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41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包括具有中心通道的芯轴、相对芯轴可转动套设在芯轴上的第一外壳、与第一外壳相接的第二外壳、以及安装在第二外壳内的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将第二外壳的内部空间隔成轴向上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外壳上设有多角度分布且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喷嘴组件;芯轴内的中心通道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依次连通形成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流体通道通过旋转组件至第二腔室时,带动旋转组件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外壳及第一外壳相对芯轴旋转,流体通过喷嘴组件向外多角度喷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可与钻杆直接连接,降低作业成本,提供高排量、多角度旋转喷射功能,有效清理水下井口区岩屑及水泥浆。

Underwater wellhead area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井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深水及次深水石油天然气资源过程中,通常采用丛式井口方式,单井作业程序一般为:表层喷射下入导管或钻进井眼后下入导管固井、二开钻进、下套管、固井、下防喷器及隔水管、下开作业等。由于表层喷射或钻进及二开钻进作业井眼尺寸均较大,且均是在下防喷器及隔水管建立循环通道前,因此,表层喷射或钻进及二开钻进作业会产生的大量岩屑及固井过程返出的水泥浆。在海底洋流的影响下,岩屑及水泥浆会被运移至井中间管汇区域,导致井场中间区域地貌改变,平整度无法满足管汇安装,并且使井口周围水泥胶结,导致跨接管安装困难。常用的用于水下井口区岩屑及水泥浆清理的装置主要包括小型ROV搭载设备及大型钻屑转移系统,但实践表明:小型ROV搭载设备操作相对简单方便,费用较低,但受限于设备功率,排量较小,导致清理时间长且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大型钻屑转移系统可将岩屑及水泥浆通过水下抽汲泵运移至远离井场的位置,处理量大,但设备复杂,费用高,且固井期间无法监测井口返出情况,容易造成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心通道(100)的芯轴(1)、相对所述芯轴(1)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芯轴(1)上的第一外壳(10)、与所述第一外壳(10)相接的第二外壳(20)、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壳(20)内的旋转组件(30);/n所述旋转组件(30)将所述第二外壳(20)的内部空间隔成轴向上相连通的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所述第二外壳(20)上设有多角度分布且与所述第二腔室(202)相连通的喷嘴组件(40);/n所述芯轴(1)内的中心通道(100)与所述第一腔室(201)、第二腔室(202)依次连通形成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所述流体通道通过所述旋转组件(30)至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心通道(100)的芯轴(1)、相对所述芯轴(1)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芯轴(1)上的第一外壳(10)、与所述第一外壳(10)相接的第二外壳(20)、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壳(20)内的旋转组件(30);
所述旋转组件(30)将所述第二外壳(20)的内部空间隔成轴向上相连通的第一腔室(201)和第二腔室(202);所述第二外壳(20)上设有多角度分布且与所述第二腔室(202)相连通的喷嘴组件(40);
所述芯轴(1)内的中心通道(100)与所述第一腔室(201)、第二腔室(202)依次连通形成流体通道;流体沿着所述流体通道通过所述旋转组件(30)至第二腔室(202)时,带动所述旋转组件(3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外壳(20)及第一外壳(10)相对所述芯轴(1)旋转,流体通过所述喷嘴组件(40)向外多角度喷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30)包括垂直所述第二外壳(20)的中心轴线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壳(20)内的承托环(31)、配合在所述承托环(31)上的叶轮(32),所述承托环(31)和叶轮(32)的外周侧面与所述第二外壳(20)的内壁面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2)的外周侧面和所述第二外壳(20)的内壁面之间嵌设有传递扭矩的单键(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环(31)上设有与所述叶轮(32)的中心通孔相匹配的中心轴(311),所述中心轴(311)穿设在所述叶轮(32)的中心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30)还包括盖合在所述承托环(31)的中心轴上并抵接所述叶轮(32)的锥形压帽(3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2)为螺旋曲面叶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件(4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0)轴向侧面上且沿所述第二外壳(20)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喷嘴(41)和多个第二喷嘴(42)、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20)封闭端上的多个第三喷嘴(43)组件(40);所述第一喷嘴(41)和所述第二喷嘴(42)沿所述第二外壳(20)的轴向相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井口区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41)、第二喷嘴(42)和第三喷嘴(43)的方向延长线与所述第二外壳(20)的中心轴线交于一点;
所述第一喷嘴(41)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外壳(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国韦红术汪顺文金颢杜庆杰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