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建筑用改性速生杨木承重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20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木质建筑材料领域,涉及速生杨木,尤其涉及一种木质建筑用改性速生杨木承重柱。包括呈长方体状设置的承重柱本体,所述承重柱本体包括设置在承重柱本体中部的呈长方体状设置的固定柱以及设置在固定柱侧壁上的杨木板,所述杨木板和钢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T字型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木质建筑用改性速生杨木承重柱,通过设置在中部的固定柱、交错设置在固定柱上的杨木板配合T字型的连接件,有效的使三者形成一个整体,进而使杨木板的强度得到提高,使其满足木质建筑的承重需要。

Modified fast-growing poplar bearing column for woo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木质建筑用改性速生杨木承重柱
本技术属于木质建筑材料领域,涉及速生杨木,尤其涉及一种木质建筑用改性速生杨木承重柱。
技术介绍
木材及木质材料作为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生产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还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和航天等工业领域。随着世界范围内森林资源日益短缺,特别是珍贵木材数量日益锐减,近年来大量的速生树木被广泛种植。速生树木具有出材时间短、产量高等优点,但由于其生长年限较短,例如:一般人工速生杨木成材时间为5~6年,所以大部分速生树木具有密度低、木质松软、物理力学强度差、含水率高且分布不均和易产生干缩变形等缺陷,从而限制了速生树木品种的使用范围,通常人工速生林多用来生产纸浆,一次性筷子等低经济附加值产品,而在高附加值加工领域的应用较少。木结构建筑是以木材为主要受力体系的工程结构的建筑,梁柱结构体系是目前木结构建筑的常用承重体系,它是由跨距较大的梁、柱结构形式为主要的传力体系,无论竖向荷载,还是水平荷载,都由梁柱结构体系承受,并最后传递到基础上。然而,由于速生树木的密度低、木质松软、物理力学强度差,因为,如果使速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质建筑用改性速生杨木承重柱,包括呈长方体状设置的承重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本体包括设置在承重柱本体中部的呈长方体状设置的固定柱以及设置在固定柱侧壁上的杨木板,所述杨木板的宽度大于固定柱的宽度,所述杨木板的一侧与固定柱的侧壁平齐设置,所述固定柱包括四块相互衔接焊接的钢板以及设置在钢板外壁上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的长度为钢板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固定凸起沿钢板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凸起的一端靠近钢板的一侧设置,所述杨木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固定凸起的长度,所述杨木板远离钢板的一面设置有配合凹槽,所述杨木板和钢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建筑用改性速生杨木承重柱,包括呈长方体状设置的承重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本体包括设置在承重柱本体中部的呈长方体状设置的固定柱以及设置在固定柱侧壁上的杨木板,所述杨木板的宽度大于固定柱的宽度,所述杨木板的一侧与固定柱的侧壁平齐设置,所述固定柱包括四块相互衔接焊接的钢板以及设置在钢板外壁上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的长度为钢板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固定凸起沿钢板的长边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凸起的一端靠近钢板的一侧设置,所述杨木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固定凸起的长度,所述杨木板远离钢板的一面设置有配合凹槽,所述杨木板和钢板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T字型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与用于填满凹槽与钢板之间缝隙的固定部以及用于填满配合凹槽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自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延伸填满整个凹槽,所述杨木板远离钢板的一侧还设置有多层辅助杨木板,所述辅助杨木板远离钢板的一面与其相邻的杨木板的侧面平齐。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玲李沣庭张冰杰吴昊天马云鹏季颖超王玉镯曲筱赵雨筱钊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