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
本公开涉及继电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因此,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通常,继电器包括静触点、动触板、推杆和可在外磁路作用下推动推杆移动的铁芯,动触板通过绝缘套滑动穿设在推杆上,动触板上设置有与静触点接触的动触点。当推杆运动时,推杆会带动动触板组件朝静触点的方向移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当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后,推杆还会继续沿其轴向移动,以增大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触点压力,确保动触点与静触点能紧密接触,使电路能稳定导通。在推杆的超行程运动过程中,动触点已与静触点抵顶,动触板不再发生移动,而推杆会继续沿其轴向运动,也就是说,推杆与动触板组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即推杆与绝缘套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和摩擦。由于绝缘套通常由塑胶材料制成,推杆与绝缘套发生摩擦容易使绝缘套产生粉尘颗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触点组件、动触板组件(1)、弹性件、推杆(3)以及动铁芯(4),所述动触板组件(1)包括动触板(11)、绝缘件(12)和耐磨件(13),所述动触板(1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绝缘件(12)和所述耐磨件(13)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绝缘件(12)位于所述耐磨件(13)和所述动触板(11)之间以将所述耐磨件(13)和所述动触板(11)隔开,所述推杆(3)的下端与所述动铁芯(4)相连,所述推杆(3)的上端滑动穿设于所述耐磨件(13),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动触板组件(1)施加朝向所述静触点组件方向的弹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触点组件、动触板组件(1)、弹性件、推杆(3)以及动铁芯(4),所述动触板组件(1)包括动触板(11)、绝缘件(12)和耐磨件(13),所述动触板(1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绝缘件(12)和所述耐磨件(13)固定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绝缘件(12)位于所述耐磨件(13)和所述动触板(11)之间以将所述耐磨件(13)和所述动触板(11)隔开,所述推杆(3)的下端与所述动铁芯(4)相连,所述推杆(3)的上端滑动穿设于所述耐磨件(13),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动触板组件(1)施加朝向所述静触点组件方向的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件(13)包括一体成型的筒状的耐磨件本体(131)、形成在所述耐磨件本体(131)上端的上凸缘(133)和形成在所述耐磨件本体(131)下端的下凸缘(132),所述推杆(3)的上端形成有限位凸台(31),所述上凸缘(133)夹持在所述限位凸台(31)与所述绝缘件(12)之间,所述下凸缘(132)位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绝缘件(12)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接于所述下凸缘(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11)、所述绝缘件(12)、所述耐磨件(13)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件(13)包括一体成型的筒状的耐磨件本体(131)和形成在所述耐磨件本体(131)上端的上凸缘(133),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垫圈(9),所述垫圈(9)与所述耐磨件本体(131)的下端连接,所述推杆(3)的上端形成有限位凸台(31),所述上凸缘(133)夹持在所述限位凸台(31)与所述绝缘件(12)之间,所述垫圈(9)位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绝缘件(12)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垫圈(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11)、所述绝缘件(12)、所述耐磨件(13)、所述垫圈(9)通过模内注塑的方式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9)套接在所述耐磨件本体(131)的下端,所述耐磨件本体(131)的下端形成有沿所述耐磨件本体(13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凸台(134),所述环形凸台(134)的上侧与所述绝缘件(12)形成止口配合,所述环形凸台(134)的下侧与所述垫圈(9)形成止口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2)上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126),所述上凸缘(133)的外缘嵌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26)内,所述绝缘件(12)上还形成有第二环形凹槽(127),所述下凸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勇,曾志,汪鲁建,刘斯源,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