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35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话方法、相关装置及设备,该对话方法通过在在问答数据库中预设设定问题对应的第一应答信息,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一问题的对话请求后,优先从该问答数据库中匹配与该对话请求的第一问题相似的问题,将匹配到的问题对应的第一应答信息返回给第一终端;在未匹配到与该第一问题相似的问题时,才使用QA系统针对该第一问题生成应答信息,通过上述方法优化闲聊对话过程,提高应答信息的准确性。

Dialogue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话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人工智能
,特别涉及一种对话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与智能设备的交互频率也日渐上升,智能设备的进步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而对信息的处理与反馈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所在。目前,在闲聊对话机器人领域,对获取到的信息的处理主要依赖于参数化的测评系统,根据对输入信息进行客观化、参数化的分析对比,在知识库中匹配出合适的信息,从而使用户得到相应的反馈。但在闲聊对话领域,问答系统(questionansweringsystem,QA系统)难以通过参数化的测评系统对主观性强的问题给出准确度高的回复信息,从而,在主观性较强的闲聊对话领域提高回复信息的准确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话方法及相关装置、设备,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主观性强的问题给出回复信息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以优化闲聊对话,提高应答的准确性。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话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对话请求,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n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对话请求,所述对话请求用于向所述服务器请求第一问题对应的应答信息;/n在问答数据库的N个问题中查找与所述第一问题相匹配的第二问题,所述问答数据库包括N个问题和所述N个问题中每一个问题对应的第一应答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n在查找到所述第二问题的情况下,将所述问答数据库中所述第二问题对应的第一应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n在未查找到所述第二问题时,通过问答系统(question answering system,QA系统)生成针对所述第一问题的应答信息并将生成的应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接收由第一终端发送的对话请求,所述对话请求用于向所述服务器请求第一问题对应的应答信息;
在问答数据库的N个问题中查找与所述第一问题相匹配的第二问题,所述问答数据库包括N个问题和所述N个问题中每一个问题对应的第一应答信息,所述N为正整数;
在查找到所述第二问题的情况下,将所述问答数据库中所述第二问题对应的第一应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在未查找到所述第二问题时,通过问答系统(questionansweringsystem,QA系统)生成针对所述第一问题的应答信息并将生成的应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问答数据库的N个问题中查找与所述第一问题相匹配的第二问题,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N个问题中每一个问题的相似度,确定第一相似度集合中的最大相似度,所述第一相似度集合包括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N个问题中每一个问题的相似度;
若所述最大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问题为所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问题;
若所述最大相似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在所述问答数据库中未查找到所述第二问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问题为所述N个问题中任意一个问题,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问题的词频向量和所述第三问题的词频向量的余弦相似度,以得到所述第一问题与所述第三问题的相似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问题集合,所述第一问题集合为所述服务器历史应答的问题的集合;
对所述第一问题集合中的问题进行分组,得到L个问题组;
根据所述L个问题组中每一个问题组的总频次,从所述L个问题组中筛选出总频次大于第二阈值的K个问题组,第一问题组的总频次为所述服务器历史应答所述第一问题组中各个问题的频次之和,所述第一问题组为所述L个问题组中的任意一个问题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所述对所述第一问题集合中的问题进行分组,得到L个问题组,包括:
计算第四问题与第二问题集合中每一个问题的相似度,第二问题集合为所述第一问题集合中当前未进行分组的问题的集合,所述第四问题为所述第二问题集合中的一个问题;
将所述第二问题集合中与所述第四问题的相似度大于第三阈值的问题划分为一个问题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问题为第二问题集合中任意一个问题,所述计算第四问题与第二问题集合中每一个问题的相似度,具体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洲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