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经纬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99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经纬仪,涉及施工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有经纬仪本体以及转动安装于经纬仪本体上的望远镜,且经纬仪本体上形成有供望远镜纵向转动的转动空间,经纬仪本体上对应于转动空间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上端镜头保护组件,且经纬仪本体上对应于转动空间底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下端镜头保护组件;上端镜头保护组件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均包括有与经纬仪本体相连接的底托,且底托上沿其周侧设置有软性保护罩。上端镜头保护组件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在检测作业的空挡时间内或者转移过程中保护望远镜的镜头,即遮挡尘土、泥水以及雨水等飞溅物,保持望远镜镜头表面的洁净,进而达到便于检测人员进行现场观测的目的。

An electronic theodol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经纬仪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经纬仪。
技术介绍
电子经纬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以及计算为一体的自动化、高精度光学检测仪器,采用了电子细分、控制处理技术以及滤波技术实现智能化的测量检测作业,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水利以及矿山等方面的工程测量,也可用于建筑、防雷、大型设备的安装以及检测。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822346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子经纬仪,包括有主体外壳,主体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提手,且主体外壳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瞄准器,瞄准器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眼部垫圈;主体外壳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使用者通过瞄准器进行观测,并通过显示器观察读数。在施工现场进行测量作业时,受现场环境条件以及天气环境条件的影响,电子经纬仪的镜头上可能会飞溅附着尘土、泥水以及雨水等污渍,影响现场检测人员的观测,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经纬仪,通过在经纬仪本体上设置上端镜头保护组件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以达到遮挡尘土、泥水以及雨水等飞溅物附着于镜头上的目的,进而达到便于检测人员观测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经纬仪,包括有经纬仪本体以及转动安装于经纬仪本体上的望远镜,且所述经纬仪本体上形成有供望远镜纵向转动的转动空间,所述经纬仪本体上对应于转动空间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上端镜头保护组件,且所述经纬仪本体上对应于转动空间底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下端镜头保护组件,所述望远镜的镜头分别与上端镜头保护组件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配合使用;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均包括有与经纬仪本体相连接的底托,且所述底托上沿其周侧设置有软性保护罩;当所述望远镜纵向转动至竖直位置时,所述望远镜的镜头分别与底托相对应并与底托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隔,且所述软性保护罩罩设于望远镜的镜头周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人员完成检测操作或者转移经纬仪本体时,可转动望远镜至纵向竖直状态,此时,上端镜头保护组件的软性保护罩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的软性保护罩分别包裹望远镜的两个镜头;而当检测人员需要进行检测操作或者搬运至指定地点后,可转动望远镜至水平状态,以进行观测作业。上端镜头保护组件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在检测作业的空挡时间内或者转移过程中保护望远镜的镜头,即遮挡尘土、泥水以及雨水等飞溅物,保持望远镜镜头表面的洁净,进而达到便于检测人员进行现场观测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纬仪本体包括有分别位于转动空间上端和下端的提手和数显器平台,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设置于提手上,所述下端镜头保护组件设置于数显器平台上,且所述底托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提手和数显器平台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端镜头保护组件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分别起到保护望远镜的两个镜头的作用,且底托嵌设安装于相对应的提手或者数显器平台上,可以在望远镜的镜头与相对应的上端镜头保护组件或者下端镜头保护组件之间形成适当的间隔距离,既便于望远镜的镜头与上端镜头保护组件或者下端镜头保护组件相适配使用,有可以起到保护望远镜的镜头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手和数显器平台上均开设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底托与安装槽嵌设配合并螺纹连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底托与提手或者数显器平台的可拆卸连接,当底托或者底托上的软性保护罩发生损坏时,便于使用者更换底托和软性保护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手的安装槽开设于提手的底面,且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的底托完全嵌设于提手的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提手和数显器平台上的底托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方式进行限制,以达到进一步扩大上端镜头保护组件以及下端镜头保护组件与望远镜的镜头之间间距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手包括有对称固定于经纬仪本体上的两安装座以及用于提拉经纬仪本体的悬臂,所述悬臂悬跨于转动空间的上方;所述安装座上竖直开设形成有滑槽,所述悬臂的两端均竖直延伸形成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相对应的滑槽竖直滑移配合;所述滑槽内形成有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凹陷延伸形成有豁口结构,所述滑块上形成有定位凸起,且所述定位凸起沿豁口结构与定位凹陷相卡接/相脱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臂的两端滑块分别与相对应的滑槽竖直插接滑移配合,并通过定位凹陷与定位凸起相配合实现悬臂的安装固定。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悬臂的竖直高度位置,并通过多组定位凹陷与定位凸起相配合形成多段式的卡接配合。当完成观测作业后,使用者可向下按压悬臂,以使得上端镜头保护组件与望远镜的镜头完全配合;当需要进行观测作业时,可向上拔出悬臂,以使得上端镜头保护组件与望远镜的镜头完全分离,以便于使用者顺畅转动望远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与经纬仪本体连接有锁定件,且所述锁定件螺纹连接经纬仪本体和安装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安装座与经纬仪本体的可拆卸连接,既便于组装人员固定安装座,同时实现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件设置为提手固定螺丝,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形成有通孔,所述锁定件的头部经由通孔暴露在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人员或者使用者可使用扳手等工具穿过通孔旋转锁定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使用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与望远镜的目镜配合使用,且所述下端镜头保护组件与望远镜的物镜配合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望远镜的物镜尺寸较大,导致其物镜一侧的重量较重,因此在自然状态下,望远镜的物镜一般呈现自然竖直下垂的状态,所以下端镜头保护组件与望远镜的物镜相配合使用更符合实际应用的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望远镜的目镜处安装有软性镜头罩,所述软性镜头罩的开口直径小于上端镜头保护组件的软性保护罩的开口直径,且所述望远镜的目镜与软性镜头罩共同构成整体结构,且整体结构与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的软性保护罩嵌设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性镜头罩在观测作业的过程中起到为望远镜遮蔽尘土、沙石或者泥水的作用,同时,软性保护罩可与软性镜头罩相配合进一步起到遮挡尘土、泥水以及雨水等飞溅物附着于镜头上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望远镜的物镜处安装有镜头盖,且所述望远镜的物镜与镜头盖共同构成整体结构,且整体结构与所述下端镜头保护组件的软性保护罩嵌设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镜头盖起到进一步防尘防水的作用,同时镜头盖的设置并不会影响下端镜头保护组件与望远镜物镜的配合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上端镜头保护组件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在检测作业的空挡时间内或者转移过程中保护望远镜的镜头,即遮挡尘土、泥水以及雨水等飞溅物,保持望远镜镜头表面的洁净,进而达到便于检测人员进行现场观测的目的;其二:在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镜头处分别安装有软性镜头罩和镜头盖,软性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经纬仪,包括有经纬仪本体(1)以及转动安装于经纬仪本体(1)上的望远镜(4),且所述经纬仪本体(1)上形成有供望远镜(4)纵向转动的转动空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仪本体(1)上对应于转动空间(11)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上端镜头保护组件(5-A),且所述经纬仪本体(1)上对应于转动空间(11)底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下端镜头保护组件(5-B),所述望远镜(4)的镜头分别与上端镜头保护组件(5-A)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5-B)配合使用;/n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5-A)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5-B)均包括有与经纬仪本体(1)相连接的底托(51),且所述底托(51)上沿其周侧设置有软性保护罩(52);当所述望远镜(4)纵向转动至竖直位置时,所述望远镜(4)的镜头分别与底托(51)相对应并与底托(51)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隔,且所述软性保护罩(52)罩设于望远镜(4)的镜头周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经纬仪,包括有经纬仪本体(1)以及转动安装于经纬仪本体(1)上的望远镜(4),且所述经纬仪本体(1)上形成有供望远镜(4)纵向转动的转动空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仪本体(1)上对应于转动空间(11)顶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上端镜头保护组件(5-A),且所述经纬仪本体(1)上对应于转动空间(11)底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下端镜头保护组件(5-B),所述望远镜(4)的镜头分别与上端镜头保护组件(5-A)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5-B)配合使用;
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5-A)和下端镜头保护组件(5-B)均包括有与经纬仪本体(1)相连接的底托(51),且所述底托(51)上沿其周侧设置有软性保护罩(52);当所述望远镜(4)纵向转动至竖直位置时,所述望远镜(4)的镜头分别与底托(51)相对应并与底托(51)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隔,且所述软性保护罩(52)罩设于望远镜(4)的镜头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经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仪本体(1)包括有分别位于转动空间(11)上端和下端的提手(2)和数显器平台(3),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5-A)设置于提手(2)上,所述下端镜头保护组件(5-B)设置于数显器平台(3)上,且所述底托(51)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提手(2)和数显器平台(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经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2)和数显器平台(3)上均开设形成有安装槽(12),所述底托(51)与安装槽(12)嵌设配合并螺纹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经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2)的安装槽(12)开设于提手(2)的底面,且所述上端镜头保护组件(5-A)的底托(51)完全嵌设于提手(2)的安装槽(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经纬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2)包括有对称固定于经纬仪本体(1)上的两安装座(21)以及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肃杨震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避雷装置检测站工程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