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
本技术涉及蓄热式电暖器
,尤其涉及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现有的蓄热式电暖器制造结构主要为预制蓄热型砖垛成/或码堆成蓄热体,电热元件安放在蓄热体中心区域,蓄热体外面包裹保温层,保温层的外包是金属壳体。这种结构带来的问题是:1.结构型式产生过多的热阻,恶化了传热。热阻产生:⑴由于预制蓄热型砖没有安放电加热器的结构,电加热器浮搁在蓄热转之中,电加热器外形是圆管,与蓄热型转的平面之间不能完好契合,留有较大空隙和间隔,由于空气导热系数小,因而产生很大的空气热阻。⑵预制蓄热型砖相互间接触面不平,形成接触热阻,接触面为空间面网格形状,包络着每一块预制蓄热型砖,一层又一层。以标准转型尺寸计算,比表面积为0.015m2,按每台设备蓄热体重量为100kg计算,总表面积为1.5m2(100kg蓄热材料质量参考采暖面积约为15m2)。也就是说,在这么大的面积上都在发生着接触热阻,如此大的接触面上产生热阻,使传热不堪重负。由于运输或移动,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罩(2),所述外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裙座(3),所述裙座(3)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5),所述蓄热体(5)为浇筑成型式固体蓄热材质,所述蓄热体(5)内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气流通道(6),各所述气流通道(6)的下端与所述裙座(3)的内部相连通,上端与所述格栅罩(2)的内部相连通;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气流通道之间均设置有电加热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罩(2),所述外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裙座(3),所述裙座(3)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5),所述蓄热体(5)为浇筑成型式固体蓄热材质,所述蓄热体(5)内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气流通道(6),各所述气流通道(6)的下端与所述裙座(3)的内部相连通,上端与所述格栅罩(2)的内部相连通;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气流通道之间均设置有电加热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与所述蓄热体(5)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罩(2)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格栅罩前部斜面上对称开设有两组长条格栅孔(8),所述格栅罩(2)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呈圆形分布的环向格栅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罩(2)的上部设置有风门调节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格栅罩(2)上方的螺纹旋钮(19),所述螺纹旋钮(19)与螺杆(20)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格栅罩(2)的顶板延伸至所述格栅罩(2)的内部并且所述螺杆(20)与格栅罩(2)的顶板的接触部位通过滑套(21)与所述格栅罩(2)的顶板滑动配合,所述螺杆(20)位于所述格栅罩(2)内部的一端先后与双金属片(22)和风门盖板(23)固定连接且所述风门盖板(23)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东,黄召,王玉纯,王智全,刘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秦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