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两轮车辆的驱动系统
本主题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鞍座式两轮和三轮车辆。更具体地,本主题涉及用于混合动力鞍座式车辆的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鉴于严格的排放标准,近来对控制汽车排放物的需求日益增加。结果,许多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逐渐出现,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排放量。例如,配置为由内燃发动机或电动机或者由两者驱动的典型混合动力车辆正在取代普通的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特别地,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特别是并联型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用于将动力从发动机传输至后轮的驱动系统,同时发动机以诸如单独发动机模式、混合动力模式或者混合动力经济模式的不同操作模式进行操作。但是,当电机单独运行时,它直接驱动后轮,而无需任何动力传动系统。在现有的混合动力鞍座式车辆中,驱动力传输机构通常包括用于将动力从内燃发动机传输到车辆的后轮的单速变速器。特别地,单速变速器包括通常与车辆速度成比例地调节的发动机速度(即,发动机每分钟转数(RPM))。例如,随着车辆加速,发动机RPM增加。因此,导致车辆的初始加速度不足。因此,为了向后轮输送大量的扭矩和动力并且进一步在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鞍座式车辆(1),所述车辆(1)包括:/n车辆框架(10),沿车辆纵向方向(AA)延伸;/n摆臂(22),轴颈连接到所述车辆主体框架(10)并且适于支撑至少一个后轮(17);以及/n驱动系统(26),包括无级变速器(200),所述无级变速器(200)适于将内燃发动机(24)的动力在所述车辆(1)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摆臂(22)的一侧传输到后轮(21);/n所述无级变速器(200)包括具有第一预定传动比的第一变速级(A),所述第一变速级(A)通过第一传动构件(201)连接在第一驱动带轮(202)与第一从动带轮(203)之间;/n所述无级变速器(200)还包括第二变速级(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20 IN 2017410215521.一种鞍座式车辆(1),所述车辆(1)包括:
车辆框架(10),沿车辆纵向方向(AA)延伸;
摆臂(22),轴颈连接到所述车辆主体框架(10)并且适于支撑至少一个后轮(17);以及
驱动系统(26),包括无级变速器(200),所述无级变速器(200)适于将内燃发动机(24)的动力在所述车辆(1)的宽度方向上从所述摆臂(22)的一侧传输到后轮(21);
所述无级变速器(200)包括具有第一预定传动比的第一变速级(A),所述第一变速级(A)通过第一传动构件(201)连接在第一驱动带轮(202)与第一从动带轮(203)之间;
所述无级变速器(200)还包括第二变速级(B)以及第三变速级(C);所述第二变速级(B)联接至所述第一变速级(A)的输出侧;所述第二变速级(B)具有第二预定传动比并通过第二传动构件(205)连接在从动轴(105)与驱动轴(104)之间;所述第三变速级(C)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级(B)的输出侧;所述第三变速级(C)通过第三传动构件(206)连接在第二驱动带轮(204)与第二从动带轮(207)之间;并且所述无级变速器(200)包括单向离合器(300),所述单向离合器(300)联接至所述第二变速级(B)中的从动链轮(106);并且所述单向离合器(300)在所述发动机(21)与所述后轮(17)之间提供单向动力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式车辆(1),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器(200)的所述第一变速级(A)中的所述第一传动构件(201)是缠绕在所述第一驱动带轮(202)与所述第一从动带轮(203)之间的V形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式车辆(1),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器(200)的所述第二变速级(B)中的所述第二传动构件(205)是联接至从动轴(105)和驱动轴(104)的链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式车辆(1),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器(200)的所述第三变速级(C)中的所述第三传动构件(206)是缠绕在所述第二驱动带轮(204)与所述第二从动带轮(207)之间的齿形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式车辆(1),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器(200)的所述第三变速级(C)中的所述第三传动构件(206)是联接至所述第二驱动带轮(204)与所述第二从动带轮(207)的链条。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梅巴拉,C·萨布兰尼安,
申请(专利权)人: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印度;IN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