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43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包括由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本体,所述止水带本体上表面垂直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有凸肋,所述凸肋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远离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端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横截面为鱼尾状凸起的锚边;所述锚边的斜面设置为锯齿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铁路隧道用止水带锚固性能差,可靠性较差。

A new type of waterstop for railway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铁路隧道用止水带
本技术涉及铁路隧道密封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铁路隧道用止水带。
技术介绍
防排水是铁路隧道设计、建设、施工中的重点,隧道渗水不仅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而且还降低隧道通风、照明系统的工作效率,诱发运营商设施的锈蚀,影响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在寒冷地区,隧道的渗漏水还会引发挂冰、底鼓等不良现象,严重危机形成安全。铁路隧道用止水带作为铁路隧道工程密封的关键部件,对铁路隧道的密封性有着重要影响。铁路隧道用止水带主要采用橡胶制成,用于混凝土现浇时必须设有的施工缝或永久性变形缝内,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和压变形在载荷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紧固密封,有效地解决防水、防震等问题,提高隧道使用寿命。现有的橡胶止水带如图1所示,在止水带的上表面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凸肋1100’,两侧设置有鱼尾状凸起,依靠矩形凸肋1100’以及鱼尾状凸起嵌入混凝土实现其与混凝土的锚固功能。但常因为矩形凸肋1100’挺性差,强度不足,浇筑时易被压弯脱离,与混凝土咬合不好,容易在较大的变形下撕裂,不适用于施工条件苛刻的隧道工程。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铁路隧道用的可靠性更高的止水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铁路隧道用的可靠性更高的止水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包括由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本体,所述止水带本体上表面垂直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有凸肋,所述凸肋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远离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端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横截面为鱼尾状凸起的锚边;所述锚边的斜面设置为锯齿状。通过本方案,材质选用耐寒的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低温特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应工作环境温度可达-45℃至+60℃,具有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性能分别达到10MPa和30KN/m以上,可适应较大应力及变形,解决传统止水带低温及高压环境下泄露问题。横截面为梯形的凸肋,梯形底部支撑面积更大,稳定性好,强度高,能够改善凸肋的挺性,防止浇筑时压弯;还能够增强止水带与结构混凝土间的握裹力,并能增大渗水阻力,阻碍地下水向衬砌中渗漏。锯齿状的锚边能够增大摩擦力,起到更好的锚固效果。优选地,所述凸肋的底部与止水带本体连接处为圆角。通过本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凸肋与止水带本体的连接处应力集中导致的撕裂。优选地,所述止水带本体上表面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拱形肋,所述拱形肋平行于所述凸肋设置,所述拱形肋高度小于所述凸肋。通过本方案,拱形收到压力时,能把向下压的力向下和向两侧传递,即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推力,使之能够承受高压。一方面可避免混凝土中带尖角的石子和锐利的钢筋头刺破止水带,提高使用寿命及防水效果,另一方面相邻排布的结构增强了止水带与周边混凝土的有效咬合和施工中固定,施工中不易脱离,可适用于施工条件苛刻的隧道工程。优选地,所述拱形肋顶端设置有凸筋。通过本方案,拱形肋受力时,首先压迫凸筋产生形变,形成密封面,起到密封的效果,提高防水效果。优选地,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靠近所述锚边的位置设置有波浪形状凸凹筋,所述凸凹筋均平行于所述凸肋设置。通过本方案,通过凸凹筋嵌入衬砌混凝土中,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止水带发生位移,保证止水带在混凝土中的正确位置,进一步改善止水带锚固功能,解决了止水带打偏和弯曲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凸肋的两侧设置有阻挡条,所述阻挡条的一端固定至所述凸肋的顶部两侧,另一端自然垂下;所述阻挡条的长度小于所述凸肋的高度。通过本方案,当受力较大,拉拽凸肋使之与混凝土衬砌发生相对位移时,阻挡条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提高凸肋与混凝土之间的压力,从而提高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锚固效果;并且在浇筑混凝土时,其横向面积较小,避免混凝土的冲击而导致的凸肋弯曲变形。优选地,所述阻挡条的底部朝向所述凸肋的一面设置有支撑块。通过本方案,保持阻挡条底部与凸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产生位移时能够起到更好的形变效果。优选地,所述止水带本体下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凹孔,所述凹孔深度小于所述止水带本体厚度的三分之一。通过本方案,凹孔能够起到吸盘的作用,在浇筑时,止水带能够在凹孔的吸附作用下暂时固定至底部的支撑物上,从而防止浇筑时混凝土冲击止水带产生位移。优选地,所述凹孔内部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凸出所述凹孔,其直径小于所述凹孔直径。通过本方案,密封环能够保持密封性,进一步提高凹孔的吸附效果。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止水带结构简单,相对于传统的橡胶止水带具有更好的锚固效果;并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止水带不耐高压高寒、不易施工的问题。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
技术介绍
中鲜有的橡胶止水带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止水带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止水带中凸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止水带中凸肋产生向下位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止水带中凹孔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止水带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一>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型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包括由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本体1000,所述止水带本体1000上表面垂直所述止水带本体1000设置有凸肋1100,所述凸肋1100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远离所述止水带本体1000设置;所述止水带本体1000两侧端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横截面为鱼尾状凸起的锚边1200;所述锚边1200的斜面设置为锯齿状。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材质选用耐寒的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低温特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应工作环境温度可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本体,所述止水带本体上表面垂直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有凸肋,所述凸肋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远离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端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横截面为鱼尾状凸起的锚边;所述锚边的斜面设置为锯齿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三元乙丙橡胶止水带本体,所述止水带本体上表面垂直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有凸肋,所述凸肋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远离所述止水带本体设置;所述止水带本体两侧端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横截面为鱼尾状凸起的锚边;所述锚边的斜面设置为锯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的底部与止水带本体连接处为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带本体上表面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拱形肋,所述拱形肋平行于所述凸肋设置,所述拱形肋高度小于所述凸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隧道用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肋顶端设置有凸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隧道用止水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玲玲张新国华红红贾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