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晾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04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晾杆结构,包括一圈环形晾杆和若干直线晾杆,直线晾杆连接于环形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晾杆由对称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连接构成;第一半环包括一段第一长晾杆,第一长晾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一短晾杆,第二半环包括一段第二长晾杆,第二长晾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二短晾杆;位于同一端的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之间由一联结块形成紧固连接;所述直线晾杆包括晾杆主体,其两端分别连接一固定块,固定块对应连接于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常规晾杆的基础上结合了环形的晾被杆,则晾衣杆和晾被杆同时处于可晾晒状态,无需手动对晾被杆进行额外操作。

A new type of airing ro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晾杆结构
本技术属于晾衣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晾杆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不同的晾晒需求,晾衣机通常配备了晾衣杆和晾被杆。目前,晾被杆采用折叠收纳的方式,晾衣和晾被通常不能同时进行。正常晾晒衣物时晾被杆处于收纳状态,而晾晒被子时,需要手动操作晾被杆。为此,本单位技术人员改进了晾杆结构,晾衣杆和晾被杆同时处于可晾晒状态,无需手动对晾被杆进行额外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晾被杆需手动操作进行收纳和展开的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晾杆结构,在常规晾杆的基础上结合了环形的晾被杆,则晾衣杆和晾被杆同时处于可晾晒状态,无需手动对晾被杆进行额外操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新型晾杆结构,包括一圈环形晾杆和若干直线晾杆,直线晾杆位于环形晾杆所构成的圈体内,直线晾杆连接于环形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晾杆由对称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连接构成。第一半环包括一段第一长晾杆,第一长晾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一短晾杆,第二半环包括一段第二长晾杆,第二长晾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二短晾杆。位于同一端的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之间由一联结块形成紧固连接。所述直线晾杆包括晾杆主体,其两端分别连接一固定块,固定块对应连接于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直接用环形晾杆晾晒被子,环形晾杆采用对半拼接的结构,拆装便利;直线晾杆与环形晾杆之间也采用可拆卸连接,拆装便利,根据环形晾杆的规格大小以及实际需要,直线晾杆的数量可变化,依据实际需求安装。作为优选,所述联结块连接在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对接处;其中,第一短晾杆的朝内侧的卡合面设置有凹凸的卡合结构,第二短晾杆的朝内侧的卡合面设置有凹凸的卡合结构,同时,联结块的朝着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卡合面设置有凹凸的卡合结构,则联结块能够同时与第一短晾杆、第二短晾杆形成可拆卸的卡合连接;所述直线晾杆的固定块,其朝着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的面设置有凹凸的卡合结构,则固定块能够与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形成可拆卸的卡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联结块上设置有若干水平贯通的联结通孔,同时,在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相对应位置也设置有水平贯通的联结通孔,在水平对齐的联结通孔中设置紧固件,则联结块能够同时与第一短晾杆、第二短晾杆形成可拆卸紧固连接,避免联结块随意滑动导致连接不牢靠;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若干水平贯通的联结通孔,同时,在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相对应位置也设置有水平贯通的联结通孔,在水平对齐的联结通孔中设置紧固件,则固定块能够与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形成可拆卸紧固连接,避免固定块随意滑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短晾杆的卡合结构设置成凹陷的卡合轨道,同时,所述联结块的卡合结构设置成凸起的卡条,所述固定块的卡合结构设置成凸起的卡条,卡条能够嵌入卡合轨道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短晾杆的卡合面,其上边缘水平延伸形成第一折边,第一折边的外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折边,在第一折边的下方还有水平延伸形成的第三折边,第三折边的外端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四折边,则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卡合面共同形成一道凹陷的卡合轨道;所述第一短晾杆的卡合面,其下边缘水平延伸形成第五折边,第五折边的外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六折边,在第五折边的上方还有水平延伸形成的第七折边,第七折边的外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第八折边,则第五折边、第六折边、第七折边、第八折边、卡合面共同形成另一道凹陷的卡合轨道;每一卡合轨道的中部且第一短晾杆的卡合面上还有一条凸起的卡筋。作为优选,所述联结块的卡合面,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均有一凸起的卡条,卡条的截面与所述卡合轨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两卡条能够对应嵌入两卡合轨道中;所述固定块的卡合面,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均有一凸起的卡条,卡条的截面与所述卡合轨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两卡条能够对应嵌入两卡合轨道中。每一卡合面上,上下两边缘形成两道凹陷的卡合轨道,配合两道卡条,形成更加对称且牢靠的卡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晾杆、第一短晾杆、第二长晾杆、第二短晾杆均设置为宽且扁的条板状,并且第一长晾杆、第一短杆、第二长晾杆、第二短晾杆的截面结构相同;所述联结块、固定块均设置为宽且扁的矩形板,并且联结块、固定块的截面结构相同。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环,其第一长晾杆和第一短晾杆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所述第二半环,其第二长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所述第一长晾杆、第一短晾杆、第二长晾杆、第二短晾杆均设置有若干间隔排列的水平贯通的挂孔。环形晾杆在平时也可作为正常的晾衣杆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直线晾杆的数量为两根,两直线晾杆并排间隔设置,其中一根直线晾杆,其两端的固定块连接于第一短晾杆,另一根直线晾杆,其两端的固定块连接于第二短晾杆;两根直线晾杆之间连接有两并排的晾杆支撑座,晾杆支撑座与电动晾衣机的升降机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直线晾杆,其晾杆主体之下固定一条板,条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水平贯通的挂孔。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常规晾杆的基础上结合了环形的晾被杆,则晾衣杆和晾被杆同时处于可晾晒状态,无需手动对晾被杆进行额外操作;本技术环形晾杆的拼合结构、直线晾杆与环形晾杆的联结机构,均采用凹凸卡合配合紧固件紧固,增加牢固性;本技术,环形晾杆采用对半拼接的结构,拆装便利;直线晾杆与环形晾杆之间也采用可拆卸连接,拆装便利,根据环形晾杆的规格大小以及实际需要,直线晾杆的数量可变化,依据实际需求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卡合结构的分开状态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卡合结构的卡合状态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环形晾杆;2、直线晾杆;3、第一半环;31、第一长晾杆;32、第一短晾杆;4、第二半环;41、第二长晾杆;42、第二短晾杆;5、联结块;50、联结通孔;6、固定块;7、卡合面;70、卡合轨道;71、第一折边;72、第二折边;73、第三折边;74、第四折边;75、第五折边;76、第六折边;77、第七折边;78、第八折边;79.卡筋;8、卡条;9、挂孔;10、晾杆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一种新型晾杆结构,有一圈矩形的环形晾杆1和两根直线晾杆2,直线晾杆2位于环形晾杆1所构成的圈体内,直线晾杆2连接于环形晾杆1。所述矩形的环形晾杆2由U型的第一半环3和U型的第二半环4对称拼接构成;第一半环3包括一段第一长晾杆31,第一长晾杆31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一短晾杆32,第二半环4包括一段第二长晾杆41,第二长晾杆41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二短晾杆42。所述第一长晾杆31、第一短晾杆32、第二长晾杆41、第二短晾杆42均设置为宽且扁的条板状;第一半环3,其第一长晾杆31和第一短晾杆32的连接处呈弧形过渡;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晾杆结构,包括一圈环形晾杆(1)和若干直线晾杆(2),直线晾杆位于环形晾杆所构成的圈体内,直线晾杆连接于环形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晾杆由对称的第一半环(3)和第二半环(4)连接构成;/n第一半环包括一段第一长晾杆(31),第一长晾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一短晾杆(32),第二半环包括一段第二长晾杆(41),第二长晾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二短晾杆(42);/n位于同一端的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之间由一联结块(5)形成紧固连接;/n所述直线晾杆包括晾杆主体,其两端分别连接一固定块(6),固定块对应连接于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晾杆结构,包括一圈环形晾杆(1)和若干直线晾杆(2),直线晾杆位于环形晾杆所构成的圈体内,直线晾杆连接于环形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晾杆由对称的第一半环(3)和第二半环(4)连接构成;
第一半环包括一段第一长晾杆(31),第一长晾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一短晾杆(32),第二半环包括一段第二长晾杆(41),第二长晾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一段第二短晾杆(42);
位于同一端的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之间由一联结块(5)形成紧固连接;
所述直线晾杆包括晾杆主体,其两端分别连接一固定块(6),固定块对应连接于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晾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块连接在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对接处;其中,第一短晾杆的朝内侧的卡合面(7)设置有凹凸的卡合结构,第二短晾杆的朝内侧的卡合面设置有凹凸的卡合结构,同时,联结块的朝着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卡合面设置有凹凸的卡合结构,则联结块能够同时与第一短晾杆、第二短晾杆形成可拆卸的卡合连接;所述直线晾杆的固定块,其朝着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的面设置有凹凸的卡合结构,则固定块能够与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形成可拆卸的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晾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块上设置有若干水平贯通的联结通孔(50),同时,在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相对应位置也设置有水平贯通的联结通孔,在水平对齐的联结通孔中设置紧固件,则联结块能够同时与第一短晾杆、第二短晾杆形成可拆卸紧固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若干水平贯通的联结通孔,同时,在第一短晾杆和第二短晾杆的相对应位置也设置有水平贯通的联结通孔,在水平对齐的联结通孔中设置紧固件,则固定块能够与第一短晾杆或者第二短晾杆形成可拆卸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晾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晾杆的卡合结构设置成凹陷的卡合轨道(70),同时,所述联结块的卡合结构设置成凸起的卡条(8),所述固定块的卡合结构设置成凸起的卡条,卡条能够嵌入卡合轨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晾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晾杆的卡合面,其上边缘水平延伸形成第一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刚杨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好易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