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差分定位,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卫星导航系统差分定位在船舶定位导航应用领域,对卫星导航系统差分数据(DGNSS)的连续性和实时性有较高要求,主要采用实时免费广播播发方式。目前,北斗差分数据播发在船舶导航服务应用中,我国只有采用中频无线电广播方式(RBN),主要分布在沿海区域。目前,还未有AIS播发北斗差分数据系统的构建。RBN播发存在对船舶终端配备要求高,成本较高,服务可覆盖的船舶类型范围较窄的问题。尤其如长江、珠江这类内河,属于国际航道,但涵盖A、B、C三个航区,存在船舶种类繁多,吨位大小不一,营运航区差异较大,船舶设备配置和执行标准各异的情况,AIS终端的强制配备标准的覆盖面更广,成本也较低,利于推广。RBN播发比较适合沿海区域。对于内河航道,狭水道这类船只密度大,水域宽度较窄(一般1-2km宽)的航道,是船舶事故的易发和高发区,需要通过提高基站站点的密度来弥补对定位精度和实时性的特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基站模块(1)、数据中心模块(2)、AIS管理模块(3)、AIS播发站模块(4)和北斗AIS终端模块(5)。/n其中,所述的卫星基站模块(1)通过对卫星信号捕获、跟踪,观测采集卫星导航的原始数据,并传输到数据中心模块2;/n所述的数据中心模块(2)接收并处理基准站点数据,建立误差模型,生成AIS播发站差分数据;/n所述的AIS管理模块(3)监控管理各个AIS播发站和分发差分数据;/n所述的AIS播发站模块(4)完成格式转换与播发,解析差分电文并封装成17号报文,并进行广播播发;/n所述的北斗AIS终端模块(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基站模块(1)、数据中心模块(2)、AIS管理模块(3)、AIS播发站模块(4)和北斗AIS终端模块(5)。
其中,所述的卫星基站模块(1)通过对卫星信号捕获、跟踪,观测采集卫星导航的原始数据,并传输到数据中心模块2;
所述的数据中心模块(2)接收并处理基准站点数据,建立误差模型,生成AIS播发站差分数据;
所述的AIS管理模块(3)监控管理各个AIS播发站和分发差分数据;
所述的AIS播发站模块(4)完成格式转换与播发,解析差分电文并封装成17号报文,并进行广播播发;
所述的北斗AIS终端模块(5)用于接收17号电文后、进行数据解析,并封装成RTCM差分电文,通过串后发送给定位接收模块,实现差分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卫星基站模块(1)包括北斗地基增强接收机和专网,北斗地基增强接收机接收BD天线的数据后传输至专网,数据中心模块(2)包括专网和数据服务器,北斗地基增强接收机的专网将原始的测量发送到数据中心模块(2)的专网,原始的测量输入数据服务器建立的误差模型,生产的差分数据回传自身模块的专网内,并将RTD差分数据传输到AIS管理模块(3)内的专网,AIS管理模块(3)监控差分数据后发送到AIS播发站模块(4),AIS播发站模块(4)解析差分电文并封装成17号报文并通过AIS天线以特定的频率播放,北斗AIS终端模块(5)接收17号报文将差分数据发送给安装有北斗定位的船载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卫星基站模块(1)的各基准站能够实时采集BDS星座公开频点信号的载噪比、码伪距、载波相位、多普勒、导航电文数据,以设定的时间间隔将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给数据中心模块(2),同时具有数据整理与存储备份功能,能够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本地归档和存储,原始二进制数据保留至少3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北斗AIS差分数据播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中心模块(2)每个AIS站点模拟高精度定位用户向中心申请数据,数据中心经过RTK网络解算生成差分数据,该差分数据支持RTCM2.X、RTCM3.X双协议,传输给AIS管理模块(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威,李晶,卢红洋,于渊,陆民军,孙鹏,蔡晨,李凡,庞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中交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