紧组件;
插头(3)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7)上;第一连接件(17)设置在第一转动件(6)上;第一转动件(6)与充电器壳体(2)转动连接;
夹紧组件包括滑动杆(8)、弹性件(9)、夹紧件(10)和第二连接件(11);固定件(7)竖直设置在充电器壳体(2)两侧并位于第一连接件(17)的下方,固定件(7)上设有供滑动杆(8)穿过的通孔;滑动杆(8)水平设置,且一端穿过固定件(7)与第二连接件(11)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件(10)连接;弹性件(9)水平套设于滑动杆(8)外周面,且一端与固定件(7)连接,另一端与夹紧件(10)连接;夹紧件(10)抵紧第一转动件(6);
充电器本体(1)竖直设置于充电器壳体(2)内;第二转动件(16)竖直设置,且顶端与充电器本体(1)连接,底端与充电器壳体(2)转动连接;
电机(14)设置在充电器壳体(2)上,且输出端与输出轴(15)连接;输出轴(15)水平设置,且远离电机(14)的一端与第二转动件(16)传动连接;
充电器壳体(2)上设有供充电线(12)穿过的通孔;充电线(12)与充电器本体(1)连接,且远离充电器本体(1)的一端穿过充电器壳体(2)并与手机接头(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素丽马驰翔黄秋萍卢大壮任金博王乔新洪雪梦李华芬陈泽妹周锐
申请(专利权)人:卢素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