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4863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集热器,还包括设置在室内且与集热器连通的承压水箱,承压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测温仪,集热器内设置有第二测温仪,承压水箱和集热器之间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控制器同时与第一测温仪以及第二测温仪电连接。当第一测温仪检测到承压水箱内储存的水体因长时间缓慢的自然散热而低于需求温度且第二测温仪检测到集热器内的水体温度较高时,循环泵驱动承压水箱内的水沿循环管流向集热器,吸收太阳能二次加热,集热器内原有的水进入承压水箱内中和水温,往复循环实现充分利用太阳能来维持承压水箱内的储存水温,保证使用者用水时水温合适。

Self circulation system of pressure wate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用水箱的
,尤其是涉及承压水箱的自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通常会连接有承压水箱,承压水箱内储存有因吸收太阳能温度升高的水体,有效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水容量,方便使用。现有的申请公布号为CN108286822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布了一种壁挂式智能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承压水箱、集热器。承压水箱由承压水箱壳体、内胆和保温层共同构成,内胆上开有贯通水箱壳体的热水循环口、泄压口、冷水循环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内胆底端设有水电隔离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集热器吸收太阳能热量加热水体,水体经过加热之后进入承压水箱的内胆中储蓄,当储蓄水的温度因自然冷却低于指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向水电隔离加热棒发送信号,通过水电隔离加热棒的加热维持水温,保证使用者随时可使用适温热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水电隔离加热棒加热时集热器依旧在通过吸收太阳能辐射热加热水体,且若此时内胆里已储满水,集热器内的水无法进入内胆储存,且这部分水的热能会被白白浪费,降低太阳能的充分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承压水箱(2)的自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集热器(1),还包括设置在室内且与集热器(1)连通的承压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水箱(2)内设置有第一测温仪(21),所述集热器(1)内设置有第二测温仪(11),所述承压水箱(2)和集热器(1)之间设置有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连接有用于驱动承压水箱(2)内的水沿循环管(3)流向集热器(1)的循环泵(31),所述循环泵(31)的控制器同时与第一测温仪(21)以及第二测温仪(1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承压水箱(2)的自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集热器(1),还包括设置在室内且与集热器(1)连通的承压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水箱(2)内设置有第一测温仪(21),所述集热器(1)内设置有第二测温仪(11),所述承压水箱(2)和集热器(1)之间设置有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连接有用于驱动承压水箱(2)内的水沿循环管(3)流向集热器(1)的循环泵(31),所述循环泵(31)的控制器同时与第一测温仪(21)以及第二测温仪(1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水箱(2)的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水箱(2)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22),所述集热器(1)上设置有自来水入水口(12),所述自来水入水口(12)连接有流量泵(13),所述流量泵(13)的控制器和水位传感器(2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水箱(2)的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水箱(2)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温层(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水箱(2)的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水箱(2)上设置有出水口(24),所述出水口(24)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朝吴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之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