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林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126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桩林坝结构,包括底部基础体、桩体、第一边坡护体和第二边坡护体;底部基础体垂直于水流方向设于沟床两岸之间,并从沟床一岸延伸至沟床另一岸;桩体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桩、第二排桩以及连接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的横梁,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均垂直于水流方向设于沟床两岸之间,并从沟床一岸延伸至沟床另一岸,第一排桩设于迎水侧,第二排桩设于背水侧,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均包括多根横向排布且通过横梁连接的竖桩,竖桩的下端嵌入底部基础体内;第一边坡护体设于第一排桩横向两端端部与沟床两岸之间的缝隙;第二边坡护体设于沟床两岸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施工,施工容易,保证度汛工期,桩林坝结构稳定,保证沟床两岸的安全。

A pile forest da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林坝结构
本技术属于防洪度汛
,具体涉及一种桩林坝结构。
技术介绍
洪灾,包括由江河洪水、山洪、泥石流等引发的灾害,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沟水处理和泥石流防护工程为防洪度汛的重点项目。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情况,沟床弧块石块径大,因此现有的钻孔灌注桩基础一般存在钻孔桩施工作业面交狭小,施工难度大,度汛工期难以保证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林坝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桩林坝结构,包括底部基础体、桩体、第一边坡护体和第二边坡护体;所述底部基础体垂直于水流方向设于沟床两岸之间,并从沟床一岸延伸至沟床另一岸;所述桩体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桩、第二排桩以及连接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的横梁,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均垂直于水流方向设于沟床两岸之间,并从沟床一岸延伸至沟床另一岸,第一排桩设于迎水侧,第二排桩设于背水侧,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均包括多根横向排布且通过横梁连接的竖桩,竖桩的下端嵌入底部基础体内;所述第一边坡护体设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林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基础体(1)、桩体、第一边坡护体(3)和第二边坡护体(4);/n所述底部基础体垂直于水流方向设于沟床两岸之间,并从沟床一岸延伸至沟床另一岸;/n所述桩体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桩(201)、第二排桩(202)以及连接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的横梁(203),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均垂直于水流方向设于沟床两岸之间,并从沟床一岸延伸至沟床另一岸,第一排桩设于迎水侧,第二排桩设于背水侧,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均包括多根横向排布且通过横梁连接的竖桩,竖桩的下端嵌入底部基础体内;/n所述第一边坡护体设于第一排桩横向两端端部与沟床两岸之间的缝隙形成挡渣立面;/n所述第二边坡护体设于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林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基础体(1)、桩体、第一边坡护体(3)和第二边坡护体(4);
所述底部基础体垂直于水流方向设于沟床两岸之间,并从沟床一岸延伸至沟床另一岸;
所述桩体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排桩(201)、第二排桩(202)以及连接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的横梁(203),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均垂直于水流方向设于沟床两岸之间,并从沟床一岸延伸至沟床另一岸,第一排桩设于迎水侧,第二排桩设于背水侧,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均包括多根横向排布且通过横梁连接的竖桩,竖桩的下端嵌入底部基础体内;
所述第一边坡护体设于第一排桩横向两端端部与沟床两岸之间的缝隙形成挡渣立面;
所述第二边坡护体设于沟床两岸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林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基础体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底部基础体内设有多根竖向设置的锚筋,底部基础体的底面设有多根垂直于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一横向钢筋和多根顺水流方向设置的第一纵向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林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基础体的纵向宽度大于桩体的纵向宽度,底部基础体的高度至少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林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厚斌邹婷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