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30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获得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利用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基础恢复速度;按照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并统计指定数量的恢复周期内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利用小文件比例对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并按照调节后的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该本方法中,可根据当前恢复周期的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并按照该小文件恢复比例对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以使得数据恢复既能加快数据恢复的整体效率,也可降低对用户的前端业务的影响。

A data recovery method, device,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储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业界越来越关注。在视频监控和广电媒资的场景中要求持续稳定的性能。当前,故障场景下数据恢复对性能影响很大,会导致业务访问异常,因此要控制数据重构的速度,降低数据重构对业务的影响;另外在集群中出现磁盘故障和节点故障时,为了避免数据丢失,要尽快完成数据恢复和均衡,因此同时提升数据恢复速度,保证数据恢复在短时间能够完成。当前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既可能存储大的文件也可能存储小文件,即底层存储的对象包括小对象和大对象。而在故障场景进行数据恢复时,小对象数量多,单个对象恢复的时间短;大对象数量相对少,单个对象恢复时间长。因此,在故障场景进行数据恢复时,难以达到在保证用户业务的同时,尽快完成数据恢复的目的。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存储集群数据恢复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保证用户业务的同时,尽快完成数据恢复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包括: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获得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利用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基础恢复速度;按照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并统计指定数量的恢复周期内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利用所述小文件比例对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并按照调节后的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优选地,利用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基础恢复速度,包括:与所述监控节点进行通信交互,确定集群恢复速度;计算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与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的比值;将所述集群恢复速度与所述比值的乘积作为所述基础恢复速度。优选地,利用所述小文件比例对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包括:在所述小文件比例大于第一阈值时,上调所述基础恢复速度;在所述小文件比例小于第二阈值时,下调所述基础恢复速度。优选地,上调所述基础恢复速度,包括:增加同时恢复的对象个数,增加单个恢复周期内允许恢复对象个数。优选地,下调所述基础恢复速度,包括:减少同时恢复的对象个数,减少单个恢复周期内允许恢复对象个数。优选地,按照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包括:判断所述当前恢复周期内的数据恢复速度是否大于所述基础恢复速度;如果是,则停止所述当前恢复周期的数据恢复;如果否,则继续进行数据恢复。优选地,在所述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之前,还包括:在存储集群发生故障时,向所述监控节点反馈故障信息,以便所述监控节点根据所述故障信息统计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确定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一种数据恢复装置,包括:数据量确定模块,用于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获得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恢复速度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基础恢复速度;数据恢复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并统计指定数量的恢复周期内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恢复速度调节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小文件比例对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并按照调节后的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一种数据恢复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数据恢复方法的步骤。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恢复方法的步骤。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获得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利用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基础恢复速度;按照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并统计指定数量的恢复周期内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利用小文件比例对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并按照调节后的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考虑到,在存储集群中,小文件多,但恢复速度快,大文件少,但恢复速度慢。而在进行恢复之前,无法预先确定即将恢复的对象具体是大文件还是小文件。因而,在本方法中,在接收到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后,可确定出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然后,利用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出基础恢复速度,并按照该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在进行数据恢复时,需统计指定数量的恢复周期内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并基于该小文件比例对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在后续恢复周期即可按照调节后的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可见,在本方法中,可根据当前恢复周期的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并按照该小文件恢复比例对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以使得数据恢复既能加快数据恢复的整体效率,也可降低对用户的前端业务的影响。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上述数据恢复方法相对应的数据恢复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恢复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恢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恢复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恢复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中(即存储集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获得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当存储集群中的存储节点(MON,Monitor)接收到存储集群中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时,可解析该数据恢复请求,确定出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具体的,在存储节点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之前,在存储集群发生故障时,向监控节点反馈故障信息,以便监控节点根据故障信息统计集群数据恢复总量,确定本地数据恢复总量。其中,该监控节点可以通过检测,判断当前存储集群是否发生故障,如果发生故障,进一步判断是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获得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n利用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基础恢复速度;/n按照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并统计指定数量的恢复周期内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n利用所述小文件比例对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并按照调节后的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并解析监控节点发送的数据恢复请求,获得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本地数据恢复总量;
利用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基础恢复速度;
按照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并统计指定数量的恢复周期内已恢复的小文件比例;
利用所述小文件比例对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并按照调节后的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数据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和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确定基础恢复速度,包括:
与所述监控节点进行通信交互,确定集群恢复速度;
计算所述本地数据恢复总量与所述集群数据恢复总量的比值;
将所述集群恢复速度与所述比值的乘积作为所述基础恢复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小文件比例对所述基础恢复速度进行调节,包括:
在所述小文件比例大于第一阈值时,上调所述基础恢复速度;
在所述小文件比例小于第二阈值时,下调所述基础恢复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调所述基础恢复速度,包括:
增加同时恢复的对象个数,增加单个恢复周期内允许恢复对象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调所述基础恢复速度,包括:
减少同时恢复的对象个数,减少单个恢复周期内允许恢复对象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银龙孟祥瑞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