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拆的脚手架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27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装拆的脚手架支撑结构,包括轮子、第一竖杆、第二竖杆、横杆,所述第一竖杆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下方设置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下方设置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下方设置有所述轮子,所述第一竖杆上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后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顶紧杆,所述顶紧杆侧面设置有爬梯。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有卡槽,使得拆装十分方便,设置有第一交叉杆、第二交叉杆和顶紧杆,保证了脚手架结构稳定,不会晃动,同时设置有防滑垫,避免了施工人员脚滑摔下脚手架。

A kind of scaffold supporting structure easy to install and disman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装拆的脚手架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装拆的脚手架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门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多种型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在国内许多工程中也曾大量应用过,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门式脚手架的产品质量问题,这种脚手架没有得到大量推广应用,在国内又建了一批门式脚手架生产厂,其产品大部分是按外商来图加工,碗扣式脚手架是新型脚手架中推广应用最多的一种脚手架,但使用面还不广,只有部分地区和部分工程中应用。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现有的技术中,脚手架一般都非常不便于装拆,几乎均采用螺栓、螺钉连接,因此装拆起来费时费力,并且有些部分在安装时还很耗材,并且一般脚手架的脚踏板都是直接采用钢管,这样导致施工人员容易脚滑摔下脚手架,同时有些结构不够稳定,容易晃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拆的脚手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子(3)、第一竖杆(10)、第二竖杆(17)、横杆(15),所述第一竖杆(10)下方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下方设置有轮架(1),所述轮架(1)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3),所述减震弹簧(13)下方设置有旋转体(4),所述旋转体(4)下方设置有锁紧块(2),所述锁紧块(2)下方设置有所述轮子(3),所述第一竖杆(10)上设置有连接筒(9),所述连接筒(9)后部设置有螺纹柱(19),所述螺纹柱(19)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顶紧杆(20),所述顶紧杆(20)侧面设置有爬梯(18),所述连接筒(9)侧面设置有第二交叉杆(8),所述第二交叉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拆的脚手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子(3)、第一竖杆(10)、第二竖杆(17)、横杆(15),所述第一竖杆(10)下方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下方设置有轮架(1),所述轮架(1)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3),所述减震弹簧(13)下方设置有旋转体(4),所述旋转体(4)下方设置有锁紧块(2),所述锁紧块(2)下方设置有所述轮子(3),所述第一竖杆(10)上设置有连接筒(9),所述连接筒(9)后部设置有螺纹柱(19),所述螺纹柱(19)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顶紧杆(20),所述顶紧杆(20)侧面设置有爬梯(18),所述连接筒(9)侧面设置有第二交叉杆(8),所述第二交叉杆(8)后部设置有第一交叉杆(6),所述第一交叉杆(6)和所述第二交叉杆(8)之间设置有拧紧螺栓(7),所述第一交叉杆(6)与所述第二交叉杆(8)通过所述拧紧螺栓(7)连接,所述第一竖杆(10)上方设置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上设置有卡槽(11),所述连接块(12)侧面设置有所述横杆(15),所述横杆(15)上方设置有脚踏板(16),所述脚踏板(16)上方设置有防滑垫(14),所述连接块(12)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竖杆(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拆的脚手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义斌程建田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富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