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447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静力水准仪,设置在风电塔的基础承台上;智能无线传感器,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用于监测风电塔的涵盖沉降、倾斜、振动、应变、温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无线网关,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的设备层,与静力水准仪电连接并与智能无线传感器无线通讯连接;服务器,与无线网关通讯连接。本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用无线连接技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监测手段缺失、安装部署困难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监测风电塔基础结构的运行状态,使风电塔基础结构在线监测成为可能。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of wind power infra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监控
,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设备一般分为风电机组、风电塔基础结构等部分。由于风力塔筒承受各种力和力矩的作用,不仅会受到地表的影响,在内因和风向风速等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还有可能发生倾斜和沉降,严重时会发生倒塌事件,会威胁人们的安全、带来不必要的破坏。风力塔筒负责给风轮及机舱提供满足要求的、可靠的稳定支撑,使风轮能够获得较高且稳定的风速,也就是使风轮处于风能最佳的位置。因此,对风电塔基础结构进行监测,保持风电塔筒的正常状态对于风力发电来说很重要,是风电机组正常发电的前提条件。目前,风电塔基础结构监测主要依靠使用水准仪进行人工观测为主,以对沉降进行长期观测,绘制沉降变化曲线。而人工监测频次低、时效性差,精度受外界影响较大、安全风险大且投入成本高。目前其它监测领域较为成熟的监测设备和方法以有线监测为主,但风力风电塔筒内部空间狭小,电磁环境复杂,且不允许进行焊接、钻孔等安装作业形式,有线监测方式部署十分困难,且易受到干扰。由于风电基础结构复杂,对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静力水准仪,设置在风电塔的基础承台上;/n智能无线传感器,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用于监测风电塔的涵盖沉降、倾斜、振动、应变、温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n无线网关,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的设备层,与所述智能无线传感器无线通讯连接;/n服务器,与所述无线网关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静力水准仪,设置在风电塔的基础承台上;
智能无线传感器,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用于监测风电塔的涵盖沉降、倾斜、振动、应变、温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
无线网关,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的设备层,与所述智能无线传感器无线通讯连接;
服务器,与所述无线网关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智能加速度计、无线智能倾角计、无线智能温湿度计和无线智能应变采集仪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智能加速度计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采集器,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加速度采集器连接;
第一时钟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第一短距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采集器、第一时钟模块、第一短距通讯模块和蓄电池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关包括:
第二短距通讯模块,与所述智能无线传感器无线通讯连接;
长距通讯模块,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数据接收与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二短距通讯模块和长距通讯模

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智能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军李国瑞翟海清冯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