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双内摆门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35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双内摆门驱动机构,电机设置在底板上;电机齿轮通过方榫与电机相连;中间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驱动臂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驱动臂通过花键与驱动臂齿轮相连;左连杆的一端、右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臂的两端通过销轴相连;左连杆的另一端左曲柄通过销轴相连;左曲柄与左门轴通过花键相连;还包括右曲柄补偿装置;右曲柄补偿装置包括曲柄头部、曲柄座、弹簧、螺钉;螺钉穿过弹簧后将所述曲柄头部连接在曲柄座上;右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柄头部通过销轴相连;曲柄座与右门轴通过花键相连;曲柄头部可在右连杆带动下沿曲柄座的旋转点C点转动;左曲柄的长度大于右曲柄补偿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由一个电机控制两扇门板运动,也实现了两扇门先后开关的功能以及关门到位的功能。

A driving mechanism of electric double inner sw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双内摆门驱动机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公共交通车辆的车门的驱动机构,尤其涉及电动内摆门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内摆门,普遍采用气动内摆,通过气缸控制门系统开关。但是对于没有气源的新能源客车,气动内摆门将很难适用,只能采用电动折叠门或塞拉门,电动折叠门的美观性不及电动内摆门,空气阻力大,门开度小,而塞拉门的成本较高,影响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申请号为CN201620468982.1的中国专利一种电动内摆门驱动机构,公开了一种电动内摆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齿轮、齿扇焊件、连杆、曲柄和门轴;所述电机设置在底板上,齿扇焊件通过转轴固定在底板上;电机通过键连接电机齿轮,齿扇焊件与电机齿轮啮合;齿扇焊件与连杆通过销轴相连,连杆通过销轴与曲柄相连,曲柄通过花键与门轴相连,即解决了纯电动公交车上电动内摆门开合的技术问题。但该技术方案中是由一个电机控制一扇内摆门的开合,随着技术的发展,对纯电动公交车上内摆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否由一个电机控制两扇内摆门的开合成为当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国外也有用一个电机带动两扇门的运动,因没有开关门角度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双内摆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驱动臂(5)、左连杆(6L)、右连杆(6R)、左曲柄(7L)、驱动臂齿轮(10)、中间齿轮(11)、电机齿轮(13)、左门轴(14L)、右门轴(14R)、底板(15);/n所述电机(3)设置在所述底板(15)上;所述电机齿轮(13)通过方榫与所述电机(3)相连;所述中间齿轮(11)与所述电机齿轮(13)啮合;所述驱动臂齿轮(10)与所述中间齿轮(11)啮合,所述驱动臂(5)通过花键与所述驱动臂齿轮(10)相连;/n所述左连杆(6L)的一端、所述右连杆(6R)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臂(5)的两端通过销轴相连;所述左连杆(6L)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曲柄(7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双内摆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3)、驱动臂(5)、左连杆(6L)、右连杆(6R)、左曲柄(7L)、驱动臂齿轮(10)、中间齿轮(11)、电机齿轮(13)、左门轴(14L)、右门轴(14R)、底板(15);
所述电机(3)设置在所述底板(15)上;所述电机齿轮(13)通过方榫与所述电机(3)相连;所述中间齿轮(11)与所述电机齿轮(13)啮合;所述驱动臂齿轮(10)与所述中间齿轮(11)啮合,所述驱动臂(5)通过花键与所述驱动臂齿轮(10)相连;
所述左连杆(6L)的一端、所述右连杆(6R)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臂(5)的两端通过销轴相连;所述左连杆(6L)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曲柄(7L)通过销轴相连;所述左曲柄(7L)与左门轴(14L)通过花键相连;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曲柄补偿装置(7R);所述右曲柄补偿装置(7R)包括曲柄头部(7R-1)、曲柄座(7R-2)、弹簧(7R-3)、螺钉(7R-4);所述螺钉(7R-4)穿过弹簧(7R-3)后将所述曲柄头部(7R-1)连接在曲柄座(7R-2)上;
所述右连杆(6R)的另一端与所述曲柄头部(7R-1)通过销轴相连;所述曲柄座(7R-2)与右门轴(14R)通过花键相连;所述曲柄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会明杨国光秦从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