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头及同轴套管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干扰地热供热”
,尤其是一种套管头及同轴套管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无干扰地热供热”
,要求采用安装于地下深处的中深层金属同轴套管换热装置与地下中深层干热岩层接触,通过在同轴套管换热装置加注换热介质,间接提取地层岩石热量,达到取热不取水且换热介质与地下水、地层隔绝,对地下水和地层无污染的目的。同轴套管换热装置外管为钢管,底部密封,内管为塑料管,底部开口。要求在同轴套管换热装置顶端密封,将外钢管和塑料内管环隙内的冷流体与塑料内管内的热流体隔离密封。常规同轴套管换热装置顶端密封结构一般是安装好内管后焊接密封,易损伤换热装置内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管头及同轴套管换热装置,避免损伤换热装置内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头,包括:下部筒体,用于固定连接于换热装置外管的顶端,所述下部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介质流入孔,所述介质流入孔用于与所述换热装置外管的空腔连通;上部筒体,所述上部筒体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下部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部筒体,用于固定连接于换热装置外管的顶端,所述下部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介质流入孔,所述介质流入孔用于与所述换热装置外管的空腔连通;/n上部筒体,所述上部筒体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下部筒体的空腔内并用于与换热装置内管固定连接,所述上部筒体开设有介质流出孔,所述介质流出孔位于所述下部筒体的空腔外,用于与所述换热装置内管的空腔连通;/n以及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上部筒体外壁上并盖设于所述下部筒体的顶端,与所述下部筒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使得所述下部筒体的空腔为密闭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套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筒体,用于固定连接于换热装置外管的顶端,所述下部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介质流入孔,所述介质流入孔用于与所述换热装置外管的空腔连通;
上部筒体,所述上部筒体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下部筒体的空腔内并用于与换热装置内管固定连接,所述上部筒体开设有介质流出孔,所述介质流出孔位于所述下部筒体的空腔外,用于与所述换热装置内管的空腔连通;
以及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上部筒体外壁上并盖设于所述下部筒体的顶端,与所述下部筒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使得所述下部筒体的空腔为密闭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筒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下部筒体的空腔分割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介质流入孔开设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侧壁上,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孔洞,沿所述孔洞的边缘卡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套设于所述换热装置内管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并夹设于所述上部筒体与所述下部筒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并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的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弹性件的其中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并压设于所述密封件上。
技术研发人员:董涛,唐青松,武海滨,车建平,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