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51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减震装置,泵体安装固定在泵体底板上,所述的泵体底板固定在安装基础上,所述的泵体底板上开设有泵轴孔和管道伸入孔,该泵体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块橡胶缓震块,所述的若干块橡胶缓震块设置在所述的泵体底板与所述的安装基础之间,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的泵体底板的底面和所述的安装基础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该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可降低泵体施工难度,提高安装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和设备及基础损坏率。其包括若干块橡胶缓震块,泵安装使用后,泵体的震动可利用若干块橡胶缓震块进行轴向、径向扩大化的释放震动,避免因传统垫铁安装过程中下方轴的震动而导致的泵整体共振现象。

A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for pump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具体是一种泵体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立式离心泵、地坑泵、液下泵等泵体安装时,通常直接采用垫铁找平安装,再用螺丝将泵体底板固定在安装基础上。由于立式离心泵、地坑泵、液下泵震动超标现象明显,且大部分安装在地坑、水池等安装基础上,不利于基础二次灌浆,在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安装基础震坏现象,开车后需要多次检修解决震动超标问题。有些水池、地坑在框架内,一旦项目整体施工完成,则不利于泵体更换。国内大多数厂家的长轴式、分段轴的立式离心泵的机泵都出现过震动超标现象。采用垫铁找正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容易出现震动超标现象,且垫铁安装过程中下方轴的震动会导致泵整体产生共震,严重者会震坏安装基础,且很容易损伤轴承、密封件等部件,从而事故率高、增加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的泵体减震装置,可降低泵体施工难度,提高安装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和设备及基础损坏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泵体减震装置,泵体安装固定在泵体底板上,所述的泵体底板固定在安装基础上,所述的泵体底板上开设有泵轴孔和管道伸入孔,该泵体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块橡胶缓震块,所述的若干块橡胶缓震块设置在所述的泵体底板与所述的安装基础之间,所述的若干块橡胶缓震块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基础上,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的泵体底板的底面和所述的安装基础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本技术泵体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可降低泵体施工难度,提高安装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和设备及基础损坏率。泵安装使用后,泵体的震动可利用若干块橡胶缓震块进行轴向、径向扩大化的释放震动,避免因传统垫铁安装过程中下方轴的震动而导致的泵整体共振现象。作为优选,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上穿设有一根地脚螺栓,所述的地脚螺栓的底端预埋在所述的安装基础内,所述的地脚螺栓的顶端穿过所述的泵体底板并由相适配的螺母固定在所述的泵体底板上。地脚螺栓的作用,一是固定橡胶缓震块,二是固定及定位泵体底板,在方便施工的同时,可有效保证泵体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作为优选,该泵体减震装置包括六块橡胶缓震块,所述的六块橡胶缓震块沿所述的泵体底板的周向间隔布置。六块橡胶缓震块即可满足一般泵体的安装减震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需要确定橡胶缓震块的数量。作为优选,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的厚度为30~50mm,面积为(100~150)×(100~150)mm2。橡胶缓震块的厚度、面积根据泵体大小、重量确定。一般厚度30~50mm、面积(100~150)×(100~150)mm2的橡胶缓震块即可满足施工需要。进一步地,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的厚度为30mm,面积为100×100mm2,该尺寸的橡胶缓震块适用于常见较小泵体。或者,进一步地,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的厚度为40mm,面积为140×140mm2,该尺寸的橡胶缓震块适用于较大泵体,确保橡胶缓震块的强度,使泵运行平稳、可靠。作为优选,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为天然橡胶制成的橡胶缓震块。天然橡胶具有优良的回弹性、拉伸强度、伸长率和耐磨性,同时具有较为优良的撕裂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能,使用寿命在5~10年,原料易得,是橡胶缓震块的首选。除天然橡胶外,也可以选择其他回弹性、耐磨性等综合性能较好的橡胶或弹性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的泵体为立式离心泵、地坑泵或液下泵的泵体。除立式离心泵、地坑泵、液下泵的泵体外,本技术减震装置也可适用于其他相关类型的泵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泵体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可降低泵体施工难度,提高安装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和设备及基础损坏率。该泵体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块橡胶缓震块,泵安装使用后,泵体的震动可利用若干块橡胶缓震块进行轴向、径向扩大化的释放震动,避免因传统垫铁安装过程中下方轴的震动而导致的泵整体共振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泵体减震装置与泵体在安装基础上施工安装后效果正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泵体减震装置在安装基础上安装后效果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的泵体减震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泵体1安装固定在泵体底板2上,泵体底板2固定在安装基础3上,本实施例中,安装基础3采用混凝土安装基础,泵体底板2上开设有泵轴孔21和管道伸入孔22,该泵体减震装置包括六块天然橡胶制成的橡胶缓震块4,六块橡胶缓震块设置在泵体底板2与安装基础3之间,且六块橡胶缓震块4沿泵体底板2的周向间隔布置,每块橡胶缓震块4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泵体底板2的底面和安装基础3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实施例1中,每块橡胶缓震块4的厚度为30mm,面积为100×100mm2。实施例2的泵体减震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每块橡胶缓震块4上穿设有一根地脚螺栓5,地脚螺栓5的底端预埋在安装基础3内,地脚螺栓5的顶端穿过泵体底板2并由相适配的螺母6固定在泵体底板2上。实施例2中,块橡胶缓震块4的厚度为40mm,面积为140×140mm2。上述泵体减震装置与泵体在安装基础3上施工安装后,泵体1的震动可利用若干块橡胶缓震块4进行轴向、径向扩大化的释放震动,避免因传统垫铁安装过程中下方轴的震动而导致的泵整体共振现象。上述泵体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可降低泵体1施工难度,提高安装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和设备及基础损坏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减震装置,泵体安装固定在泵体底板上,所述的泵体底板固定在安装基础上,所述的泵体底板上开设有泵轴孔和管道伸入孔,其特征在于该泵体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块橡胶缓震块,所述的若干块橡胶缓震块设置在所述的泵体底板与所述的安装基础之间,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的泵体底板的底面和所述的安装基础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减震装置,泵体安装固定在泵体底板上,所述的泵体底板固定在安装基础上,所述的泵体底板上开设有泵轴孔和管道伸入孔,其特征在于该泵体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块橡胶缓震块,所述的若干块橡胶缓震块设置在所述的泵体底板与所述的安装基础之间,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的泵体底板的底面和所述的安装基础的顶面紧密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的橡胶缓震块上穿设有一根地脚螺栓,所述的地脚螺栓的底端预埋在所述的安装基础内,所述的地脚螺栓的顶端穿过所述的泵体底板并由相适配的螺母固定在所述的泵体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泵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泵体减震装置包括六块橡胶缓震块,所述的六块橡胶缓震块沿所述的泵体底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海李占九邱小锋沈祝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