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箱(柜)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336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箱(柜)智能锁,包括用于固定的锁框架;用于锁具检测、保护及控制的PCB板主控模块;用于电源、信息传输的接口模块;用于密码存储及设备识别的智能锁密码信息芯片;所述锁框架包括外壳和内框架,所述内框架可安装在外壳内,内框架与外壳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PCB板主控模块、锁梁、电磁阀、驱动结构模块,所述锁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闭锁的锁梁,所述电磁阀与PCB板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磁阀上安装有可移动与所述锁梁配合的锁舌,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封堵开关,通过锁具各模块协调以及智能钥匙配合,不仅闭锁可靠,开锁方便,而且便于管理分散性的配网设备,解决了当前锁具管理混乱,易丢失等问题。

A kind of intelligent lock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box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箱(柜)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配电网设备领域,适用于在复杂自然环境下配电网设备箱(柜)智能锁。
技术介绍
配电网箱(柜)是整个配电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网的快速扩张、改造不断进行、新用户不断接入,电力箱柜设备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国家电网公司逐步推行智能配网,要求用电设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支持与用户互动及智能化管理。配网设备数量多、分布广、大多在户外运行、无法集中管理;设备上的锁具采用普通门锁,安全性差。配网的安全生产和运行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锁具仍采用普通挂锁及柜门锁,防技术开启能力差、互开率高,容易造成窃电、电力设备被盗、人员伤亡等事故;锁体为普通金属材料,在户外运行锁具易因锈蚀而难以开启,导致锁具更换现象时常发生,所需费用逐年增多;钥匙过多,在平时工作中携带和查找不方便;采用通开钥匙,互开率高、安全性差,不便于管理;钥匙易配置、易流失,可能发生电力设备破坏等不可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箱(柜)智能锁,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固定的锁框架(1);/n用于锁具检测、保护及控制的PCB板主控模块(2);/n用于电源、信息传输的接口模块;/n用于密码存储及设备识别的智能锁密码信息芯片;/n所述锁框架(1)包括外壳(3)和内框架(4),所述内框架(4)可安装在外壳(3)内,内框架(4)与外壳(3)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PCB板主控模块(2)、锁梁(5)、电磁阀(6)、驱动结构模块,所述锁框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闭锁的锁梁(5),所述电磁阀(6)与PCB板主控模块(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磁阀(6)上安装有可移动与所述锁梁(5)配合的锁舌(7),所述外壳(3)底部安装有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箱(柜)智能锁,其特征是:包括用于固定的锁框架(1);
用于锁具检测、保护及控制的PCB板主控模块(2);
用于电源、信息传输的接口模块;
用于密码存储及设备识别的智能锁密码信息芯片;
所述锁框架(1)包括外壳(3)和内框架(4),所述内框架(4)可安装在外壳(3)内,内框架(4)与外壳(3)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PCB板主控模块(2)、锁梁(5)、电磁阀(6)、驱动结构模块,所述锁框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闭锁的锁梁(5),所述电磁阀(6)与PCB板主控模块(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磁阀(6)上安装有可移动与所述锁梁(5)配合的锁舌(7),所述外壳(3)底部安装有封堵开关(8),所述PCB板主控模块(2)包括保护电路、检测电路以及控制开关;保护电路主要实现PCB板主控模块(2)上各类元件的过电压保护,防止静电及瞬时过电压对电器元件的破坏;检测电路主要实现PCB板主控模块(2)工作状态检测、故障报警、通过行程感应器(10)检测锁具开关状态;控制开关控制电磁阀(6)的开启关闭进而实现锁具开启、关闭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箱(柜)智能锁,其特征是:所述锁梁(5)采用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龙刘军王效平祖连波张美玲董波程海成刘杨王建鹏张志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寿光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