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991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设有固定件、铅垂线、配重块、安装座和光源,配重块固定在安装座上并通过铅垂线连接固定件,光源能够发射出平行光束,且该平行光束在其垂直投影面上形成可见光光点,光源安装在安装座内,使得:当固定件固定在光学经纬仪上时,在配重块、安装座和光源的重力作用下,铅垂线与光源发射出的平行光束共线,且光学经纬仪用于进行光学对点的光学对点发射孔位于铅垂线的延伸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在光学经纬仪上,通过光源发射出的平行光束在地面上形成的可见光光点可替代光学对点器的作用,直接用于光学经纬仪的对点即将光学经纬仪的仪器中心对准到地面测站点上,且对点精度高。

An infrared pointing device of optical theodol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
技术介绍
经纬仪是一种测角仪器,它配备望远镜、水平度盘和读数的指标、竖直度盘和读数的指标。经纬仪具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转轴,以调校望远镜的方位角及水平高度。在测量时,将经纬仪安置在三脚架上,用垂球或光学对点器将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上,用水准器经纬仪将仪器定平,用望远镜瞄准测量目标,用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测定水平角和竖直角。而在对点时,存在的不足有:其一,对点效率低,对点过程比较繁杂,需要反复地进行对点工作,仪器的对点工作将会对后续的测量数据产生较大的影响,对点繁杂的主要在于:要运用光学对点器进行对点,而在光学对点器对上点时,需要对仪器进行调平,而在调平后,该光学对点器偏离了该对点,又需要重复以上对点的工作,直至仪器水平;其二,光学对点器小,不方便人员观察;其三,消耗测量人员的时间,从而增加了人工成本;其四,人员对点时需要观看在光学对点器上进行,忽视了仪器架立的周围环境,从而增加仪器的架脚因放入不平地面摔坏仪器的可能性;其五,仪器上的原有光学对点器的对点精准度不高,对点时需要反复地借助外界物,需要反复地移动仪器和调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以解决现有光学经纬仪对点效率低、过程繁杂、不便于人员观察、对点精度较低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设有固定件、铅垂线、配重块、安装座和光源,所述配重块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并通过所述铅垂线连接所述固定件,所述光源能够发射出平行光束,且该平行光束在其垂直投影面上形成可见光光点,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使得:当所述固定件固定在光学经纬仪上时,在所述配重块、安装座和光源的重力作用下,所述铅垂线与所述光源发射出的平行光束共线,且所述光学经纬仪用于进行光学对点的光学对点发射孔位于所述铅垂线的延伸线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为U字型胶套,该U字型胶套夹紧固定在所述光学经纬仪的底座上。其中,优选的:所述U字型胶套由乳胶制成。其中,优选的:所述U字型胶套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多条凸楞,各条所述相互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铅垂线采用麻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配重块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上端,所述配重块和安装座组合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台形构件,所述光源用于发射所述平行光束的发射口在该锥台形构件的底面露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由软胶材料制成,且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腔,所述光源嵌入在所述安装腔内,以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配重块为镀锌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源采用激光光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固定在光学经纬仪上,通过光源发射出的平行光束在地面上形成的可见光光点可替代光学对点器的作用,直接用于光学经纬仪的对点即将光学经纬仪的仪器中心对准到地面测站点上,且对点精度高。第二,本技术是外部增加装置,无需对光学经纬仪的原结构进行改造,实用性强,且降低了成本。第三,本技术的使用方式简单,使得光学经纬仪的对点过程更为高效,节省人工成本,且对点过程中不会影响使用者的视野,能够避免光学经纬仪的架脚因放置在不平整地面上而摔坏仪器的风险。第四,本技术采用U字型胶套作为固定件,能够很方便的安装在光学经纬仪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设有固定件1、铅垂线2、配重块3、安装座4和光源5,所述配重块3固定在所述安装座4上并通过所述铅垂线2连接所述固定件1,所述光源5能够发射出平行光束,且该平行光束在其垂直投影面上形成可见光光点,所述光源5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内,使得:当所述固定件1固定在光学经纬仪上时,在所述配重块3、安装座4和光源5的重力作用下,所述铅垂线2被拉直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铅垂线2与所述光源5发射出的平行光束共线,且所述光学经纬仪用于进行光学对点的光学对点发射孔位于所述铅垂线2的延伸线上。从而,所述光源5发射出的平行光束在此时也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其延伸线经过所述光学经纬仪的光学对点发射孔,使得所述平行光束在地面上形成的可见光光点可替代光学对点器的作用,直接用于光学经纬仪的对点即将光学经纬仪的仪器中心对准到地面测站点上。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所述固定件1为U字型胶套,该U字型胶套夹紧固定在所述光学经纬仪的底座上。其中,优选的:所述U字型胶套由乳胶制成。其中,优选的:所述U字型胶套的两侧内壁均设有多条凸楞1-1,各条所述1-1相互平行设置,从而,利用凸楞1-1增加固定件1与所述光学经纬仪之间的摩擦力,以防止固定件1相对光学经纬仪向下滑落。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三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所述所述铅垂线2采用麻线。实施例四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四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所述配重块3固定在所述安装座4的上端,所述配重块3和安装座4组合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台形构件,所述光源5用于发射所述平行光束的发射口在该锥台形构件的底面露出。实施例五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五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所述安装座4由软胶材料制成,且所述安装座4设有安装腔,所述光源5嵌入在所述安装腔内,以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内。从而,光源5能够方便的装入所述安装座4内或从所述安装座4取出,以便于光源5更换电池或进行维修更换。实施例六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六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所述配重块3为镀锌块。实施例七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七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所述光源5采用激光光源。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设有固定件(1)、铅垂线(2)、配重块(3)、安装座(4)和光源(5),所述配重块(3)固定在所述安装座(4)上并通过所述铅垂线(2)连接所述固定件(1),所述光源(5)能够发射出平行光束,且该平行光束在其垂直投影面上形成可见光光点,所述光源(5)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内,使得:当所述固定件(1)固定在光学经纬仪上时,在所述配重块(3)、安装座(4)和光源(5)的重力作用下,所述铅垂线(2)与所述光源(5)发射出的平行光束共线,且所述光学经纬仪用于进行光学对点的光学对点发射孔位于所述铅垂线(2)的延伸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设有固定件(1)、铅垂线(2)、配重块(3)、安装座(4)和光源(5),所述配重块(3)固定在所述安装座(4)上并通过所述铅垂线(2)连接所述固定件(1),所述光源(5)能够发射出平行光束,且该平行光束在其垂直投影面上形成可见光光点,所述光源(5)安装在所述安装座(4)内,使得:当所述固定件(1)固定在光学经纬仪上时,在所述配重块(3)、安装座(4)和光源(5)的重力作用下,所述铅垂线(2)与所述光源(5)发射出的平行光束共线,且所述光学经纬仪用于进行光学对点的光学对点发射孔位于所述铅垂线(2)的延伸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为U字型胶套,该U字型胶套夹紧固定在所述光学经纬仪的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型胶套由乳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经纬仪红外线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俊景陈佳贤陈晓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