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49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注水管线、流入控制闸门、起始端单流阀、M型连续折管、末端单流阀、末端控制闸门及回水管线;所述流入控制闸门设置在所述注水管线的起始端,所述起始端单流阀也设置在所述注水管线上,并位于所述流入控制闸门之后;所述注水管线用于向所述M型连续折管注水,冷却装置工作时,所述M型连续折管紧贴待冷却的泵体均匀布设;所述末端单流阀设置在所述M型连续折管的出口,所述末端控制闸门设置在所述末端单流阀与回水管线之间。本方案设计简单,不需要额外动力利用前后压差即可运行;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推广;维护方便,安装完成后即可长时间运行,并且可以重复再利用。

A mounted cooling device for pump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当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时,油层地层能量不足,为了提高油藏采收率,高压注水成为油田最常见的采油手段之一,螺杆泵也成为最常见的高压增注注水用设备。螺杆泵在运行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来水压力不稳定导致地层注不够,二是泵体在压力变化时容易导致温度过高引发过载保护导致泵停止运行。目前,主要主要解决方法是监测泵体运转情况,一旦发生泵体高温停运现象及时发出警报,然后由采油工进行复位,并等待泵体自然降温后再重新启动,利用这种被动方式进行日常生产维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泵体过热停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田用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通过设计一套外部挂载的自循环冷却系统,为增注泵提供外体的循环冷却功能,提高泵体抗高温能力,解决过于频繁的泵体过热停运问题,适用于设计注水量较低的高压增注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注水管线、流入控制闸门、起始端单流阀、M型连续折管、末端单流阀、末端控制闸门及回水管线;所述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注水管线、流入控制闸门、起始端单流阀、M型连续折管、末端单流阀、末端控制闸门及回水管线;/n所述流入控制闸门设置在所述注水管线的起始端,所述起始端单流阀也设置在所述注水管线上,并位于所述流入控制闸门之后;所述注水管线用于向所述M型连续折管注水,冷却装置工作时,所述M型连续折管紧贴待冷却的泵体均匀布设;所述末端单流阀设置在所述M型连续折管的出口,所述末端控制闸门设置在所述末端单流阀与回水管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注水管线、流入控制闸门、起始端单流阀、M型连续折管、末端单流阀、末端控制闸门及回水管线;
所述流入控制闸门设置在所述注水管线的起始端,所述起始端单流阀也设置在所述注水管线上,并位于所述流入控制闸门之后;所述注水管线用于向所述M型连续折管注水,冷却装置工作时,所述M型连续折管紧贴待冷却的泵体均匀布设;所述末端单流阀设置在所述M型连续折管的出口,所述末端控制闸门设置在所述末端单流阀与回水管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载式泵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型连续折管的数量为两套,所述起始端单流阀通过一个三通接头分别与两套M型连续折管的入口连接,所述末端单流阀通过一个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增杰陈智军徐朋姚嘉峰尹金伟王压群王立新刘军潘博高佳兴刘春含郑瑶张青肖勇白成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