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405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00
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分压型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分压型氧传感器传热效率低、加热器体积大、温场分布不均、耐力学冲击振动能力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是由芯体和陶瓷加热器组成;将芯体通过放置于陶瓷加热器中间的通孔中,将芯体和陶瓷加热器之间的孔隙用高温封接玻璃填满,最后烧结成型得到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可以提高传感器力学抗冲击强度、提升热传导效率、缩短冷启动时间、提升温场分布均一性,具有高精度、高可靠的优点。可用于密闭环境、大气环境等环境的氧浓度检测。

A partial pressure oxygen sensor with ceramic heater structu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压型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氧气传感器是保证密闭环境中氧气浓度控制的关键元器件。随着密闭环境工作时间的变化,氧气浓度就会不断地变化。当氧气浓度降低或升高时,供氧系统控制向密闭环境中通入氧气的量,保证人员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目前,分压型氧传感器存在某些缺点和不足,如旁热式加热丝采用绕制工艺制作难以控制绕制间隙,加热丝的一致性较差,并且长时间使用易发生热应力变形使温场分布发生变化。旁热式的加热器结构(如图1)也存在传热效率低、加热器体积大、温场分布不均、耐力学冲击振动能力差的不足,这些均会造成传感器的测试精度大幅下降,甚至造成传感器失效。旁热式加热丝的制造方法困难、抗力学冲击差、体积大的问题,难以实现高精度、高可靠的氧浓度测量,限制了氧传感进一步发展。陶瓷共烧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了流延、冲孔、丝网印刷、叠片、等静压、切割、烧结等,经由多年工艺技术发展,工艺过程已经成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分压型氧传感器传热效率低、加热器体积大、温场分布不均、耐力学冲击振动能力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是由芯体6和陶瓷加热器5组成;所述的芯体6是由两个氧化铝过滤片6-1、两个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和三个铂电极6-3组成;所述的氧化铝过滤片6-1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均为圆形,且氧化铝过滤片6-1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的直径相等;所述的铂电极6-3是由铂环6-3-2和铂引脚6-3-1组成;所述的铂引脚6-3-1的一端与铂环6-3-2固定形成棒棒糖结构;所述的铂电极6-3为一体结构;芯体6是按照氧化铝过滤片6-1、铂电极6-3、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铂电极6-3、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铂电极6-3和氧化铝过滤片6-1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堆叠固定组成;三个铂电极6-3之间呈120°夹角;所述的铂环6-3-2的圆心与氧化铝过滤片6-1的圆心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与中间夹着的一个铂电极6-3密封使得铂环6-3-2中间的空心部分形成一个密闭腔室,通过检测密闭腔室两侧内外浓差电压差ΔE的变化时间t,实现对被测气体氧分压P2的测量;所述的陶瓷加热器5是由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组成;所述的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的基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四个长方体的尺寸完全相同,在每个基体上表面的中心处均有一个通孔且孔径相等;所述的引出端层1的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均匀分布三个引出端1-3,引出端层1的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上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引出线焊盘1-1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第一引出线焊盘1-1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靠近第一陶瓷基体1-6的同一个边;从第一引出线焊盘1-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二引出线焊盘1-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所述的第一加热丝层2的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一圆弧形加热丝2-4;第一加热丝层2的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三引出线焊盘2-1、第四引出线焊盘2-3和第五引出线焊盘2-2;第一圆弧形加热丝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引出线焊盘2-1和第四引出线焊盘2-3连接;从第三引出线焊盘2-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四引出线焊盘2-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五引出线焊盘2-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所述的第二加热丝层3的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二圆弧形加热丝3-4;第二加热丝层3的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六引出线焊盘3-1、第七引出线焊盘3-3和第八引出线焊盘3-2;第二圆弧形加热丝3-4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引出线焊盘3-1和第七引出线焊盘3-3连接;从第六引出线焊盘3-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七引出线焊盘3-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八引出线焊盘3-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所述的第三加热丝层4的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三圆弧形加热丝4-1;第三加热丝层4的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九引出线焊盘4-2和第十引出线焊盘4-3;第三圆弧形加热丝4-1的两端分别与第九引出线焊盘4-2和第十引出线焊盘4-3连接;从第九引出线焊盘4-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十引出线焊盘4-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所述的陶瓷加热器5是按照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堆叠固定组成;第一引出线焊盘1-1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三引出线焊盘2-1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四引出线焊盘2-3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七引出线焊盘3-3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六引出线焊盘3-1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九引出线焊盘4-2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十引出线焊盘4-3上表面的中心、第八引出线焊盘3-2上表面的中心、第五引出线焊盘2-2上表面的中心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三引出线焊盘2-1与第六引出线焊盘3-1错开设置;第十引出线焊盘4-3与第七引出线焊盘3-3错开设置;所述的芯体6设置在陶瓷加热器5的中心通孔中,三根铂丝将三个铂引脚6-3-1与三个引出端1-3分别连接;芯体6与陶瓷加热器5之间的孔隙通过高温封接玻璃密封填满形成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如下:制备陶瓷加热器5:一、利用冲孔技术在引出端层1的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上表面制备两个过孔,分别为第一过孔1-1-1和第二过孔1-2-1;第一过孔1-1-1和第二过孔1-2-1靠近第一陶瓷基体1-6的同一个边;所述的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中心处设置通孔,通过丝网印刷在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上表面分别印刷三个引出端1-3,三个引出端1-3均匀设置在通孔的外沿;利用丝网印刷法在第一过孔1-1-1和第二过孔1-2-1上各印刷一层焊盘,分别为第一引出线焊盘1-1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利用丝网印刷法在第一过孔1-1-1和第二过孔1-2-1中印刷导电金属,且各个焊盘的上表面填平;二、利用冲孔技术在第一加热丝层2的第二陶瓷基体2-5上表面制备三个过孔,分别为第三过孔2-1-1、第四过孔2-2-1和第五过孔2-3-1;利用丝网印刷法在第三过孔2-1-1、第四过孔2-2-1和第五过孔2-3-1上各印刷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是由芯体(6)和陶瓷加热器(5)组成;/n所述的芯体(6)是由两个氧化铝过滤片(6-1)、两个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和三个铂电极(6-3)组成;所述的氧化铝过滤片(6-1)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均为圆形,且氧化铝过滤片(6-1)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的直径相等;/n所述的铂电极(6-3)是由铂环(6-3-2)和铂引脚(6-3-1)组成;所述的铂引脚(6-3-1)的一端与铂环(6-3-2)固定;所述的铂电极(6-3)为一体结构;/n芯体(6)是按照氧化铝过滤片(6-1)、铂电极(6-3)、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铂电极(6-3)、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铂电极(6-3)和氧化铝过滤片(6-1)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堆叠固定组成;三个铂电极(6-3)之间呈120°夹角;所述的铂环(6-3-2)的圆心与氧化铝过滤片(6-1)的圆心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与中间夹着的一个铂电极(6-3)密封使得铂环(6-3-2)中间的空心部分形成一个密闭腔室;/n所述的陶瓷加热器(5)是由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组成;所述的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的基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四个长方体的尺寸完全相同,在每个基体上表面的中心处均有一个通孔且孔径相等;/n所述的引出端层(1)的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均匀分布三个引出端(1-3),引出端层1的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上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引出线焊盘(1-1)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第一引出线焊盘(1-1)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靠近第一陶瓷基体(1-6)的同一个边;从第一引出线焊盘(1-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二引出线焊盘(1-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n所述的第一加热丝层(2)的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一圆弧形加热丝(2-4);第一加热丝层(2)的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三引出线焊盘(2-1)、第四引出线焊盘(2-3)和第五引出线焊盘(2-2);第一圆弧形加热丝(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引出线焊盘(2-1)和第四引出线焊盘(2-3)连接;从第三引出线焊盘(2-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四引出线焊盘(2-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五引出线焊盘(2-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n所述的第二加热丝层(3)的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二圆弧形加热丝(3-4);第二加热丝层(3)的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六引出线焊盘(3-1)、第七引出线焊盘(3-3)和第八引出线焊盘(3-2);第二圆弧形加热丝(3-4)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引出线焊盘(3-1)和第七引出线焊盘(3-3)连接;从第六引出线焊盘(3-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七引出线焊盘(3-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八引出线焊盘(3-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n所述的第三加热丝层(4)的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三圆弧形加热丝(4-1);第三加热丝层(4)的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九引出线焊盘(4-2)和第十引出线焊盘(4-3);第三圆弧形加热丝(4-1)的两端分别与第九引出线焊盘(4-2)和第十引出线焊盘(4-3)连接;从第九引出线焊盘(4-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十引出线焊盘(4-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n所述的陶瓷加热器(5)是按照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堆叠固定组成;第一引出线焊盘(1-1)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三引出线焊盘(2-1)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四引出线焊盘(2-3)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七引出线焊盘(3-3)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六引出线焊盘(3-1)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九引出线焊盘(4-2)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十引出线焊盘(4-3)上表面的中心、第八引出线焊盘(3-2)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是由芯体(6)和陶瓷加热器(5)组成;
所述的芯体(6)是由两个氧化铝过滤片(6-1)、两个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和三个铂电极(6-3)组成;所述的氧化铝过滤片(6-1)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均为圆形,且氧化铝过滤片(6-1)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的直径相等;
所述的铂电极(6-3)是由铂环(6-3-2)和铂引脚(6-3-1)组成;所述的铂引脚(6-3-1)的一端与铂环(6-3-2)固定;所述的铂电极(6-3)为一体结构;
芯体(6)是按照氧化铝过滤片(6-1)、铂电极(6-3)、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铂电极(6-3)、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铂电极(6-3)和氧化铝过滤片(6-1)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堆叠固定组成;三个铂电极(6-3)之间呈120°夹角;所述的铂环(6-3-2)的圆心与氧化铝过滤片(6-1)的圆心和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6-2)与中间夹着的一个铂电极(6-3)密封使得铂环(6-3-2)中间的空心部分形成一个密闭腔室;
所述的陶瓷加热器(5)是由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组成;所述的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的基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且四个长方体的尺寸完全相同,在每个基体上表面的中心处均有一个通孔且孔径相等;
所述的引出端层(1)的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均匀分布三个引出端(1-3),引出端层1的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上表面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引出线焊盘(1-1)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第一引出线焊盘(1-1)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靠近第一陶瓷基体(1-6)的同一个边;从第一引出线焊盘(1-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二引出线焊盘(1-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一陶瓷基体(1-6)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
所述的第一加热丝层(2)的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一圆弧形加热丝(2-4);第一加热丝层(2)的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三引出线焊盘(2-1)、第四引出线焊盘(2-3)和第五引出线焊盘(2-2);第一圆弧形加热丝(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引出线焊盘(2-1)和第四引出线焊盘(2-3)连接;从第三引出线焊盘(2-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四引出线焊盘(2-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五引出线焊盘(2-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二陶瓷基体(2-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
所述的第二加热丝层(3)的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二圆弧形加热丝(3-4);第二加热丝层(3)的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六引出线焊盘(3-1)、第七引出线焊盘(3-3)和第八引出线焊盘(3-2);第二圆弧形加热丝(3-4)的两端分别与第六引出线焊盘(3-1)和第七引出线焊盘(3-3)连接;从第六引出线焊盘(3-1)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七引出线焊盘(3-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八引出线焊盘(3-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三陶瓷基体(3-5)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
所述的第三加热丝层(4)的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上表面通孔边沿处设置第三圆弧形加热丝(4-1);第三加热丝层(4)的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九引出线焊盘(4-2)和第十引出线焊盘(4-3);第三圆弧形加热丝(4-1)的两端分别与第九引出线焊盘(4-2)和第十引出线焊盘(4-3)连接;从第九引出线焊盘(4-2)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从第十引出线焊盘(4-3)的上表面中心处至第四陶瓷基体(4-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
所述的陶瓷加热器(5)是按照引出端层(1)、第一加热丝层(2)、第二加热丝层(3)和第三加热丝层(4)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堆叠固定组成;第一引出线焊盘(1-1)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三引出线焊盘(2-1)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四引出线焊盘(2-3)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七引出线焊盘(3-3)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六引出线焊盘(3-1)上表面的中心与第九引出线焊盘(4-2)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十引出线焊盘(4-3)上表面的中心、第八引出线焊盘(3-2)上表面的中心、第五引出线焊盘(2-2)上表面的中心和第二引出线焊盘(1-2)上表面的中心在一条竖直直线上;第三引出线焊盘(2-1)与第六引出线焊盘(3-1)错开设置;第十引出线焊盘(4-3)与第七引出线焊盘(3-3)错开设置;
所述的芯体(6)设置在陶瓷加热器(5)的中心通孔中,三根铂丝将三个铂引脚(6-3-1)与三个引出端(1-3)分别连接;芯体(6)与陶瓷加热器(5)之间的孔隙通过高温封接玻璃密封填满形成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弧形加热丝(2-4)、第二圆弧形加热丝(3-4)和第三圆弧形加热丝(4-1)的圆心角均为270°~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陶瓷基体(1-6)、第二陶瓷基体(2-5)、第三陶瓷基体(3-5)和第四陶瓷基体(4-4)均为氧化铝基体,且厚度均为0.35mm~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出端(1-3)为Pt、Au或Ag;引出线焊盘均为Pt、Au或Ag;圆弧形加热丝均为Pt、Au或A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陶瓷加热器结构的分压型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铝过滤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刘玺文吉延程振乾金鹏飞王永刚刘继江尹春岳周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